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纳原则在金岳霖的知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金岳霖对归纳原则的看法明显受到休谟与罗素的影响,但他也有自已独特的思考。他在《知识论》中讨论了归纳原则,并认为归纳原则是永真的,这一结论不同于休谟与罗素对归纳原则的看法。本文对金岳霖的归纳原则进行分析,并对其略作评论。本文有两点他人尚未论及,一是指出了《知识论》中一个公式的错误;二是对金岳霖的归纳原则给出了一个形式的证明,并据此发现其论证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30、40年代,金岳霖先生会通中西哲学,创造性地构建了自己的体系,写成《逻辑》、《论道》和《知识论》三部著作,把中国近现代哲学推向了新的思辨境界。金先生对西学有深刻的了解,其著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了西方哲学的明显影响。但是,他毕竟是一个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创作与中国传统哲学息息相关,是传统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结果。然而学界对此认识尚不充分,虽然也有学者触及了这一论题,但研究大抵以《论道》为限,笔者以为,金岳霖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展开于其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其逻辑研究发扬了先秦墨家的逻辑精神,其知识理论接上了自孔、墨、荀直到王夫之的中国传统认识论的主流,其元学探讨则饱含着民族的哲理情感并使传统天道观上的理气之辩重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金岳霖在《知识论》一书中,按照西方哲学的学术框架,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有思想深度的知识论体系;自觉地把逻辑分析方法严格而系统地运用于哲学研究,特别注重思想的清晰性和论证性;在融会中西的基础上,不仅“照着”西方哲学家“讲”,而且大胆地“接着”西方哲学家“讲”,提出了许多独创性见解。因此,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金岳霖的《知识论》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刘新文 《文史哲》2023,(4):69-100+166
“金岳霖问题”指的是金岳霖在1930年提出的“中国哲学”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先决问题。第一个先决问题是:先秦诸子讨论的问题是不是哲学问题,先秦诸子有没有逻辑,如果有的话这个逻辑是特殊的还是普遍的?第二个先决问题的关键则在于逻辑一元论。逻辑的一元论看法要求助于现代哲学家的一种基础倾向,金岳霖在自己后来出版的《逻辑》《论道》《知识论》等著述中,援引皮尔士的“样型-凭借区分”学说来说明逻辑与逻辑系统、实质与形式之间的区别,以支持逻辑一元论。如果把两个先决问题中的后者解释成前者的必要条件,那么金岳霖的这些工作以及沈有鼎、张清宇等人对墨家逻辑的研究就可以被解释为对“金岳霖问题”所做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二先生的哲学研究都从逻辑分析与重建形上学始,并建构了非常类似的形上学本体论,即《新理学》与《论道》;最后却一个以神秘主义的人生境界终,一个以理性主义的知识论终。无论是冯友兰的新理学与他的人生境界说之间,还是金岳霖的元学本体论与他的知识论之间,都存在着某种根本的断裂,亦即科学与人文或理性与情感(非理性)之间的断裂。  相似文献   

6.
在真假方面对命题进行区分,是只能区别为真的与假的,还是能更具体地区别出真的程度或假的程度的不同?这是在研究知识进步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金岳霖先生在《知识论》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真假没有程度的差别。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不可能有的命题比较真一些,有的命题比较假一些。金岳霖先生的这个观点同他的整个真假观甚至整个知识论都有密切联系,值得我们作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7.
金岳霖先生对自相矛盾和悖论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与逻辑学发生直接关系的自相矛盾(即今天我们所说的悖论)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给人以启迪的思想。然而他却说,“确定性或不确定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悖论我就不懂。”①其实,这是他谦虚的说法。早在20年代,他对自相矛盾和悖论问题就有认真研究,并发表了《论自相矛盾》。几年后,他觉得自己的意见已经改变,《论自相矛盾》“那篇文章不妥当的地方不少”,需要再作进一步研究。于是,1932年初,他发表了《思想律与自相矛盾》,深入探讨了自相矛盾和悖论问题。1933年…  相似文献   

8.
金岳霖在吸收了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逻辑哲学体系。金岳霖与维特根斯坦关于世界的构造思想是不同的。金岳霖所构造的世界在界限上更广于维特斯坦所构造的世界;金岳霖的世界本体论基础比维特根斯坦世界本体论基础,在内容上更宽泛,在程度上更抽象,在视野中更具备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9.
袁彩云 《江汉论坛》2002,1(3):37-40
本文主要对金岳霖先生20世纪20—40年代逻辑思想进行较全面的研究。金岳霖对传统逻辑进行了创造性的介绍和深刻的批评;对罗素、怀特海《数学原理》的逻辑演算作了全面介绍;另外金先生深入思考逻辑哲学问题,精辟而系统讨论逻辑演算,在我国最早讨论了逻辑的完全性、一致性和独立性。金先生堪称我国现代逻辑和逻辑哲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0.
罗素和金岳霖关于归纳问题的研究,堪称中西哲学交流的一个典型案例。金岳霖受到了休谟哲学和罗素哲学的很大影响。如何回应休谟所提出的归纳问题?这是理解金岳霖的全部哲学活动的一条重要线索。本文先重构了休谟关于因果关系和归纳推理的怀疑论证,再从休谟怀疑论、因果律、归纳原则、经验公设等主题深入评析了罗素的归纳证成方案,然后从对休谟知识论的批评、因果关系的可靠性、归纳原则的永真性、归纳原则的先验性等主题仔细探讨了金岳霖的归纳证成方案,最后仔细比较了罗素和金岳霖在归纳问题的研究上的异同,并得出结论说:他们俩人的归纳证成方案都失败了。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先生在《怀念金岳霖先生》一文中,不但对金先生逝世表示深切悼念,而且对金先生的著作与思想作了高度评价。冯先生与金先生,是中国两位同时代的哲学家,同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任过教(解放后又同在北京大学任教),同在三十年代后期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彼此之间在哲学道路上的甘苦,互相了解得至为深切。冯先生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  相似文献   

