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2002--2006年住宅用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评估资料,综合运用Surfer软件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德化县住宅地价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Surfer软件与GIS空间分析原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形象直观地描述城镇地价分布规律。对德化县的分析显示,从整体上看,城镇住宅地价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局部存在变异性;城镇住宅地价变化具有空间差异性;交通条件对地价空间分布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城市扩展会带动扩展轴向的区域住宅地价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楼面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具体应用,探讨商住综合用地的地价评估思路。在阐述楼面地价及楼面基准地价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楼面基准地价水平,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与对比分析方法,提出楼面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在商住综合用地地价评估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并与现行商住综合用地的评估方法(分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楼面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较分算法评估商住综合用地地价,能更真实地体现立体地价水平,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楼面地价的基准地价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楼面地价和地面价的定义出发 ,提出了基于楼面地价的基准地价评估技术路线 ,探讨了应用基准楼面地价评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宗地地价的计算公式和楼层修正体系 ,提出应用楼面地价评估综合用地地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宿州市于1997年首次进行了土地定级估价工作.2002年、2006年和2010年又分别进行了土地级别调整和基准地价更新项目研究,根据宿州市城区四期基准地价动态监测项目的成果数据,采用同级各类地价比率指数、同级各类地价环比指数、同类各级地价比率指数和同类各级地价环比指数4种反映基准地价内部结构比率关系的指标,对宿州市基准地价结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用地基准地价有较大波动,市区外围土地价格有较大上涨趋势;住宅用地价格在近几年中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工业用地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管理制度上也必须不断完善。本文就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过程中关于样点地价测算方法的选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点阐述其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三大类。商业用基准地价测算评估,主要运用收益还原法(包括房屋租金剥离和级差收益测算),把地形、地段的级差剥离,揭开了过去的土地隐形交易方式。工业用地地价评估,立足于‘土地的生产费用”,采取成本逼近法;住宅用地地价评估则采用房地产价格分摊法,从现实的房地产买卖价格中扣除非土地因素价格,而推求地价。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城市商业用地基准地价测算信息系统》的开发原理、开发思路与步骤,并给出了测算模块的框图及测算结果实例。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综述法、地统计法、GWR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武汉市2004—2011年住宅地价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筛选影响住宅地价表现的因素构建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每一影响因素对住宅地价影响力的区位差异,以期从微观区位的角度为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提供建议。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武汉市住宅地价空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单中心结构,并随着到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呈圈层式递减;主干道、地铁及规划管制(容积率)对武汉市住宅地价表现的影响力较大;规划管制(容积率)、主干道、生活品市场及教育资源对住宅地价的影响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即以上因素对住宅地价的影响力在不同的微观区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并借助HP滤波法,分析了我国住宅地价增长率从1998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的周期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住宅地价增长率波动的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且波动幅度日益加强.接着利用ARCH类模型分析了住宅地价增长率的波动特征,发现住宅地价增长率具有显著的集簇性,没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并具有与股票市场恰好相反的杠杆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还是我国地价管理中的空白,探索和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基准地价的评估工作迫在眉睫。结合具体的评估试点工作,介绍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工作的特点和评估流程,分析了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评估范围的划定、级别边界的处理、估价资料的收集、估价参数的选取、基准地价的确定、基准地价的衔接等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对湖北省2005年-2009年的城市用地扩张和城市地价增长数据调查整理的基础上,利用集中指数和强度指数对湖北省用地规模和地价增长的空间分异特性和规律进行了讨论。然后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城市用地扩展和城市地价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讨论,同时在控制房价约束条件下,运用偏相关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城市用地规模和地价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此结论具有普遍性,同时也例举了一些特例城市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中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我国已有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评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地价及其动态监测系统,提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是一个由点、线、面组成的网络系统。利用已构建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对西安市城区地价变化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地价的空间变化分析、时间变化分析及相关变化分析。最后指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结合10年来国家住宅市场宏观调控政策,采用单位根检验、联立方程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我国2001年1季度至2010年4季度的宏观经济、住宅市场、土地市场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住宅销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住宅价格、广义货币供应量、土地供应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住宅竣工面积;住宅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GDP、住宅土地价格、二手房价格;CPI不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因素;行政手段和财政政策对住宅价格的调控是有效的,但效果不强(弹性-0.011),而货币政策对住宅销量的调控效果很强(弹性2.965)。建议住宅市场调控政策以货币政策为主,目标定位为区域住宅价格和销量增长率与区域GDP增长率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会通过财富分配效应、消费挤出效应和通货膨胀效应起到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本文使用1999—2010年全国31省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包括商品房价格在内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多因素模型,验证住房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商品房价格尤其是商品住宅价格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1999年以来,中国商品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商品住宅的价格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更大。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抑制商品房价格尤其是商品住宅价格的过快上涨,这必将有助于平抑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地价理论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异常突出,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必然。本文运用地价理论,分析了地价杠杆在城市土地经营中的作用,研究指出:土地价格对土地利用量的调节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朝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城市土地经营主要应走内部挖潜的道路,避免因为地价过高而导致城市规模过度蔓延;地价对土地利用性质和利用强度的调节促进城市功能分区及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土地利用集约化、可持续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克服目前我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只局限于单一城市的缺陷,为评估区域性城市土地价格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提出了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体系,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将城市土地价格纳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进行研究是未来城市土地价格研究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区域性城市土地市场的必然要求,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分析了现有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利弊,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潜力调查及测算方法。以随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其规划目标年(2020年)按人均用地指标法推算的随县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为8 314.66hm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规模可达到1 003.58hm2,扣除安置用地,挂钩指标可达805.47hm2。研究表明:采用现有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测算的潜力是理想条件下增减挂钩的最大潜力;而实际潜力需要在拟定拆旧和安置地块基础上,通过实地核实图斑,推算整理复垦新增耕地面积,以及因安置占用的耕地面积,由此推算挂钩潜力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从房地产行业和经济人口角度总结以往房价影响因素指标中存在的信息冗杂、代表性不强的问题,对以往的房地产行业和经济人口影响因素指标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以11个新一线城市的房价为例,建立新的指标体系,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房价的因素及其与房价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影响房价的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住宅开发投资额、住宅销售面积、住宅待售面积、住宅新开工面积、住宅竣工面积、住宅施工面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人口的需求因素对房价的关联度大于房地产行业的供应因素;人口因素对房价的关联程度低于区域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