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健康文化消费的精神导向,而文化消费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网络化、分层化、盲从化和娱乐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健康文化消费显得尤为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优化文化供给结构,培养科学的文化消费观,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营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等是实现健康文化消费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文化消费是高职院学生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途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主导学生高雅文化消费,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促进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各自具有丰富的法理内涵。“富强”“民主”是引领我国文化产业法制与公共文化服务法制建设的重要价值;“文明”“和谐”是引领我国文化遗产法制与精神文明法制建设的重要价值。我国文化立法需要考量“自由”“平等”等社会层面的多重价值,文化执法、司法则需要考虑“公正”“法治”等价值准则。承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基本价值的“爱国、敬业”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理念之“诚信、友善”,都需要通过文化法治建设内化为人民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作为文化立法的目的,其不同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则可根据文化法治的具体需要,确定其融入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消费文化的兴起意味着商品消费在社会结构松动、适配和稳固的周期转换中成为一个撬动点。根据区分性和总体性两个研究路径,消费文化可分为区分性消费文化和总体性消费文化。数据库里的消费文化是对消费文化的总体性探索,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数据库里商品消费的备案性;数据库里消费主体的变体性;数据库里消费信息的泄露。总体性消费文化塑造文化共同体,关注人类共同命运。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活场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向度。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生产中,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生产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文化生产的价值内涵,努力完善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评价机制。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消费中,应当引导大众树立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念,着力优化文化消费资源的供给结构,发挥文化旅游消费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新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的“越轨”和“失范”现象日渐突出,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新经济伦理道德规范具有重要性、必然性;其建构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三个有利于”的评价尺度,承前启后的传统要求;其具体内容包括共同富裕、自立自主、互利互惠、劳动责任感、开拓进取等8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广告作为社会最为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表面上来看是推销商品,但实际上并不直接推销商品,它以给人信息的面孔,为人们提供时尚、高雅、成功的物质生活标准。其对消费文化的表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借助美学与大众传媒手段凸显商品的交换价值使商品符号化,把商品与互不相干的意义嫁接起来,从而达到表征消费文化的目的。二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反复叙述,让被符号化的商品与现实作对比,从而形成了消费的参照系统,玩潜移默化的手段对人们的消费心理施加影响。三是盗用其他文化资源,通过拼贴复制,把其获得商业利润与传播物欲症、消费文化的目的隐藏至深,使大众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中。  相似文献   

8.
文化消费作为大学生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中盲目、非理性消费的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因此,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搭建合理的文化消费平台,引导其树立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念、提高消费层次和水平,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相似文献   

9.
审美文化消费是以文化艺术消费为集中体现的精神消费,作为一种重个性尚群性的文化愉悦行为,从生理过程看,它是主体在审美观照中充分运用视听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审美对象形式、意蕴等多种审美信息吸收、品味与感受的过程,获取精神美感享受是主体的心理指向;就社会性内涵而言,审美文化消费是人类群体和个体情感交往与心理对话行为,是维系社会存在的重要手段;从人类价值现象看,审美文化消费仍属社会商品性消费行为,其运作机制要接受价值规律和社会效益双重控制。审美文化消费的最高意义在于塑造整个人类的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促成了世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冲突和渗透的格局,在科技和文化方面拥有主导性话语权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放弃实施其意识形态全球化的战略.此文认为必须站在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文化建设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就高校文化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当代大学文化内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高校文化道德品质,采取有效措施,建设形式多样、品位高雅、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建设,但它又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文化建设自身的特性决定它具有滞后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3.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长效机制,弘扬和谐自觉的文化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起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科学体系,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要求人们正确认知、理解和解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因此,必须从文化自觉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性作用出发,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政府重视和现实状况的冲突、政策运行的机制性制约、文化传统的惯性、外来文化的强劲冲击及文化消费的当前性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前瞻性之间的矛盾等进行了分析,提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新农村发展要着重从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作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思潮和文化意识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当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实施有效的育人方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意义、原则和路径三个维度来进行阐释,以期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大实效发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是文明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当前,应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心,以和谐文化建设为主题,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机制创新是新农村文化建设自身有效运行的根本推动力。在对厦门市同安区、翔安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阻碍机制创新的制约因素,着力探讨了推进机制创新的现实路径选择,以期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出发探讨如何坚持邓小平理论,指出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在新的时代下和新的实践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坚持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迅速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势地位,将中国作为其文化输出与渗透的重点实施对象,从而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共同构筑抗衡美国对华文化霸权的精神屏障,是社会主义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