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回族武术与民间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又称武艺或国术。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和丰富发展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回族人民历来喜爱体育活动 ,特别是崇尚武术成为世代相传的民族传统。回族武术的内容丰富 ,门派繁多 ,包括各种拳术、器械、对练 ,既有中华武术的传统项目 ,也有富有独特风格的本民族项目。除武术外 ,回族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体育 (民间体育 )活动十分活跃、丰富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武术的民族精神,武术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中的价值、武术对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及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当代武术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弘扬,使武术教育能够真正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弘扬民族精神的武术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沧州回族武术文化是区域性民族民间文化的一种,这种文化的主体是人,其文化生存土壤是中华武术文化大系统,其文化底蕴是回回民族传统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在占有田野调查第一手材料、方志材料、口碑材料的基础上,以沧州回族武术文化主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沧州回回入居渊源为切入口,从横(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现状调查)、纵(沧州回族武术文化发展概况)两个方面对沧州回族武术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透视,力图理清沧州回族武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脉胳,弄清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的内涵、功能、意义,以及其与中华武术文化、回回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便我们站在文化高度上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这一民族民间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回族人民的居住、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多个角度,运用多个研究手段深入探析回族民间舞蹈中的传统武术元素.以踏脚舞、宴席曲为例研究了回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将武术融入舞蹈语汇中的表演形式,回族人民自古以来崇尚武术,素有习武习俗,在回族地理、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潜移默化下的回族民间舞蹈逐渐融入了回族人民尚武、勇武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回族人民的居住、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多个角度,运用多个研究手段深入探析回族民间舞蹈中的传统武术元素。以踏脚舞、宴席曲为例研究了回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将武术融入舞蹈语汇中的表演形式,回族人民自古以来崇尚武术,素有习武习俗,在回族地理、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潜移默化下的回族民间舞蹈逐渐融入了回族人民尚武、勇武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图样的形成源远流长,每个民族图样都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和美学价值。民族图案往往与某些艺术设计作品一起出现,它以传统为基础,反映了传统的艺术精神与民间艺术。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与感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民族纹样,在广告设计中仍能不断地进行创新与运用,并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俗文化之苑──青海回族服饰文化青海回族的衣着穿戴,具有独特风格。过去,回族男子一般容穿圆领对襟衣服,下着大档裤。但由于季节不同,衣料和款式亦不尽一致。夏装大多为“白汗榻青夹夹”,即内穿白布圆领对襟衫衣,外套黑布坎肩。爱好武术的青壮年腰束黑带,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蒙古文字的产生、特点与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蒙古文字不但是蒙古语言的辅助工具,而且是一种独辟蹊径的书法艺术品,它以其独特的结构、书写规则,体现了蒙古民族的民族性格,为蒙古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凝结蒙古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而武术精神更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武术作为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其核心的武术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去深刻认识研究,正确认识武术及武术精神的特点,理解武术精神及其背后折射出的民族内涵,才能更加有效地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0.
刘涛  张艳 《民族学刊》2022,13(5):108-113, 142
以互动仪式链为研究范式,以情感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武术本身所涵盖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构建起民族精神培育与学校武术教育的动力融合机制,并指明情感建立能有效传递武术彰显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身体在场能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由认同到实践的转化,情感输出能构筑情感归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建情感共鸣、共享场域互动和共筑集体意识的互动仪式链策略指引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助力。提出建立民族精神培育与学校武术教育融合的传播策略,将学校看作是互动仪式发生的重要场域,把武术教育当作产生情感互动的关键纽带,不仅是民族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形成的枢纽,更是促成民族精神培育和传播实践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蒙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蒙古族人民在同各种疾病作斗争的慢长实践以及同其他民族医药学的相互交流和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独特的医疗和理论体系.它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传统的炮制技术和以独特的疗效,它和汉医、藏医、壮医、维医、回医一样是祖国民族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12,(17):45-46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苗族是一个崇尚武术的民族,从远古的苗族先祖蚩尤中原逐鹿到乾嘉苗民起义,到20世纪30年代的苗民革囤抗日,正是因为苗族武术,才使这个民族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苗族武术在花垣县流传很广,全县18个乡镇的群众都习苗族武术,流传遍及湘西州8县市和湘、黔、渝、鄂4省市边区的苗族聚居地。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12,(9):45-46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苗族是一个崇尚武术的民族,从远古的苗族先祖蚩尤中原逐鹿到乾嘉苗民起义,到20世纪30年代的苗民革囤抗日,正是因为苗族武术,才使这个民族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苗族武术在花垣县流传很广,全县18个乡镇的群众都习苗族武术,流传遍及湘西州8县市和湘、黔、渝、鄂4省市边区的苗族聚居地。 遗产身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甘肃回族武术:中华武林的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民风朴实,强悍尚武,特别是回族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他们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多少年来,经过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滋润和洗礼,在甘肃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回族武术体系,为西北地区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谈甘肃回族武术,首先要认识一个人——马凤图。马凤图是当代著名武术家,回族。马凤图与其兄弟马英图,以及4个儿子——马颖达、马贤达、马令达、马明达形成了回族武术世家,是中国“回族武术”这一文化现象的重要代表。同时,这个家族也是中国回族史上谱系最为悠久的家族之一。马凤图…  相似文献   

15.
谈武术教学中示范方法的运用唐立军(内蒙古民族师院)武术教学中示范是直观教法的主要手段。教师的准确的动作示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完成顺序。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所以示范对教学效果有重要作...  相似文献   

16.
西藏民族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由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滋养而成,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大的生命力。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民族体育得以不断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形式,为西藏的经济工作和文化建设服务,较好地发挥了体育丰富人民生活,娱乐群众身心,促进社会交流的独特作用。充分显示出她的时代性、开放性和社会功能。开展西藏民族体育在西藏的物质文叽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增强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造福于西藏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西藏民族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用一种独特的体育语言,诉说着世代生息在西藏高原上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和追求。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特色的西藏民族体育,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珍贵的、不灭的精神财富。西藏民族体育由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滋养而成,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大的生命力。西藏民族体育能强健藏民族体质,培养勇敢刚毅、坚韧顽强的素质。在西藏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的婚礼习俗歌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谣是民歌和民谣的合称,泛指民间创作和流传的形式短小的韵文作品,是兼文学性、音乐性、舞蹈性、表演性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在文学的形式中,歌谣产生的最早,是一切民族文学的源头和基础。它既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产物,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审美观念和趣味风格。研究民族歌谣对研究民族风俗、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的内部发展流变,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而少数民族饰品则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具有优美的图案、生动的造型,又将中国人民质朴的古老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民族服饰、饰品大多具有独特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无一不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充分展示了各个不同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少数民族饰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同民族人民原始意念的深刻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时装设计领域中都引入了民族文化,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本文就以云南省苗族为例,针对现代饰品设计中少数民族元素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而少数民族饰品则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具有优美的图案、生动的造型,又将中国人民质朴的古老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民族服饰、饰品大多具有独特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无一不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充分展示了各个不同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少数民族饰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同民族人民原始意念的深刻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时装设计领域中都引入了民族文化,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本文就以云南省苗族为例,针对现代饰品设计中少数民族元素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一个民族就是维吾尔族,她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创造了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带有独特的民族特征。维吾尔族的服饰特点就像维吾尔人民那样热情、奔放、豪迈,饱满、乐观向上是该民族文化的主旋律,通过造型、图案、色彩,表达出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审美文化。这种理念值得学习和借鉴并推广与应用,是现代服装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是优秀文化发扬传承的基石,是历史赋予后人的使命。机缘于本人援疆教育工作,又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有所理解与感悟,以此文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