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传统的观点,中国近代资本形式有两种: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其定义是这样下的,官僚资本:即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大地主、大银行家、大买办的资本,也即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称。(《辞海》第1016页1979年缩印本)民族资本: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一般为中小资本。(同上,第1806页)那么,近代军阀的私人投资到底属何形式呢?史学界一般把军阀的私人投资也算作官僚资本,因为军阀亦军亦政,他们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外债、商业投机  相似文献   

2.
试论近代中国社会阶层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张以动态的眼光来研究中国近代社会阶层排序问题 ,认为阶层的排序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是与制度因素紧密相关的 ,在近代军阀官僚政府尚不能有效控制政局和经济时 ,军阀官僚与上层工商业者并列为社会阶层序列的首席 ;而一旦军阀官僚得以控制政局和经济时 ,特权官僚就成为唯一高高在上的等级 ,国民收入的分配也会发生相应的剧变。过去简单地以“国家资本”的概念来替代“官僚资本”的概念失之于草率 ;“官僚资本”的概念尽管可能有某种不清晰之处 ,却包含着传统政权利用对新式经济的控制权及运作形式来为自己牟利的丰富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3.
卸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孙中山对中国近代铁路建设进行认真思考,提出了较完整的铁路建设的构想。他认为:铁路建设是二十世纪初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借外债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必由之路;铁路建设应以干线为主、以中心城市为主、兼顾全国;铁路的管理以“国家社会主义”为归宿。孙中山铁路建设的构想充分反映孙中山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务实、开放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地方主义·军事主义———近代中国军阀政治探源高海燕对于中国近代军阀政治形成的原因,至今仍有两个问题存在争议。其一,为什么民国初年会建立军人政权;其二,为什么中国的军人政权是由许多军阀分别控制的,而不是像亚洲、非洲、南美等一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鸦片贸易,祸国秧民,流毒深远。本文着重揭露西南军阀与鸦片贸易的依存关系,论述鸦片贸易对我国近代经济正常发展所起的破坏作用。一、西南军阀的“禁烟”内幕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一方,对鸦片烟税收,垂涎三尺,但又不便公开扶植种烟,于是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前关于外债问题的讨论 ,在近代中国关于外债的认识和外债政策的变迁历程中具有导向性的影响。在军政外债与实业外债两个不同的领域 ,虽存在着不同的争论内容 ,但总体而言 ,此时关于外债的讨论除了体现了一种开放的意识外 ,主要是源于一种应急性的需要 ,并开始显现出对外债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阎锡山与传统儒学郭学旺阎锡山是中国近代军阀中的不倒翁。他在统治山西的38年中有独特的“权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与阎锡山的“统治术”,究竟有何思想渊源?对阎锡山的军阀生涯产生过怎样的影响?本文试作初步论述。一、“公道主义”与“人治”思想中国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军阀幕府作一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 ,分析近代军阀幕府产生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 ,分析近代军阀幕府的成员结构及特点 ,指出它们基本上是由血缘、地缘、业缘构成的 ;第三部分 ,对近代军阀驾驭庞大幕府及维持其运转的手段作了分析 ;第四部分 ,对近代军阀幕府中幕主与幕僚的关系作了探讨 ;第五部分 ,分析了近代军阀幕府的致命缺陷及无法克服的局限性。笔者认为 ,这正是近代中国社会政局四分五裂、动荡不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福州马尾,作为中国近代造船工业与近代海军的发源地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它是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摇篮,则鲜为人知。自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设计第一架小型飞机后,制造飞机创、建空军,发展航空事业为世所瞩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空军在战争中的作用,凌驾于陆、海军之上,各国皆以积极发展航空为国是。袁世凯统治时期,美国为在华攫取更多的权益,曾提出帮助中国培训飞潜  相似文献   

