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与理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学习应用这些理论对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系统地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与中心环节.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我们党都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毛泽东同志总结了我党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毛泽东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和理论概括,为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重大贡献。毛泽东的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至今仍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我们应创造性地运用、发挥这些思想,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经济思想科学体系是关于人民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经济的规律及运用经济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毛泽东经济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思想路线,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经济理论宝库.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对毛泽东经济理论中许多真知灼见和闪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升华,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内容,这一理论在指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当代中国严重存在的"三农"问题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仍适用于当代中国国情,并着重阐明了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对探索和解决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势必成为中国共产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毛泽东是较早一个致力于研究农民问题的中共领导人,也是近代以来对中国农民和农村问题了解最为深刻的领导人之一。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至今仍是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参考文献。而毛泽东对中国"三农"问题如此清晰的认识,首先是来源于他领导的韶山农民运动,韶山农民运动对毛泽东"三农"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核心问题和难题.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中国革命主力军、革命道路以及社会主义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道路、方向步骤,农村工业化,城乡协调发展,农民利益等一系列涉及"三农"问题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及其理论,是中国所特有的。其作为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既是突出的实践问题,也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如何认识"三农"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解决农民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如何把农村、农业问题的解决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结合起来;如何进行以农民为主体的党和军队的建设;发展农业的步骤和方向等问题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三农"问题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这些基本理论观点,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中国社会的出发点;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突破口;也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特色、最有创造性的思想。从这些基本理论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实事求是"是这些理论观点的思想基础;民主制度是对"三农"问题认识和决策的重要制度保障;尊重农民,保护农民的利益是形成正确的"三农"问题认识和决策的前提。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今天解决"三农"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和政策.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创新与失误、教训,为我们在新时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明确提出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主要内涵,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适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命题.江泽民"三农"思想把对新时期中国的"三农"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0.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列宁、毛泽东做出了理论新贡献.邓小平则正确处理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与"新情况"的关系问题,在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同时,也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从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之初,邓小平就开始参与其事,而后又具体进行了阐述及实践.但是,邓小平对这个理论的理解和阐述,从一开始就在争取和平发展经济决不当头等方面与毛泽东有一定的差异,并沿着自己的认识和思路,发展了"三个世界"的理论,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部分.而且在现今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局势分析当中,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有过"三下三上",这都和毛泽东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倚重,始终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感情。1933年,邓小平坚定地和毛泽东站在一起,第一次"下"。从1935年到1966年,是毛泽东把邓小平提拔起来的第32年。从1966年到1973年复出,是邓小平的第二次"下"的8年。邓小平的"二上"是林彪事件后,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有了一定醒悟,决定让邓小平重新出山。邓小平的"三下"是个"伟大的悲剧",但毛泽东最后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清醒,他没有听从"四人帮"的意见,相反,保留了邓小平的党籍,"以观后效",为邓小平更辉煌的"三上"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行动路线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政党主要解决了夺取政权时期党的建设问题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实践中主要探索了关于如何执好政并长期执政的问题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历史性问题 ,深化了对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群众基础与社会影响力等关系的认识 ,提出了衡量党的建设成效的客观准绳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中国政治的贡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的"做",他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着一场改造现实社会制度的实际斗争;二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一家之"说"———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现实的"叛逆"斗争中,毛泽东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人政治意识的价值取向,把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趋古"意识变为一种"前景"意识。随着这个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毛泽东在多方面表现出了对传统政治思想的"叛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现实主义形态学视角认知中国新文学巨匠茅盾 ,探讨“社会批判”型现实主义文学的独特价值 ,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层面揭示茅盾作为此种文学形态典型代表的意义 ,由此确立其在文学史上无可置疑的领衔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有着深刻的认知和非常精辟的论述。中共一大对社会主义实践目标的确立,为毛泽东开启“中国化”思考提供了现实依据,而对科学理论应用中个性化问题的理性认知,则是他具体探索和研究“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毛泽东不仅科学揭示了“中国化”的内在特质在于“具体化”,而且详细阐述了实现“中国化”的根本手段,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还深刻指明了“中国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思想形成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龙堂 《南都学坛》2002,22(2):31-36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仍然坚持以大城市中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思想还未形成。长沙撤围前的“立三路线”时期,毛泽东仍未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束缚。从长沙撤围开始,毛泽东真正实现了以大城市为中心到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转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思想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是毛泽东全部理论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它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多方面内容之中,特别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它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在实践中我们应立足于这一哲学基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使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锐利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张如心同志一生追求进步事业,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不仅忠诚于党和革命,而且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人,对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进行了铺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伦理美学和文艺理论诸方面来考察崇高美是毛泽东实践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毛泽东的哲学精神表现出“真”与“美”的统一,毛泽东的伦理学思想表现出“善”与“美”的统一,而他的文艺理论则表明了把“崇高美”作为其实践美学的核心范畴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