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安译论 响音不减——论道安经译中的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安 ,东晋时人。他不但是中国佛教“本无宗”的代表人物 ,而且也是当时佛经翻译活动和翻译实践的组织者和理论总结者。他的翻译观不但指导了对当时的翻译 ,而且也为后世所重。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叙说道安的翻译主张 :(一 )道安的翻译文质观 ;(二 )道安的翻译文体观 ;(三 )道安的翻译言意观  相似文献   

2.
《龙城录》的作者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在前人考辨的基础上,可以从五个方面证明《龙城录》确为柳宗元所作。一、《龙城录》中的人事可证为柳作;二、韩愈《答道士寄树鸡》诗仍然可证《龙城录》是柳作;三、苏轼等人的诗及《续前定录》可证《龙城录》非刘焘或王铚伪作;四、与史实出入不足以证《龙城录》非柳作;五、文笔不类等也不足以证非柳作。  相似文献   

3.
元代《经世大典》“政典”之下有“招捕”,为《招捕总录》全文,清代阮元《宛委别藏》所收之本始有此名,《经世大典》亡佚后“招捕”赖《元文类》得以保存。《招捕总录》流传至今仍以古本存世,版本众多,其单刊本当是从《经世大典》或《元文类》抄录而来。  相似文献   

4.
《录鬼簿续编》一书,原本未署作者姓名,亦不载序文题跋。该书最早发现于四明范氏天一阁藏书楼,系明代蓝格抄本,附在元末明初戏曲家贾仲明增补的《录鬼簿》一书后。近人根据《录鬼簿续编》中所记述的一些戏曲作家和《续编》作者的往还年代,证明《续编》作者的年龄恰与贾仲明相符,以放就假定《续编》和增补本《录鬼簿》都是出自贾仲明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张湛注《列子》所附《列子叙录》存有质疑,认为非刘向所作,是后世伪造。文章对历代质疑考辨后认为,流传至今的《列子叙录》确实出自刘向之手。  相似文献   

6.
道安翻译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梁启超推崇为“译界之大恩人”的东晋佛经翻译大师道安,在翻译界一直被归入直译派风格的翻译家;但通过考证相关史料,及分析其“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其译风应该是意译。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唐以前古籍中所载与华山文化相关的五条记录作出解释,从不同角度探究华山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于华夏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元代文字学家周伯琦所著《六书正讹》,是一部阐述《说文》、考辨俗字的字书。《四库全书总目》引《诗经·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二句,以喻《六书正讹》在字形、反切、释义等问题上,不免有瑕瑜互见之憾,这个评价是中肯的。然而丁福保在《说文解字诂林·自叙》中却引钱大昕语对周氏深加诋毁。姚孝遂先生批评说:“丁氏作《自叙》时已是一九二八年,当时商周古文字已大量出土,并已开展了相当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有很多卓越成果足以参考。而丁氏犹然墨守成说,只能是一种偏见。”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三对周伯琦的《六书正讹》颇有微辞,并举数例极力驳斥。但仔细分析钱氏的考证,有一半值得商榷。钱氏素以考订精密著称,故其说一出,后人翕然信从,埋没了《六书正讹》在选取字形、分析古文、考辨俗字以及推阐《说文》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赵明诚《金石录》卷十四“汉巴官铁量铭”注云: 此盆色类丹砂。鲁直石刻云:“其一曰秦刀,巴官三百五十戊,永平七年第二十七酉。”余绍兴庚午岁亲见之,今在巫山县治,韩晖仲云。《金石录》传世宋本有两种:一是全本三十卷,现藏北京图书馆;一是残本十卷(自卷十一至卷二十),旧藏滂喜斋潘氏,现藏上海图书馆。全本书中版心刻工姓名有胡珏、徐亮、胡刚,宋淳熙三年(1176)曾刻舒州公使库本《大易粹言》,龙舒就是舒  相似文献   

10.
真德秀以理学家之独特身份在文集序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不仅有别于文学家,也有不同于其他理学家之处。首先,真德秀的“气论”是以“元气”为上,进而推崇出于“元气”的“圣人之文”。其次,真德秀有关创作主体的“诚”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主体理想道德的实现;二是创作主体外在事功的完成。最后,在品评人物的道德、功业、词章三者中,真德秀更重视文集作者的道德。  相似文献   

