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为了更好的预防自杀.从系统分析角度,探索大学生自杀心理发展过程.确定大学生自杀干预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次.特别在学校层次方面,如果做好预防系统、预警系统、处置系统和跟踪系统四个子系统的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当今高校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多,来自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出现是这些现象的诱因。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校中建立一种较完善的心理危机应对机制,通过社会、学校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减少和杜绝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杀之特点、原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2005年,全国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内,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其中83人死亡。2006年更是成为高校学生自杀的高发期.广东某高校在开学后短短10天内就发生3起学生自杀事件。这两年来,多起大学生自杀事件见诸报端。然而,由于发生自杀事件的高校对信息的封锁.发生在我国高校的学生自杀事件远远多于媒体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原因分析与疏导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情感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具有潜在自杀可能性的大学生还大有人在。由于大学生给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一般而言,大学生自杀前会出现一些表征,通过观察表征,分析原因,能有效地加以疏导防范。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谁来承担责任》,讲的是近期大学生自杀事件接连出现的问题。读完之后,笔者心情沉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等学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已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对大学生自杀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有效对策,建立和启动大学生自杀干预机制,目的在于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让大学生学会呵护心灵,爱护生命。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卫生协会相关资料显示,自杀在我国成为位列第五名的死亡原因,而在15岁至34岁的青少年中,自杀已成为第一死因。这些自杀事件给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近些年高校大学生、硕士、博士生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时期,大学生自杀事件在大学校园内频繁发生,并有增加的趋势,大学生自杀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个问题一方面说明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巨大,挫折承受能力薄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淡薄。故此,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自杀行为极具危害性,已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一起自杀事件不仅给家庭带来不幸,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自杀行为引发的心理危机也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过程及原因的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启示,并提出了对自杀危机干预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杀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和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已经成为高校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析与研究大学生自杀的现状与特点,探寻大学生自杀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应该成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自杀现象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府里自杀事件屡有发生的现象令人深思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心理障碍、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生理疾患以及媒体诱导和周边环境影响等,都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高校学生自杀呈现出自杀因素的多元化、自杀过程的情绪化、自杀手段的极端化和自杀比率上升化等特征。高校学生的自杀现象对高校的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很多高校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都出现过休学、退学、被骗事件,甚至自杀、凶杀事件。这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文章从心距、心力、心度、心智四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原因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建构,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改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年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屡见不鲜。透过这些自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自杀不仅仅是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更多的是社会伦理价值观深层次的问题,文章对大学生自杀原因进行了伦理思考,并提出了伦理教育的相关对策,以期为社会各个方面对大学生自杀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种高压之下 ,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因心理问题 ,导致休学、退学、自杀或致伤的事件时有发生 ,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 ,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业、交友、谋职和工作等都造成具大的隐形危机。它也是高校暴力事件、自杀事件的根本原因。构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原因、个性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探索、分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杀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自杀等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和高教界的高度关注。构建高校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自杀等危机事件的有效途径。结合工作实际,文章从危机预警与危机干预的概念界定,构建大学生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的依据及构建的思路等方面,对高校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粤西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从而为开展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粤西高校2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2.9%的大学生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或理解态度,61.1%的大学生对自杀者持肯定或理解的态度;大一学生比大四学生.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上持更否定排斥的态度;自杀态度与社会支持存在弱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在大学校园频频出现,这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密切相关,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包括当前的社会环境,也包括大学生个体所处的家庭、学校环境等诸多因素。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困境,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依靠各种力量帮助大学生创造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日益增多,大学生生命教育逐渐为社会所关注,除了社会转型、家庭关系、学习压力以及个人心理等因素外,还存在着生命教育被边缘化、非职业化等现实问题,布迪厄提出的"场域—惯习"理论能够为我们分析与解决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出现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发展期的我国,社会矛盾加剧,自杀危机事件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也使我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根据自杀危机事件的巨大危害性、自杀方式特殊性、严密计划性和极强的目的性等特点,我国政府必须从社会层面着手,通过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机构的通力合作来建立长效的自杀干预系统:树立实事求是和科学理性的态度;构建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针对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建立起自杀预防的长远规划;建立完善的自杀研究和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