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合伙制下盈余的分配刘秋根本文所叙合伙,是特指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资本组织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即一位善于经营的人领取财东的钱财(资本)进行经营,得到之后,经营者与财东按一定的比例定期分配。它是中国古代股份制重要形式之一。在此拟考察其盈余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2.
略谈战国秦汉时期的高利贷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黄金阶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利贷活动也日趋活跃。本文探讨了战国秦汉时期高利贷活跃的原因,高利贷的种类、利率、利息、贷还条件与方式,国家对高利贷的管理,以及高利贷对当时社会经济和吏治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人公司”又叫“独资公司”。与其他股份公司相比,它没有联合个别资本的职能,是独资的,属一个股东所有;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兴起的传统的独资企业相比,是一种更高级的组织形式。因为,它作为法人具有财产责任有限性的特点;它的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并且规模较大的“一人公司”的股东往往是法人。  相似文献   

4.
刘秋根 《文史哲》2003,1(3):153-162
资本主义首先是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组织 ,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既要重视与之相关的“资本流通”暨资金市场等制度性因素的探讨 ,也要对生产方式本身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 ,中国没有经历特许设立的历史阶段 ,故而中国的营利性商业社团 (合伙乃至公司 )虽在古代有了区别于股东个人的团体性 ,某些类型的合伙也有了一些类似于法人的因素 ,但法人的正式形成还要到清末《公司律》公布之后。中国 15— 18世纪的资金市场 (金融信用 )相对于同时期西欧一些国家 ,表现出了票据化、社会化进展迟滞的特点 ,新的信用工具有的缺乏 ,有的进展缓慢 ,但它毕竟还是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元代高利贷资本是比较发达的。因此,这已引起了经济史研究者的广泛注意,对元初作为私营高利贷资本典型的“斡脱钱”、以及宋元高利贷的整体发展、利率变化的总趋势都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笔者拟在此基础上,对元代高利贷再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利贷是高利贷信用的简称,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它是获取超额利润的恶劣借贷,向为政府所禁止。这种高利贷盘剥的形式,在旧中国被称为“阎王债”,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绝迹,而今却又沉渣泛起,贻害社会。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一、根深蒂固的高利贷高利贷这一民...  相似文献   

7.
1930年代,沈从文先后发起了“京海之争”“反差不多”等一系列文学论争。当我们重返论争所发生的历史现场,将两次论争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考察,可以发现:“京海之争”并非“京派”与“海派”这两大文学流派之间的正面交锋,而是由沈从文独自代表北方作家群体(京派),与居于上海的作家群体(主要是左翼作家)展开的一场关于政治、商业与文学之间关系的大讨论;“京海之争”的真正肇始也不是沈从文的《文学者的态度》一文,而是他的另一篇文章《论“海派”》;同时,沈从文发起“反差不多”论争的真正意图与“京海之争”一脉相承,都是旨在通过批判文坛普遍存在的“差不多”现象,凸显以自己为代表的“京派”文学之独特价值。藉由系列文学论争,“京派”这一“作家群体”正式浮出历史地表,而沈从文作为后期“京派”文学的代言人,其创作观念和文学理想也日益凸显,并逐步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学论争显然是沈从文主动选择的一种“自我经典化”的媒介策略,无论是在“京海之争”中强烈批判“海派”作家“玩票白相”的创作态度和“商业竞卖”的恶劣风气,还是在“反差不多”论争中激烈指责以左翼文学阵营为代表的公式化、概念化创作倾向,其背后潜藏的都是沈从文强烈的“自我经典化”意识,他实际上是想要借助群体的力量,让自己代表和引领的自由主义文学理念脱颖而出,以完成在中国现代文学场中的站位,进而为自己念兹在兹的“伟大中国文学作品”指明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程泽时 《学术界》2022,(9):183-192
清嘉庆年间徽州婺源商业存在一种“寄小伙”的合伙过渡形式。大商号所雇用的店官,既携带主家资本贩卖货物,又通过“寄小伙”的形式在婺源亲友同事中募集银钱资本从事生意,并可能向主家转嫁成本。寄小伙银钱的合伙人,不参与经营,其利润由直接经营的合伙人决定,并非按照出资比例分配利润。而寄小伙银钱较多的合伙人,开始主张算账并照本均分利润的权利,这是“寄小伙”向照本分利的典型合伙过渡的反映。婺源有亲友为商人饯行接风的习俗,但它对“寄小伙”的利润分配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易·蒙卦》是中国古代元典中最早的关于“启蒙”的理论阐述。《蒙卦》中涵括了华夏先祖对教育初始的认知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两个环节是自然发蒙与道德发蒙。自然发蒙主要体现在《易经》发蒙的方式方法中,道德发蒙则是“成人”教育的关键。这两个环节中潜藏着中国先贤对蒙在人事、家事、国事之间关系的认知与理解,蒙与发蒙是中国古代“成人”之道的必要前提。以自然发蒙与道德发蒙为支点探究《周易·蒙卦》中所“蒙”为何,自然发蒙是中国古代认知教化的起点,道德发蒙是中国古代“成人之道”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小说结构的若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对世界存在与运动方式的基本理解,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总体构思与情节布局。这主要表现为由“天人同构”观念直接导致的偶数结卷、三复情节、三极建构、团圆结局和圆形框架等长篇结构模式,而“天人感应”观念往往成为小说圆形框架的基础。这些模式的运用,在古代小说特别是许多名著中形成近乎“数字化存在”和“圆体网络系统”的特色。这不单是个形式问题,同时是对作品思想倾向的制约与规范。由此追寻,可以对有关古代小说作品的思想内容作新的分析和考量,加深对哲学与文学、传统文化与古代小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中和”思维的精义是“执两”、“用中”、“行权”,三者相互为用,即把握矛盾着的两个极端(“两”),肯定事物与概念相对安定的质(“中”),以达到“和”的目的。为此,必须实行“权”,即所谓“反经合道”。儒家强调“执中”,形成了系统的“经”的理论;兵家强调“行权”,形成了系统的“权”的理论。二者的结合,就是老子的“以正治国,以专用兵”论。中国古代的“中和”思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古代国家管理中发挥了理论指导的作用。国家管理,说到底,就是对国家生活中一些重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中国古代的国家统治者用“中和”思维处理中央统权与分权的关系,国家变革与稳定的关系,管理中用严与用宽的关系,对军队御与不御的关系,对边远地区怀柔与威服的关系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进行国家管理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史学界普遍认为,土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三位一体”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重大特征,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因为它使利润转化为地租,限制了商业资本的发展;并把最稳妥的生息形式和获取高效收益的形式揉为一团,致使货币权成了巩固土地权和封建特权的武器,造成了“社会各阶级之间的互相流动、转换”,“无法形成一个和地主阶级相对抗的第三等级”。对此,笔者难以苟同,现用比较研究方法试予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盐业契约是指有关盐井开凿以及盐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契约规范的总称,这些规范在中国契约法律制度和盐业文化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盐业合伙契约作为一种独具我国民族特色的资本组织形式,其债务清偿具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合伙债务清偿的特点,从合伙债务清偿的常见类型出发,分析“井债井还”这种盐业合伙债务清偿的独特模式,对于理解合伙债务清偿制度分类的科学性及多样性,完善我国民商事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宋代民间资本的流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劳动力要素的常见动向是弃本趋末,资本要素则主要是从工商业流向土地、高利贷,或滞留在商业流通领域,较少转化为手工业生产资本。民间资本的这个流动特点,是资本自身的运动规律和封建政府干预的结果。宋代民间资本流向的这一特点,同样适用于整个中国封建经济史。  相似文献   