10.
把中国近代军阀放在中国近代化进程来考察,便会发现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还是起了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一、从君主专制政治向军事分权政治过渡中国的君主专制政治历时几千年,“皇帝”偶像对中国大臣将军和黎民百姓均具有强大维系人心的魅力,在政治权威上富有极大向心力。但自1840年以来,西方社会政治学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诗坛上,有一位横跨四朝的老诗人。当鸦片战争的炮火在虎门上空燃烧,而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暴行,他毅然走出“小隐聊自娱”的生活圈子,拿起诗笔,写出了著名的歌颂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精神的反帝爱国诗篇《三元里》,在鸦片战争文学中,这是一首“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这首英雄史诗的作者就是张维屏。  相似文献   

12.
武艳敏 《兰州学刊》2006,(7):50-51,58
在洋务运动以后的清末,盛宣怀作为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官僚实业家,力主采取借洋债的办法解决开办实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在“致富”、“抵洋”、“保权”的思想支配下,盛宣怀主持并参与了多次借债活动,创办并经营了多个近代企业,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因借外债而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穷愁无奈与狷介自守──湘乡人文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穷愁无奈与狷介自守──湘乡人文研究之一陆草湘军的兴起是晚清的一件大事,它导致了近代军事史的一次大变革,使军队的属性从“兵为国有”转变为“兵为将有”,出现了大批只听命于主帅的私人军队,为半个世纪后的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湘军的兴起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是一个起源于西方的概念。在西欧,民族、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兴起是紧密相关的。到了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入中国,经历了从“天下主义”到“民族主义”的转化过程,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境遇,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主要表现为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5.
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动与军阀政治的产生———兼向刘晓同志请教邓正兵军阀政治是近代中国一种特殊而重要的政治形态。刘晓同志的《近代军阀政治的起源》一文(载于《学术研究》1990年第6期)对军阀政治的起源及其最主要的特征,作了一个初步的探索。笔者同意刘晓同志...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军阀以反对军阀,这是孙中山在护法运动中形成的主要斗争策略。探讨这一策略的成因、特点、得失和消长,无疑很有意义。一、斗争觉悟的提高和策略思想的运用辛亥革命以后,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反对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对军阀本质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的深刻程度,指导和制约着孙中山等资产阶级民主派在这场斗争中的方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史学界将湖南“自治”首举往往归结为抵制中央军阀的“武力统一”和提防外省军阀争夺地盘,力图自保。实则不然,湖南“自治”首举原因在于:资产阶级改良思潮引起社会思想舆论误导;群众心态的普遍趋合性,形成一种错误“共振”;少数先进人物(如毛泽东等人),奔走倡导的真“自治救国”方案的推动。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近代产生的军阀政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经写有不少论著,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论著对什么是军阀尚是众说纷云.这就是说,对军阀这个概念尚没有较为科学的定义.于是,对中国近代军阀史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对军阀派系的代表人物的评价,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研究.本文拟就以上三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八九八年七月,四川大足余栋臣再次起义,首树“顺清灭洋”旗帜。同年十月,义和拳在山东高橥“助清灭洋”的旗帜而兴起。这些斗争都是以反对洋教为主要目标的起义,是近代教案的继续与发展。因此,探索“扶清灭洋”思想(或“顺清灭洋”、“助清灭洋”、“保清灭洋”、“辅清灭洋”等)与近代教案的关系,显然是很有意义的。一“扶清灭洋”,诚然是一八九八年余栋臣起义第一次提出来的,但事实上,它却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直至义和团运动的主题思想和政治纲领。“扶清”的“清”,是指朝廷、皇帝、国家。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传  相似文献   

20.
北洋时期军阀纷争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国家缺乏能够领导和控制全国的政治中心力量。由于缺乏国家强有力的政治中心力量的控制,国家的军事权力陷于局部化和地方化,军事力量陷于纷争和割据状态。这种纷争和割据是在认同一个国家的原则下进行的。认同国家的思想既有历史传统力量的引导,又有现代民族主义的激发。在这一原则下,军阀们进行着激烈的军事扩张和竞争,军阀间的内战严重削弱了军阀的整体力量,军阀们在竞相扩张的同时,也在消耗自己的力量,呈现出裂化和碎化的局面。结束军阀纷争的混乱之局,实现国家的统一,成为那个时代严重而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主题。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国家的政治中心力量的形成和团结、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团结,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多么的珍贵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