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国亮 《浙江社会科学》2012,(6):32-37,122,156,157
公共政策是整合分化社会与分化利益的有力工具,制定一项良好的公共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项良好公共政策的制定一方面基于各参与主体的特质情况,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政策产出的体制.关于公共政策主体的分类与分析,国内外学者仍是“仁者见仁”.在后现代话语理论方兴未艾的情势下,公共政策在“公共能量场”中的制定与修订以及政策制定过程中抗辩、博弈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难民、秉持公共精神的管闲事者、相关的政府机关、不可触犯的上级权威等四类公共政策主体的特质.而政策主体的特质在“公共能量场”中的能动性,既取决于政策主体的主体特质的话语表达,也取决于在解构传统公共政策体制的基础上建构基于后现代话语理论以“公共能量场”为场域的新的公共政策体制的平台搭建.  相似文献   

2.
政策议程设置研究旨在揭示某些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背后的动力机制.传统研究秉持客观主义取向,忽视了社会问题与政策议题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建构属性.通过社会建构论视角的引入,政策议程设置的研究将涉及“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政策议题”三个阶段,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主观诠释与意义赋予的互动过程,意义竞争的获胜者能够最终进入政策议程.以话语为媒介,从行动者、情境和策略三个维度来考察我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议题的社会建构逻辑,体现出结构与能动要素、宏观与微观视角的结合,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以颁布的因果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农村邻里互助的文化资源开展老年照护是我国现有条件下应对农村养老服务问题的一种模式选择与政策期待。在政策监管难以深入农村基层的情况下,邻里照护政策进入由乡村自有逻辑主导的农村政策场域之中,呈现出“剩余型”的服务范畴、“专长式”的服务内容、“默会式”的服务标准、“舆论型”的服务回报与“孝道式”的服务激励等实践形态,暴露出邻里照护政策存在邻里服务难以有效满足贫弱老人照护需求、守望相助风气式微导致政策的社会基础不足等制度困境。加强培训以提高邻里照护的服务效果、扩大宣传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邻里互助风气、引入第三方评估以加强政策监管等办法是有效而可行的政策调适路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地方性道德知识的中国道德话语只有转移为普遍性道德话语,才能获得参与全球风险治理的能力。转移即重构,其中包含三个内在相关的基本命题:空间场域、价值逻辑与叙事进路。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概念突破了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双重疆界,推动地方性道德知识所构造的空间场域实现了从地方到全球的转向,由此获得了转移为普遍性道德话语的可能性。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中国道德话语与全球风险治理发生了交集。文明交流互鉴逻辑与文明同质化逻辑的分歧,从本质上反映了多元现代性与一元现代性的观念之争。前者突破了后者在共同利益、文化交往、责任担当等方面所存在的多重认知局限,成为中国道德话语重构的内在遵循。此种价值逻辑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道德话语重构的叙事进路,而叙事文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结方式则成为问题的中心。与“直接转进”和“间接转进”相异的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中国传统道德话语融入马克思主义道德话语,并以后者作为参与全球风险治理的中国文化资源,由此全面而客观地注解了“中国”场域中现代道德话语的意涵。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性主要通过学科主导、舆论主导和生活主导实现.其中,学科主导又通过正面灌输与反面批判维护实现其话语主导性;舆论主导并不等同于“舆论一律”,通过培育“意见领袖”、运用“议题设置”、坚持“第一时间”引导和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实现其话语主导性;生活主导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活世界转向和生活话语表达实现其话语主导性.  相似文献   

6.
以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为标志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创造信息、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模式,建构起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信息环境。传播环境变迁,话语场域切换,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体、言语语境、表达特色也随之而变。但“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其育人导向、话语属性、叙事主线不变也不能改变。“变”为“不变”提供挑战与机遇,“不变”为“变”提供基础与遵循。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在“变”与“不变”的内在张力中立主导、谋发展,需要在把握话语主体变化中增强育人实效、在适应复杂语境变化中坚守话语底色、在缕析表达特色变化中强化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和扎根理论研究,识别了影响标准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因素,探讨了标准国际化产生的效益。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标准国际话语权影响因素模型,发现标准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市场、技术和行业发展,标准制定的发起者带有明显的获取利益动机,但标准国际化的效益不仅反映在标准制定的发起者或主导者,而且反映在国家和行业发展方面;并且,成员国承担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对其标准国际议题的选择和议程的控制均有正面积极的影响。文章从国际话语权视角将“标准提案”和“标准制定过程”扩展为“标准国际话语议题”和“标准国际话语议程”,以此来解释为何成员国要积极将自己的技术优势转化成国际标准,为揭示国际标准制定权竞争的本质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工程建构了时间与空间的新秩序,推动空间整体知识场域的形成。地方、地方性、地方感等正是现代性的产物,在与空间的对立关系中得到凸显。地方感的生成维系了主体与地方、地方与空间以及主体日常生活结构之间的诗性情感话语,通过“主体”“社会”“生活”三个维度凸显空间美学的意义结构。其一,地方感作为主体空间意识的组成部分,通过地方体验的方式构建符号意义。主体的地方依恋、地方认同以及地方栖居等成为意义结构的深层维度。其二,地方感是现代性工程与社会空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审美现代性反思的话语策略。“认知图绘”的感性救赎原则与“另类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凸显了地方感的社会文化意义。其三,地方感重构了主体在数字化生活中的感性认知方式,实现空间嵌入机制的回归,彰显了“千高原”般自由的空间美学景观。“再地方化”与“流动地方感”不仅重塑了主体的视知觉审美机制,也赋予了后现代主体感性认知与精神栖居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场域理论作为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示着相对自主的领域内部鲜为人知的力量对比和竞争变化。它作为一种分析工具,不仅代表着事物内部自主性的延伸追求,还在外来因素的制约面前极尽圆滑的维持着自身的游戏规则,即使是在当今的传媒时代,仍然发挥着个体与体制运作的中介作用,且并不具有情感色彩。大众传媒的时代,文学权力的话语被新兴媒介不断的加工与复制,成为权威华丽的扬声器。究其原因,实乃场域内部权力争夺的游戏规则运作所致,而当宏观地截取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时,便可以看到,传媒时代赋予大众媒介的话语权正在日益膨胀,而其所呈现的略带霸道的媚俗性话语也有待展开进一步的祛魅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主流意识形态“能见度”的提升是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权力再生产和权力社会化的重要前提。算法推荐不仅带来了“国家—媒介—个人”信息权力关系的变迁与重组,而且重塑了社会信息能见度分配的底层逻辑。在算法推荐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能见度”在可见空间、议题设置、话语叙事和价值引领等方面面临着多重遮蔽。要在解蔽中实现视觉突围,既要做到技术“收编”和议题“破圈”,以高效的算法赋能和共情的议题设置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视觉覆盖面和视觉冲击力,又要做到流量“扩容”和算法“向善”,以鲜活的话语议题和高势位的价值引领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视觉吸引力和视觉引领力。  相似文献   

