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贺 《劳动世界》2011,(4):24-2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在中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总人数的60%,因此,只有当社会保险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时,我们的社会保障计划才是有效的、成功的,而对于大量的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来说,养老基金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国家出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但也有很多不足与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讨,找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更好的发展,更好的造福我国广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改变目前城乡社会的两极分化局面,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权利和保障待遇的不平等状况,实现城乡居民人人都有社会保障,并逐步缩小差别,增进公平。近年来,我国相继建立了农村低保和新农合制度,农村养老保障成为农村社会保障的短板,同时,由于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统筹城乡养老保障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和探索的问题。目前,城镇已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的重点无疑要放在解决涉农群体养老保障的缺失上,即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解决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最终整合城乡养老保障,实现城乡一体化。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养老保障问题复杂,有必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鉴此,本期向读者推荐《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理论与政策分析》一文,这是一篇关于江苏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的实证研究,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耿一铭 《劳动世界》2009,(11):27-30
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只能通过能力越来越有限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来实现,往往一次风险就可以把农民一辈子的生产和生活积累全部赔进去。通过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就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缓解农村贫困,增加农民福利,缓和家庭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特别是随着老龄化、城镇化、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革,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受到严重威胁,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加强社会管理和控制,维护农民权益和相关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体现社会人文关怀,建立社会安全网。建立和推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势在必行,要让社会保障真正成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的"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在我国属于传统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全省的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但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却发展缓慢,甚至呈停滞状态。在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今天,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如不能很好的解决,势必要成为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当从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支持,推动农民法律意识以及建立老年人服务机构等途径入手,研究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5.
郭晨  安普雨 《劳动世界》2011,(10):31-34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和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也不断的暴露各式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风险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6.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和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也不断的暴露各式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风险的研究成果,从研究我国“空巢”家庭的成因、特征、面临的养老风险与解决对策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评析,以期利于更好的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乡建设和工业化的加快推进,浙江省农村特别是城郊农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自1999年新土地法实施以来到2003年底,非农建设征用耕地近160万亩,被征地农民达200多万人。近几年来,针对被征地后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我们省把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建立了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省有19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筹集养老保障资金近200亿元,其中60万名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已按月领取基本生…  相似文献   

8.
刘宗贵 《劳动世界》2017,(30):18-19
农村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土地流转的立法变迁及其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现状,结合调查研究,对基于人口流动、人口老龄化及养老观念变迁等现象从个人、社会、国家三方面对农村居民养老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起到提高农民参加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缓解农村养老压力,维护农民养老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6年,在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决定精神的指引下,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以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为突破口,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据初步统计,全省近300万被征地农民,已有130多万人被纳入农民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目前,全省正在以试点带动,全面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75%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险的农村人口还很多。就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养老保险模式而言,无论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商业养老还是政府养老,都不能单独、有效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建设,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希望在农村!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养老生活保障.主要依靠土地收成和子女赡养。今天.在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民迫切盼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  相似文献   

12.
蔡跃进 《中国劳动》2004,(11):68-69
近年我国对农民养老实行社会保障已进入试验和探索阶段。江苏省苏州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一个体系、两种办法”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将从事农业生产(包括种植、养殖业等)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对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农民,逐步建立社会养老补贴制度。一、苏州市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做法(一)实行农村劳动力分类参保,尽可能扩大覆盖面。苏州市根据本地城乡…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速。但是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主要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中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农民的权益不断受到侵犯,生存和发展权益也遭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笔者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希望能够对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化,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紧迫任务。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要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民的养老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应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化为重点,尽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年老后基本生活需要,通过“跳跃式”的方式加快政策制定步伐,应对…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是全世界社会保障制度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已经形成了一套多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使老有所养建立在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正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前进,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可以借鉴加拿大的成功经验,形成以缴费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和多元化的社保基金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国家城乡统筹农村老年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工业化国家,老年社会保障是作为社会运行的稳定机制而发生作用的,是为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动中一些具体、突出的社会问题,如家庭保障的弱化、收入的两极分化等而提出的对策性措施.虽然各工业化国家建立农村老年保障制度的时间、方式和内容等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大都坚持的是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的理念,并形成了趋同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结构.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之中,农村家庭的传统养老功能正在弱化,以土地为基础的生活保障制度也越来越不可靠,迫切需要建立社会化的农村老年经济安全体系.因此,研究工业化国家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结构及其经验教训,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发浪潮的来临使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问题日渐突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但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仍处于萌芽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进行理论研究,通过机制创新,完善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提高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以及晚年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8.
刘生 《劳动世界》2014,(1):30-30
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老年生活的有效举措,不仅事关被征地农民自身的利益,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被征地农民面临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章剑谷 《中国劳动》2004,(10):25-26
自1992年民政部在全国推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率先进行试点,开始形成了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轫和雏型.但是,在这一制度的施行过程中突显出法则无、参与少、持续难、组织弱等问题.行至今日,当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和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问题得以基本普及和关注之时,与城乡统筹、形成广覆盖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所缺失之处便是需要研究长期在一产中劳作的一般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河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现状,分析人口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转移趋势。目前,河北省农村常住人口中未成年人和老人较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在逐渐减少,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很多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但是,与城市人口比,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不具备城市就业的比较优势。这一现状导致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留下妇女、老人在耕田,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流入城市的农民在城市处于边缘化,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都得不到市民待遇,履步维艰。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为解决"两难"境地的对策有:各级政府应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设计农村人口转移政策;必须加强农村人口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引导农村劳动力分层流动,适合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就留在农村,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适合到城市务工的人员,对其进行文化、技能培训,增强在城市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