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应届毕业生签约的高峰季节。在这个节骨眼上,由于求职心切,常有些涉世未深的毕业生跌入了某些用人单位精心设置的求职“陷阱”中。这些五花八门的“陷阱”对即将踏上社会征程的莘莘学子而言,常常是防不胜防。为了帮助同学们练就一双慧眼,本文归纳了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求职“陷阱”,希望广大同学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2.
<正>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招收职工的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然而在实践中,反复约定试用期、延长试用期的情形还是会不时出现。那么针对此现象,职场新人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呢?可以先来看看小黄的案例——2022年6月,小黄入职某贸易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试用期是《劳动法》赋予劳动合同当事人相互考察的权力。试用期就像一把保护伞,既保护用人单位的权益,又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试用期既约束用人单位的行为,又约束劳动者的行为。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者的权利很容易被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等环节上漠视。因此,劳动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劳动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利用试用期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正确认识、放心选择试用期  相似文献   

4.
读图     
《成才与就业》2011,(5):2-2
求职"微简历"悄然流行 只要在微博上搜索求职、求实习等相关字样,就能找到一连串的信息,其中既有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也有求职者打出的求职信息。职业指导专家认为,"微简历"随着微博应运而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旧式简历繁杂冗长的弊端,言简意赅地表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易引起招聘单位的关注,但微博求职也要注意验证信息真实性,防求职陷阱。  相似文献   

5.
简历,是对个人基本信息的主要概括。在求职过程中,简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用人单位大多通过简历来获取最初信息,建立起对求职者的初步印象。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当下,有些求职者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不惜采取伪造学历信息、虚构工作经历、隐满婚姻状况等方式,过度“包装”个人简历。那么,法律上对于简历造假的认定条件是什么,求职者个人又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呢?  相似文献   

6.
3月开春,企业带着新一年的用工计划登陆人才市场,本应是一派供需两旺的好气象,但无奈求职者频频跌入“求职陷阱”。日前,根据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与智联招聘携手进行的3.15特别调查,3000余名在沪求职者中,竟有半数遭遇过“求职陷阱”,“中招”的主要对象是应届毕业生和毕业1~3年间的大学生,而“陷阱”多与劳动合同相关。  相似文献   

7.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为进一步加深互相了解而约定的一定期限的考察期。用人单位可在试用期内考察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品行,看其是否能胜任岗位要求与岗位职责;劳动者也可利用试用期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状况,看其工作条件和福利  相似文献   

8.
证书是求职者就业的资本,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依据,也是学校和培训机构向用人单位提供持证人工作能力的一种书面“保证”。因此,证书历来就是人才求职的“敲门砖”和企业聘用人才的“鉴定书”。  相似文献   

9.
首先,改“跟风求职”为“个性求职”。一直以来,在大学生求职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跟风现象,这使大学生求职存在“四大集中”一一集中时间、集中地域、集中行业、集中用人单位,这不但加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导致社会行业的人才分布很不均衡。改变这种“跟风求职”为“个性求职”,其实质就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  相似文献   

10.
..阵军笼...........《中华人民共和.,动,阅旅》: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系列漫画:求职一家门@刘闻亮 @马方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律对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在职女工实行就业保障,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在“三期”解雇女工,但对正在寻找工作的求职女性的同类保护还基本上是一个空白。我国女性就业保障法规要不要明确限制用人单位对求职女性进行婚孕调查,要不要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怀孕而拒收求职女性?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一,用人单位排斥求职孕妇应该被界定为性别歧视;第二,用人单位应该为孕妇分担生育责任,这应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政府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甚至应该比企业责任更大;第三,保障生育妇女的立法精神要前后统一,只有具体规定“不能以怀孕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才能使我国女性就业保障的立法精神在就业入口处与就业过程中前后统一,达到男女公平就业的目标。否则,我国现有法律所宣称的对怀孕、生育和哺乳女性的就业保护就显得不够真诚,这对女性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2.
林颖颖 《今日南国》2008,(23):19-19
劳动合同签约为期一年,试用期居然也是一年。随着大学生就业进入“敲定期”,毕业生与企业签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浮出了水面,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企业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时,在试用期与由此产生的薪金问题上存在“霸王条款”,引来大学生的不满。对此法律专家则表示,“非法”试用期会自动失效。  相似文献   

13.
董源 《成才与就业》2011,(13):109-111
毕业生求职心切,容易掉入一些不法人员精心设计的度假招聘“陷阱”。虚假招聘的主要特征是“假招聘、真骗财”。遇到下列四种情况要当心。  相似文献   

14.
在有些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中,他们需要你提交中英文简历,因此英文简历也是求职所需的资料之一,下面为你介绍一下英文履历、自荐信的写法。  相似文献   

15.
在劳动合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通过分析最新规定法律的有关依据,对试用期内所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以便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够认识和理解试用期的相关法律政策,更好的适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16.
杨金志  李铭 《社区》2004,(23):44-44
一是要提防用人单位只招不聘。有些用人单位随意将试用期延长,要么许以高薪,却将工作量超负荷设置;要么将一般工作冠以响亮的头衔,以吸引高学历的求职者。其结果大都是只招不聘,免费或低偿使用应招人。二是要提防黑中介。有的黑中介提供虚假的用人单位信息骗取中介费,然后一走了之;有的是将用人单位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求职者交了报名费之后,被告之还要交纳数额巨大的其他费用才能上班,令求职者无力承受而自愿退出,报名费则有去无回;还有的是用虚假的条件来欺骗求职者,等求职者到了单位才发现单位的实际条件与介绍严重不符,却已悔之晚矣。因此…  相似文献   

17.
<正>眼下正是毕业生求职季,很多用人单位希望在年底前完成招聘计划。但记者采访发现,南京不少高校目前已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并不多。与此同时,有不少用人单位却感叹招聘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到毕业生身边。原因在于,随着越来越多用人单位选择校园招聘,有些高校为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而设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用人单位的层层选拔,终于能在劳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大名了。至此,应届毕业生一直悬着的心可以踏实下来了。但在落笔之前,请你们不妨"犹豫"一下,用法律知识再做一次鉴别,待一切清楚之后再签也不迟。为了帮助同学们练就一双"慧眼",规避职场"陷阱",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本文归纳了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求职"陷阱",希望广大同学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9.
本栏目采取全新的导读方式,将用人单位信息以职位检索的方式展现,每一类职位分“岗位解析”、“证书装备”、“薪资风向标”、“招聘金页”等部分,省去毕业生求职时对招聘广告——费劲阅读的烦恼。招聘信息来源主要由各人才中介公司及各招收新人力资源的企业提供。  相似文献   

20.
《劳动手册》是个人求职和自主创业的“通行证”,用于记录劳动者就业、流动、失业、培训等情况,也是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求职登记和应聘就职的证件。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后,在办理用工手续时,毕业生的《劳动手册》是必要凭证。如果准备毕业后自主创业的话,那么《劳动手册》也是享受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重要凭证。一、《劳动手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