11.
李文静 《兰州学刊》2012,(11):156-162
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主体,医疗系统对政策的评价是分析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基于对晋西南X县新农合政策的调查及对各类医务工作者的访谈,文章从政策主体的视角分析了新农合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各类医务工作者一致肯定了新农合政策有利于缓解农民的就医压力,但同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为了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要完善新农合政策的细则,还需要加强对医疗系统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政府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从2003年运行以来,成效十分显著。甘肃省于2007年即提前一年完成新农合全省覆盖的目标,实施效果可圈可点。但是,仅依据政策文件对新农合制度进行管理,存在规定过于原则、缺乏责任追究及监督方式空泛等问题。文章通过研究政策文件规制新农合制度的缺陷。探析了甘肃新农合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图文关系是图像化时代的重要论题,而布迪厄“场域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关系,所以,用“场域理论”可重新诠释图文关系.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是符号场域中主要的子场域,它们之间既有共同区域,也有互不相交的区域,因此两者是既“竞争”又“勾结”的关系.“竞争”指的是图文各自的质的规定性,分别为虚拟的在场与定格的空间、缺席的形象与联结的言语流;“勾结”指的是图文之间的互文和和谐共生.图文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互文和悖离,而主调是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践,存在着一个与对象密切相关的"共识"形成的话语生产过程"。共识性创新"的概念旨在于回答共识在"非遗"创新实践中的生成机制与作用方式。在福建省"漆艺+"艺术创新实践的经验案例中",非遗"的发展规律、社会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共同构成"非遗"创新的话语场域,而接合实践则以此为出发点,通过事物与意义的勾连,为该创新实践赋予实用、规范与认知层面的合理性。对"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实践中"共识性创新"维度的强调,可以深化对现代遗产保护模式、机制及其经验的认识,但也需要认识到话语的局限性,不能以话语代替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也不能在突显共识的同时忽视分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在贸易保护政策制定过程中,充满了政府之间的竞争.在这些竞争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无一不把自己当做“理性人”来看待.通过博弈论,深入研究作为“理性人”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如何围绕自身福利最大化进行博弈以及最终的政治均衡.研究表明,在博弈过程中,各级政府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福利,更要去关注对方的收益,这样才能在讨价还价中取得政治均衡,从而保证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的职能在于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公共品的性质,因而公共财政必须介入新农合筹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西部贫困地区新农合筹资中,应体现事权与责权相统一的原则。通过不断优化财政结构,合理确定筹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建立财政支持新农合筹资的法律保障机制,以保证西部贫困地区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践的日益蓬勃发展,呼唤创新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考察。为理解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如何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借助议程设置理论构建一个“提出政党外交议题—以政党外交渠道传播议题—推动政党外交议程制度化”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是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提出议题、主导创建政党外交机制传播议题、参与国际议程设置竞争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既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外交过程,也是一个可划分为数个有先后顺序、有彼此关联步骤的过程,更是一个可过程化、多维度考察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媒介话语生产与传播实践活动存在于场域结构中,受到场域间作用。作为元场域之一的经济场对媒介话语的意义生产发生深刻的影响,市场利益成为意义生产的主要驱动之一。作为一种以意义生产为核心的精神产品,媒介话语产品承担着意义建设和社会价值树立的责任与使命。媒介话语场的意义生产如何平衡市场利益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它的解决依赖于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19.
中庸本质上是“用中”,也就是以“上下通达”的方式开启作为世界境域总体的“天下”的事业。如何接纳世界,构成了《中庸》思想的中心议题。对《中庸》而言,普通生命所与知与能的日常生活,乃是世界开放自身的最为原发的场域;由于我们的每一个当下活动都是一个世界性的动作,所以,世界的接纳发生在每一个当下,而“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的相互通达,才构成了当下接纳世界的基本生活情调。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掌控和提升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教育者要自觉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提升自身新媒体话语素质能力,把立德树人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牢固掌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规范受教育者新媒体场域中的话语表达行为,严守法律边界和道德底线,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阵地。高校意识形态主管部门要建章立制,依法治理管控新媒体,巩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领导权。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网络话语环境和校园舆论环境,坚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铸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管理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