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以小学英语为例,在编制出学习者分析模板的基础上,开展了模板的三轮学科化实践,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对模板进行了验证与修订,最终改进形成小学英语学科的学期、单元、课前以及课后层级的学习者分析模板,从行为层面引导教师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分析什么、怎么分析以及针对分析结果开展相应的干预,进而将干预策略融合到总的教学设计中去,为教学设计的其他环节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编制学习者分析模板提供了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2.
学习者画像作为大数据学习分析的一个分支,能够实现数据资源的筛选与整合,有助于实现精准教学。以目标为导向开展基于学习者画像的精准教学干预需要系统设计。首先依据布卢姆教育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制定面向认知的行为目标分类及其数据指标以及精准结果目标分类体系;然后构建目标导向的学习者画像模型,以学习者的兴趣特征、行为特征、知识水平为基点绘制画像,精准区分学生,诊断教学问题;再基于学习者画像结果,从目标、行为、结果角度对目标精准分层,进而开展个性化资源推送、风险监督与预警、同伴对话反馈、反思性评价等系列化精准教学干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学习者画像的精准教学干预在行为目标、结果目标提升及教学主体满意度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教育要素的矛盾视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目前教育要素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教育的形成从根本上是教育各要素矛盾双方运动的结果,是矛盾得以解决的需要,并以此为据讨论教育的各个要素。提出教育的四个要素为学习者、教育目的、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以期通过对教育要素的重新审视来引起教育学界关注教育本质的研究和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大学英语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学习者自主"的含义出发,结合现代教育与学习理论,阐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开展课题式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学习者情感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智能时代,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学习者情感分析提供了新契机,有助于实现智能化情感识别与干预。在理论方面,学习者情感分析的理论模型经历了从情感分类模型到情感维度模型的发展,体现了对情感的认识从离散到连续的转变;在实践应用方面,实现了从学习者情感状态智能识别到情感个性化反馈与干预,进而提供智慧情感支持服务。随着智能化情感分析逐步从教育研究走向开放实践,通过精准化诊断、过程性评价以及个性化建档,可以为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过程及助力教学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等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结合财经专业教育的办学特点,高等学校积极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和教学目标的定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对高等财经教育双语教学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学习者、课程设置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建议在师资建设方面,实施双语师资专业复合化,建立双语师资培训机制,设计双语教学的教师准入机制;在教材建设方面,直接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为主,建立教材体系与教学资料库;在对双语学习者要求方面,提升双语学习者的认识层次和外语水平,完善双语学习者成绩评价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确定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整体规划,规划双语教学课程的学科选择,安排双语教学课程的时间选择,创建双语教学课程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大学英语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学习者自主“的含义出发,结合现代教育与学习理论,阐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开展课题式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特征及应用》由上海交通大学甄凤超教授著述,囊括了其本人从事学术研究以来开展的一系列有关语料库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学习者英语特征的实证性研究。该书从语义序列、配价型式、搭配配价、词汇覆盖率、词汇知识、预制语块、话语标记语、反馈语、打断等角度,对我国学习者语言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是一本实证研究和教学应用无缝对接的佳作,研究结论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述评旨在对该书主要内容及其概括性、示范性、多样性、全面性、引领性、启发性等特色予以评介。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习者系统掌握教育研究方法,使之成为能够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为教育学知识的生产、积累作出贡献的专业人员。近年来诸多实证研究表明,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落实现状与此目标尚存落差。已有研究分析了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落差的客观成因及学习者主观成因,而对非学习者主观成因关注不够。非学习者主观成因蕴含缩小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落差的实践价值,其源自教育研究方法的意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课程实施主体所持的个性化教育研究观念。基于非学习者主观成因缩小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落差,需以哲学观展现不同教育研究观念及其关系的全貌,进而以哲学观统领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诸要素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0.
SOIL土壤教学心法是建立在多媒体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指导模式,强调基于学习者的学习认知历程,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设计与充分运用,包含学习愿景、统合证据、组织行动与选取策略四大要素。SOIL土壤教学心法对于当下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存在的学习者立场缺位问题具有针对性的纠偏作用。因此,本研究在SOIL土壤教学心法的指引下提出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新构想,即明确研究性学习目标;统合学生表现,确立评价体系;组织研学内容,开设研学活动;选取适当研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