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只能更多的依靠省内政府问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本文以因素法建立了江苏各地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标准,以此标准的50%-66.7%定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利用2005年江苏省政府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数据和财政收入数据设计了江苏省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多个方案,并依据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选择了公共服务财政赤字和盈余的40%-60%为补助额度和上交额度的财政转移支付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地区净财政收益、转移支付内部结构、省及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法律保障与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难以真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与包容性增长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必须明确定位转移支付政策的目标与原则,建立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大力优化转移支付的内部结构,完善转移支付相关的指标体系与法律法规,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基础上使社会福利最大限度惠及广大百姓。  相似文献   

3.
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构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利用200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我国东部和西部省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省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不同省份各项转移支付政策的促进效应也存在异质性.为此,我国还要持续完善央地财政分配体系,改善中央和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体系,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法律法规建设,以促进我国各地区财力均等化,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亟待构造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则是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的重要基础.在财政分权的制度框架下,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鉴于欠发达地区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财力,保证其提供足够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权义结构及计算标准、专项转移支付的权义结构及程序规则以及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一般规定.  相似文献   

5.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公共财政体制领域的改革成效不大,仍然存在着政府间财政的严重失衡问题,致使整个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因此,这就客观要求我们摆脱现有的认识误区,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继续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6.
黄文正 《学术论坛》2012,35(7):146-150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影响劳动力转移显著。文章构建了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阻碍劳动力转移,结合现实剖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最后得出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阻碍劳动力转移的结论。因此,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应地减少不同身份居民间的社会冲突,促进城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从而吸纳更多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基本公共服务横向供给平等和纵向供求均衡的统一,其理想条件与现实条件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由现实条件向理想条件转化,首先要破除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的错误观念和做法,防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误入迷途;其次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动力、主体、标准、优先序、目的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晓宏 《东岳论丛》2008,29(3):62-66
通过均等化转移支付解决纵向与横向的财务不平衡,逐步缩小地区的财力差异,使全国不同地区公民享受到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标准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实现我国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发挥了积极作业,制度本身也经过了多次调整,以求逐步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转移支付制度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等,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和实践部门的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平台,并尝试归纳总结这些研究成果,找出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在实施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自己对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应"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根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定位及目标,以及市场失灵与外部性理论,转移支付制度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中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根据主体功能区发展的要求,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应力求在合理界定两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通过两类转移支付加大重点区域保障力度、优化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制度与考核以及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及生态补偿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央转移支付总额的逐年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中央转移支付尤其对新疆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的贡献明显。但是,受我国转移支付类型结构不合理、相关法律监督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中央转移支付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诸多的不足,这将直接影响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合理划分政府间的事权与财力;促进转移支付结构的优化;改进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加强法制化建设,设立转移支付工作的权威机构;建立和完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发挥地域优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履行社会职能的经济基础,公共财政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现行财政体制的内在缺陷直接导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地区不均、城乡失衡。因此,必须通过扩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等措施,对现行财政体制进行系统改革,建立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2.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是我国资源富集地区"富饶而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资源税制是我国"资源诅咒"传导机制中的关键节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背景下的2016年资源税改革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重要契机。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新一轮资源税改革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作用,需要在资源税地方化和资源税功能定位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疏通资源利益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资源税管道,逐步将包括信息资源在内的新的资源形式纳入征税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本轮行政审批改革在实践中存在两种模式——集中审批模式与精益治理模式,二者的区别显见表现为是否设置权责集中的行政审批局.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实际调查研究与实证比较,得出两种模式在改革逻辑、历程、工具、成本、效果以及问题难点方面的具体异同,从初始条件、两种发展取向团队的定义、激励机制、谈判能力分析两种模式路径选择的内在机制,指出制度路径和技术路径“殊途同归”的改革未来.进而,通过认识本轮行政审批改革在各地试错推进的现象和本质,讨论了不同路径选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在地域差异巨大的中国实现地方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同质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后危机时代和我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的特定背景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因素.逐步缓解和缩小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刺激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这一目标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实现广大农民的自身发展和公平发展,其实质在于承认和保障农民的自身发展权益,集中体现在广大农民的发展能力与发展机会上,这与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直接相关;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处于不断强化的趋势,成为制约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到位的情况下,农地大规模流转的社会风险很大,为农民提供长期而有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新阶段农地流转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底线生存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和基本安全服务四项内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遵循受益均等原则、主体广泛原则和优惠合理原则。应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个方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解决好现阶段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社会公共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我国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的一个重要课题。重庆市作为全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的实践者与领跑者,已经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初步成果。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无限大的情势正悄然改变之际,利用好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对于重庆市长期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亚林  朱春 《学术界》2012,(5):24-39,254,255,265,266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面向文化民生的责任担当,其内容包括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公民文化权利的道德属性要求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权并平等地享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因而,作为公民文化权利实践平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不偏不倚地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均等化的服务和产品。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路是在面临各种非均等化现状基础上推进的,其发展逻辑具有中国特色。本文依此逻辑,对当今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吴昌稳 《学术研究》2013,(1):113-121,160
军需供应制度事关一个国家军队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维系与保障,对统治秩序产生直接影响。清代借鉴了前朝军需协拨的经验,依赖起运存留制度,将富裕省份的财用转输不足省份,建立了一套平衡行省收支、保障军队给养的协饷制度。该制度的出现是军制变化的结果,也是我国传统社会制度建设走向成熟的标志。探究清代协饷制度的创建过程,有助于廓清学界对该项制度的误读错解,将其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发展普惠金融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课题。依托普惠金融发展指标,构建综合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指数(IFI),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十分迅速,但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呈东、中、西部梯度递减的格局;普惠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但作用效果存在地区差异;此外,普惠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于金融深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