15.
道教求“真”反“邪”文艺观点探析□潘显一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多半与同时代的文艺美学思想有血缘关系,并且常常是在论“文”谈“艺”中展现的。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大特点。道教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只不过,道教的文...  相似文献   

16.
社会非法融资活动亟需整治———对金溪县民间“买子会”的调查与思考□人行金溪县支行计划股一、“买子会”的发展过程“买子会”最早产生于金溪县的浒湾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信用活动方式,具有“社会集资”和“高利贷”双重性质。“买子会”的起源可追溯至本世纪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抒情现代性”是王德威继“晚清现代性”之后提出的又一重要学术范畴.一方面,它的命题与问题意识直接来源于普实克、夏志清、李欧梵等人代表的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另一方面,它借鉴了陈世骧、高友工等人上世纪中期在北美和台湾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开创的有关中国古代的“抒情传统”的思考.王德威尝试将二者嫁接在一起,重构现代中国的情感结构与文学谱系.“中国抒情现代性”接续了他在“晚清现代性”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意识,将对“中国现代性”的寻找由晚清延伸到中国古代——进一步拓展到中国思想与情感的内部,表现出海外中国研究者对文化多元主义、“后学”、文化研究以及批判理论等在内的当代西方人文思想的回应,同时也表现出这一代海外中国研究者独特的文化乡愁.虽然无论是以“抒情”这一西方诗学概念来描述中国古代美学传统,还是以“抒情”对“史诗”的对抗来描述现代中国历史,王德威都面临着一系列知识难题与思想陷阱,但王德威的“抒情”方式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利贷作为早期资本主义的生息资本模式,自古已有之。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高利贷已经成为“城乡金融二元”结构中导致民间借贷行业恶化、金融风险频现的最主要原因。高利贷的法律监管对策应在开放民间金融的前提下弱化政治化与犯罪化,使一般性高利贷转换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多样化民间借贷金融形式,同时严厉打击新生的“恶性高利贷现象”,规范民间借贷行业的合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史:史学领域的一块处女地李玉熊秋良1.公司是一种高级的企业形式,可取得独资或合伙企业无法企及的社会效果。近代公司制度是资产阶级继政治革命之后,与工业革命相随完成的又一场革命。马克思曾将公司制度视作“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1〕...  相似文献   

20.
行商坐贾与宋代行会的形成魏天安中国古代的商人传统上分成“行商”和“坐贾”两类,“行商”即从事商品贩运业、没有固定营业店铺的商人,“坐贾”即在市内拥有固定铺席、经营方式为“居鬻”的本地商人。行会则是一种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职能的垄断性商业组织,它是城市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