11.
现存苏轼年谱有三种 ,施谱较为详明 ,又专设时事、出处两栏 ,将人物活动置于广阔的历史环境里 ,是为创例。傅谱、王谱长于考索人物仕履与诗歌系年 ,但对谱主的交游、唱和等情况缺乏研究 ,不能反映当时文坛的风气  相似文献   

12.
在“经学”盛行的两汉,《离骚》被称为“经”具体始于何时,其被称“经”的含义又为何,在治骚领域中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认为称《离骚》为“经”始于王逸,唐五臣对“离骚经”三字加以具体解释;并进一步论证了王逸称《离骚》为“经”是受到经学注释体例影响,是为了突出《离骚》在《楚辞》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佛本行集经》是本缘部佛经中规模较大的佛经之一,语言通俗易懂,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词汇,但这类词语释义多为《汉语大词典》所误释或失收。对《佛本行集经》中"狎习"等六个词语进行考辨,可知"狎习"具有"亲近"义,"愚迷"有"愚蠢、愚笨、愚昧"义,"白净"为"洁白"义,"皎洁"犹言"洁白",《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当;而"空闲"的"寂静,安静"义,则为《汉语大词典》失收;"别"为一特殊构词词尾,可解释为"每一",《汉语大词典》解释不确,应作修正。  相似文献   

14.
贺知章所撰六方墓志可补《全唐文》、《〈全唐文〉拾遗》之阙,有极其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从士人进身之途、知识结构、隐居山林之趣以及士人与政治变革等角度可探讨墓志的史料价值。通过对六方墓志材料的挖掘与研究,揭示作者的用心所在和隐含的意思,以期引起对墓志认识的深化和进一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0多年来都江堰地区留存了大量的与李冰相关的石刻碑记。从其内容上来看,有的是人们对李冰治水功绩的缅怀;有的是人们对历代治水方略的总结归纳;还有的是时人对修缮都江堰工程及庙宇的记录。碑记的作者群体以历代西南地区的行政官员为主,涵盖了文人墨客、普通群众等社会阶层。国家政权的推崇、民间对李冰的崇拜以及文人墨客的喜好等共同促进了与李冰相关碑记在都江堰地区的广泛流布。  相似文献   

16.
跟随鉴真到达日本的唐僧思托在日撰写了《延历僧录》。其中的《胜宝感神圣武皇帝菩萨传》(《圣武天皇传》)记述了日本国土的"四方四至观"。此国土观依据的是《大方等大集经》和唐僧湛然参考此书编撰的《止观辅行传弘决》。但是,思托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改变,把日本列岛的矿产资源和方位进行了对应,构造了东方琉璃山、南方码碯山,西方白银山、北方黄金山的"四方四至观"。此国土观并没有直接被后世照搬继承。但是,其中西方对马的银、北方(或日东方)陆奥的黄金,作为标示日本列岛境界的象征性矿物的观点却被继承下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归纳并提取慧琳《一切经音义》中所释的文字信息,结合慧琳一书以外的相关文献,考辨了九组文字关系.一方面辨析、疏通了慧琳《一切经音义》中的一些疑难俗字,同时也为相关字词关系的考察提供了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18.
慧远是东晋中后期继道安之后的一代佛学大师。他深居庐山,却能审时度势,勇于创新,除了佛学理论体系外,在佛教的诸多方面如恪守戒律、讲经说法、终极信仰、扩大像教等对其师道安有重要的突破和超越,一举成为整个佛教丛林当之无愧的领袖。  相似文献   

19.
元气考辨     
元气是我国古代学者提出的概念,本文从自然科学思想史角度,对元气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作了系统考辨。文中对国内外学者的某些看法提出了不同见解,有一定学术价值。作者曾在美国举行的第五届国际中国科技史会议上宣读此文。  相似文献   

20.
柴桑考辨     
柴桑是个古老的地名 ,又是九江地方最早的县级行政区划 ,多位历史名人曾在这里活动过 ,史书留下明确的记载。关于它的城址座落地 ,还存在不同的说法 ,本人曾于 1996年在《九江师专学报》发表《柴桑故址考》一文 ,现对尚未澄清的事实再作补辨如下。一、柴桑县得名于柴桑山说辨疑柴桑山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一书中。“中山经”云 :“又南行九十里 ,曰柴桑之山 ,其上多银 ,其下多碧 ,多氵今石赭 ,其木多柳芑楮桑 ,其兽多麇鹿 ;多白蛇飞蛇。”该书在“柴桑山”下有东晋郭璞小字注 :“今在浔阳柴桑县南 ,其庐山相连也。” (据清乾隆毕沅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