12.
知识论近代十分兴盛,但20世纪中叶以来在哲学中逐渐被边缘化。知识论从兴到衰与已有知识论本身的局限有直接关系,需要根据当代人类认识和知识的新情况重新认识知识论。知识论研究人类知识的本性及其在不同形式知识中的体现,研究知识的可能条件,并为真正的知识(真理)提供标准。它研究知识的本性和本质及其限度、知识的形式和结构、知识的源泉及其生成机制和条件、知识的确实性及其确证和检验、知识的意义等问题。知识论是哲学体系的两大支柱或主干之一,它给人类提供真理信念,规范和指导人类认识活动。与认知科学(包括认知心理学)不同,知识论是哲学而不是科学,它着眼于人类更好生存,系统研究和回答人类知识问题,与本体论和价值论一起构成完整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学科的形成在于特定的知识类型为基础的知识论以及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论并不是认知型的知识论,而是理解型的知识论(包括解释型和扩展型的知识论)。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方法论也不是面向求知的“认知型”的方法论,而是教育实践型方法论,即“理性的学理分析型”的教育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贾未舟 《江汉论坛》2008,39(1):42-46
学科的合法性是指学科形成的学理上的合理性和存在的现实必要性.学理上的合 理性取决于特定的知识类型为基础的知识论以及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知识论并不是认知型的知识论,而是理解型的知识论(包括诠释型和扩展型的知识论). 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方法论也不是面向求知的认知型方法论,而是 寻求意义的理解型方法论和理性分析的教育实践型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存在的现实必要性主要是满足社会精神层面的价值系统重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金岳霖与冯友兰人性论思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岳霖与冯友兰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以新实在论和逻辑分析法为工具,通过重释理气、性情、理势、命运以及无极而太极等传统理学概念,建立了以理气观、性情观、法则论和天人关系论为基本框架的本体论哲学体系.人性论思想是金岳霖与冯友兰性情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判断两人学派归属及探析两人如何改造传统人性论的重要依据.就两人的人性论而言,他们均坚持性善论的价值取向,承认人欲存在的合理性,主张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达到理想的人性.  相似文献   

16.
张江明同志所著的《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与应用》(1990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理论与应用》)一书是作者近10年来在社会主义辩证法园地辛勤耕耘的成果。该书视角新颖、思路开阔,在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首先,这本书在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建构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如何建构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目前学术界意见不一,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强求一致。虽然如此,《理论与应用》的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与探索,提出建构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出发点:“社会主义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新观点的哲学概括,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与应用》第412-413页)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以非对抗性矛盾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有机体的矛盾发展及其辩证运动的规律,其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非对抗性矛盾,而它的最大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成为它们之间的桥梁和连接点。《理论与应用》一书所展示的社会主义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判定哲学体系科学化的主要依据:一是看它是否正确地反映、把握了客观实际;二是看它是否贯彻了某一正确的思想观点。20世纪30年代苏联学者编撰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由于忽略了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因而基本上是不科学的。现时应努力构建融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为一体,适应时代要求,突出方法论功能,贯穿实践观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建构这一体系时应广泛借鉴、吸收黑格尔构建《逻辑学》体系时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金岳霖以《易》之"象"为基础,并按照西方现代知识论的方式将之裂变为等级有别的两个序列:"象"与"相"。在降低了象(像)的本质性的同时,金岳霖试图以"相"来填补"象"之堕落所带来的普遍性的缺失。不过,在金氏哲学中,"相"与"象"一样是具有实质性的存在。金岳霖所赋予"相"的崭新含义实际上已经使其"象化"了。在此意义上,金岳霖既回应了西方哲学的挑战,也因应之使《易》"象"获得了新的境界形态。  相似文献   

19.
文本分析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路径之一。刘俐俐教授在文本分析领域进行了长期而有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理论与方法,认为文本分析“是介于本体论和方法论之间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不单纯是感悟式的欣赏活动,通过文本分析进而实现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论文在初步理清刘俐俐教授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就《理论与文本的疏离》一文若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著名学者殷海光在给他的学生林毓生的信中曾经说过:“我忽然碰见业师金岳霖先生。真像雾里看见太阳!这对我一辈子在思想上的影响太具决定了。他不仅是一位教逻辑和英国经验论的教授而已,并且是一个道德感极强的知识分子。昆明七年的教诲,严峻的论断,以及道德意识的呼吸,现在回想起来实在铸造了我的性格和思想生命。”(殷海光《殷海光全集》)透过他的老师金岳霖,殷海光在西南联大了解并认同了以科学、自由、民主为代表的西洋文化,这为他以后成为著名的自由土义思想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不论是在自由主义因素的承袭、逻辑和经验哲学的秉授,还是在独立进取风范的陶铸和其理想道德人格的成就上,金岳霖在西南联大的教学都对股海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西南联大哲学系的教授,金岳霖在治学、为人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风范。他治学谦虚诚实,雅量深厚,风格开明;为人态度和蔼、温和宽容、富于爱心,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多年后,汪曾祺在回忆他的老师金岳霖时仍清晰地记得:“金先生教逻辑。逻辑是西南联大规定文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班上学生很多,上课在大教室,坐得满满的。在中学里没有听说有逻辑这门学问,大一的学生对这课很有兴趣。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那么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