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校与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现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健全有着极大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出了影响大学生自信的六个因素,并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与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不同办学体制下大学生群体的自信程度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人际交往”、“家庭环境”两个因素上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加2005—2006年度第二学期选修课三个班级的245名大学生进行自信与成就动机调查。结果表明:男大学生在体育运动和外表方面较女大学生更为自信,差异显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交谈方面较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为自信一些,差异显著;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文理科两个方面在自信与成就动机各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自信,增强成就动机,使大学生能够奉献社会,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重庆市31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诸因素得分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得分高于男生;相关分析发现,除个别个人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领域以外,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同自我灵活性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高、低自我价值感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诸因子上的得分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吕筠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4):73-77,92
采用PEI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2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综合探讨自信的各个维度与成就动机的相互影响,其结果表明:第一,大学生自信程度偏高,追求成功的动机比其避免失败的动机强;第二,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上存在显著差异;第三,自信水平、外表、社会相互作用、心境、合成动机以及避免失败的动机在各年级有显著差异;第四,学业表现与追求成功以及避免失败成显著正相关,外表与追求成功以及避免失败成显著负相关,社会相互作用与合成动机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格特点和应对方式是制约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因素.采用心理问卷对781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应对方式和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成熟型应对方式和外向性人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和情绪不稳定性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在对结果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关系,采用SCL-90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对38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喜欢并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F=3.23);大学生是否参与体育活动在人格特质的内外向、神经质也存在显著差异(F=9.49;F=4.73);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人格特质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关系,采用SCL-90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对38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喜欢并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F=3.23);大学生是否参与体育活动在人格特质的内外向、神经质也存在显著差异(F=9.49;F=4.73);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人格特质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法对石家庄市初中生自尊状况与自信水平进行研究,对282名学生进行了自尊(SES)和自信水平(PEI)的测试,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初中生整体的自尊水平较高;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自尊状况和自信水平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在自尊状况和自信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尊状况与自信总分、体育运动、爱情、社会相互作用、交谈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内19所大学5 428名大学生的大规模抽样,调查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分量表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活跃、坚韧、利他、重情4个人格因素对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比较明显;活跃、坚韧、随和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爽直、利他、重情3个因子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提示,加强人格品质的培养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应通过课堂教学、团体训练、个别辅导、课外宣传等多种手段,构建全方位的积极人格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及《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对安徽省各级各类高校中的3 064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评。分析了事实贫困、主观贫困、非主观贫困及事实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贫困类别的大学生在除冲动以外的11个心理健康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活跃及严谨这两个人格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活跃、坚韧、利他这三个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