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两个小型语料库,对 90 篇中美实证类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转述据素的使用情况、语言呈现方式和立 场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国语言学学生都能理解转述据素在学术语篇中的功能,但中国学生显著少用转述 据素;中国硕士生在表达自己立场方面过于谨慎模糊,倾向于使用中性词汇和积极词汇表达观点,不使用消极词汇,而 美国硕士生则立场明确,能使用积极、中性和消极的词汇对前人研究进行批判性分析;中国硕士生的转述据素的语言 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且在使用质量上出现中介语特征。研究结果对我国语言学硕士培养和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 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术用途英汉语对比研究在英汉对比视角下讨论学术文本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对比修辞学和学术用途英汉语研究交叉形成的新兴研究领域。通过回顾发表于1991年至2020年期间的研究论文,介绍学术用途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发展背景和前沿动态,特别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关键结论和研究难点。学术用途英汉语对比研究最初聚焦于语篇结构,后来转向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多数采用对比修辞学、体裁分析和语料库方法,描述英汉学术文本的结构和词语特征异同,分析语言、文化、写作策略等影响因素。经预测,学术用途英汉语对比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在英汉差异原因解释、语料库规模和学科扩充、短语特征对比、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基于两会期间总理答记者问交传语料库和我国领导人重要讲话同传语料库,自建跨模式口译语料库为充分对比政治场域内口译员使用代词情况提供了翔实证据。通过对比发现,两个语料库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物主代词的使用频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口译模式对代词的使用频率影响较大,在交传译语中使用频率明显多于同传译语。从口译加工过程来看,这主要受到不同口译模式对译语转换、发音抑制及听译时间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借代往往成为中国读者正确理解英语新闻报道的“拦路虎”。文章就此以翻译理论与实务为基础,结合英汉语新闻报道中借代现象的对比分析,提出翻译时对借代的处理方法,即“形象再现法”、“形象省略法”和“形象增补法”等。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转述是个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它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灵活性,因此,语言学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对此颇为关注,但由于他们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不同,他们对转述法的研究在名称、分类和内涵上有比较大的区别.本文主要对五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对英语转述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转述.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闻报道通过言语转述形式突出其客观性和真实性,但在具有一定争议的问题上,报道也正是通过言语转述形式来掩盖其主观倾向.文章通过对样本"备受关注的种子"的宏观结构分析、引语和言语行为引述、转述动词的数量和质量分析,揭示了撰稿人的主观倾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语类分析和介入理论相结合,通过对中国博士生撰写的科技类期刊论文引言中转述(带有转述动词和that从句)的分析,研究了转述中使用介入资源表达评价的主要特征.结果显示,转述借以表达态度的手段因语篇交际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学生作者在使用转述时可以根据语篇交际目的的不同而采用适当的介入资源,具有一定的社会建构意识和立场修辞建构意识,但由于对隐喻式高值认同转述句过多地、不恰当地使用,且不善于利用时态的情态意义隐性调节评价,因而不利于作者创设一个有效说服读者的合适语境.  相似文献   

8.
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以FROWN和LCMC为可比语料库,考察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英汉语中"本身具有给予义类"和"信息交际类"双及物动词在语料库中使用频率最高,其中"give"和"给"居首;英汉语中,使用频率最低的双及物动词类不尽相同;汉语句法的多样性导致其使用"给予类"双及物构式的频率较低;语料库在"施事"和"受事"论元的分布方面差异明显,而在"与事"论元分布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日、英、美三国科技、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 50年 ,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科技和教育 ,但同为科技大国和教育大国的日、英、美三国 ,经济增长的状况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缘于世界经济增长特点的演变 ,也缘于日、英、美三国不同的科技、教育发展模式。在二战后前期经济增长处于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并重型时 ,日本模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二战后后期 ,经济增长演变为技术创新主导型时 ,美国模式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英国的科技与教育同经济脱节 ,使其削弱了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中国应借鉴日、英、美三国的得失 ,探索有特色的科技与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文摘要英译对于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迈入国际学术论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医学论文摘要为例,从语料库角度分析论文摘要英译的显化特征。通过自建小型英汉平行语料库(CMAC与CMATC)及英语类比语料库(CMATC与NMAC),分析发现:摘要英译中连接词与代词使用均具有显化特征,但仍然存在不足。为使译文更为地道、得体,译者应把握好连接词、代词显化的具体类别及"显化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索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渊源,并论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最后论文阐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前景和研究意义,作者认为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言学界日益成为一个学术焦点,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能使公众认清话语中隐藏的权力、意识形态的真实面貌,同时在揭露权力话语对公众的欺诈性上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公众对大众语篇的敏感性,培养公众的话语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英美主流媒体对2008拉萨骚乱事件以及奥运火炬传递的系列报道进行了批判语篇分析,阐述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了语言应用,语言又如何被控制媒体的权力阶层用来传播强化自己的意识形态。这些新闻报道采用预设、分类、情态、引语等语篇手段来实现对语篇意识形态的控制,实施话语霸权的功能,达到话语霸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批评性话语分析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批评性话语分析从其起源、理论发展、研究的内容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困难等方面加以概括,以期为总体性了解批评性话语分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词汇语法特征考察了CNN有关3·14西藏事件新闻标题和事件报道中的蕴涵意义,旨在揭示其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和话语霸权,并通过转述语的分析指出CNN关于西藏事件报道问题声明的不实。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福柯、布迪厄、巴赫金的权力话语观,提出了话语研究中的权力话语的重要性,认为社会语言学家应帮助公众利用批判性话语研究工具解构话语中隐藏的权力和社会意识形态,揭露权力话语对公众的欺诈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英文新闻及其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进行分析,揭示其对新闻话语的建构,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构"策略,还原新闻事件本来的面目,为新闻翻译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语篇根据交际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对语篇类型的变异选择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语篇类型制约着语篇结构 ,特定类型的语篇往往由特定的结构类目组成。在观察了三种较有影响的语篇结构描写方法之后 ,作者认为 ,这几种方法可用于不同目的的语篇认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其中Fairclough提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框架因简单易操作而在话语分析中被广泛引用。本文选取英美代表性媒体BBC和CNN对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两篇报道,运用Fairclough的"话语三维概念"模式,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相结合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证实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和Fairclough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框架在自然灾害类新闻报道分析中的可行性,这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促进其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读者的批评语言意识,从而客观地认识媒体舆论。  相似文献   

19.
环境传播并非仅是环境议题的扩散,更是各种主体的话语呈现。土壤污染报道可以作为探讨环境传播中话语表征的典型案例。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746篇报纸媒体土壤污染报道样本,发现:土壤污染报道中政府、专家、企业、NGO以及公众各方的话语权并不平等,其中政府占据议题的主要话语权,专家学者积极介入议题报道,企业则表现为回避突发土壤污染事件。相较于前三者的强势话语权地位,环保NGO和公众的话语权较为弱势。  相似文献   

20.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