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整个文学批评凸显边缘和失语的情况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更是处于弱势状态。在各种话语争鸣之中,无论是本民族自身的文学批评还是汉族学者对民族文学的批评,都因没有真正把握民族文学的书写特征、价值取向、审美规范和历史定位而存在批评的软弱无力状况,既不能科学剖析问题也无法给予文学创作以有益指导。调整批评姿态、转换批评方法、更新理论资源,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对思考者的思考范式与思考工具进行争鸣和反思,发现文学人类学批评作为一门破学科的学科,其具有多元视角与整体思辨及实践性、"间性研究"特点,不失为一条纠偏与查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有效路径。该文主要以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为样本作参照阐释说明,力求能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开辟新的研究空间、注入新的生长活力,从而展现出文学发展的和谐化并绽放出自身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生产与建构方式,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全球化多元文化时期引起极大关注,特别是随着民族问题的日益彰显,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亟待向纵深处推进。诸多的病象及其症结制约着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各种不满或指责之声日盛,"反思"、"突围"、"重构"等呼声不绝于屡,但对于"怎样反思"、"如何重构"等问题尚缺乏必要审视。以"现象研究"为基础,创新批评方法,对外凸显批评的"中华性",对内彰显批评的"民族性",创新本土化批评理论,应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无疑是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收获。这既表现在作者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提出,而最终又超越现代性理论自身的局囿所获得的新知识视野;也表现在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学无论是创作、研究还是学科发展,包括其中存在的问题的把握和洞察,更表现在作者从思想史和学术史交叉点上对少数民族文学历史、现状和未来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反思和建构。将"少数民族文学"与"现代中国"相关联,不仅仅表现了一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的职业意识,而且体现了一个当代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国家使命。  相似文献   

5.
详细论证了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基本特点和实践意义,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批评所具备的跨界性、多元视角性、对话性、整体辩证性和弱化少数民族性等特点会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研究空间,它所具备的反思性也能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传统观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通过穷尽性梳理、统计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的各种数据,比较分析了自2004年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来,对外译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深入分析了对外译介的系统性、执行计划的制度安排、资助经费的分配、输出渠道、路径规划、输出语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当前形势下,应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对待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对外译介。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方面,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承担着特殊使命。应大力推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译介到周边国家,促进民心相通、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7.
刘大先的《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以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为历史经线,以少数民族文学为核心焦点,以"历史与书写"、"少数民族文学的身份与变异"、"差异与表述"、"地理与想象"、"迷狂与信仰"五大主题为坐标点,全方位地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纳入到了中国现代转型的框架中加以思考,实现了较为全面地呈现中国少数族裔文学"完整的图景"的目的,显示了学术视野的丰富性和体系的宏大完整性及学术前沿性。但此宏大的研究构架,又可能在无意识间放逐了研究的焦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其视野宏大繁复、学科交叉多样的论述中,少数民族文学"本身"发展的轨迹却可能被材料化、肢解化。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是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评奖活动。此次获奖成果表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人才辈出 ,特别是少数民族评论家和学者开始走向成熟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迭现 ,表现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特点、新发展。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已经从较封闭的单一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对各民族文学之间、民族文学与汉族、世界文学之间关系的比较影响的开放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过程中,面对更多的是族性文化概念内部层次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在这些细微的区别中,批评者采用什么样的批评角度,运用哪种值得利用的差异性概念来完成自己的批评目的,其观念和意图十分明显。对族性文化如果不进行认真的甄别,就有可能对其文学中的民族主义倾向误读,会使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由于依附、沉溺于民族主义的偏见和迷信,而始终在一个混杂、错位的境地徘徊。  相似文献   

10.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叙事主题往往是与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分不开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要探究和发掘的是: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叙事中,市场条件下和消费社会中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性”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有关经济、生存、日常生活的表达,更多的是通过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想象来完成对自己本民族发展的自身体验,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共同体发展想象实际上是国家想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整体的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度变迁与全面转型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新时期中国文学批评新思潮的深刻影响下 ,不论是文学审美旨趣、文化价值观、艺术精神境界 ,还是文艺批评观念、批评方法、批评话语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和转向。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理论确立及其重要的思想内涵、精神指向、时代文化特性等层面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批评产生的外部诱因在于复数文化观的吁请、理论范式革新的要求,民族意识的反思和合法趣味归属的追求,都是与他者打交道的学问、都是一种观念的集合、都乐于追溯民间传统等则是其产生的六个内在基础。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产生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内在要求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间的冲撞、竞争与融合,使各少数民族文化面临严重的消解风险。出于一种文化自救和族群身份认同的需要,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以重述历史方式确证自我民族文化特质。由于对抗性书写立场和二元式思维,历史叙事陷入"怀旧"性身份政治之中。考察这一现象的知识谱系及其意识形态,是阐释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多重价值空间的必要视角,也是观察这种书写现象基本走向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在研究现状述评、创作态势综述、理论批评研究、多民族文学史观以及少数民族文学本质属性诸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进展。英雄史诗和地域文学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族别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主体,32个民族的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均得到不同视角和层面的考察和研究,展现出年度进展和收获。作家作品、三大史诗、民间文学总体探索和多民族文学理论审视等领域将会得到新的深入和推进。  相似文献   

15.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经历了依附于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武启蒙和新时期现代性意义上的批判性启蒙以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速,强烈的身份书写使民族文学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视野日益后撤.民族文学走向了一条反启蒙或者说启蒙的悖反之路.考察民族文学书写症侯并分析其根源,正确处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学"等的关系,建构多元化的普遍主义价值观已成为民族文学书写取得突破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特性,不仅须在全球化和中国情境的双重互动范畴中觅取,更应当首先承认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内在的"普遍性"。对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特质的讨论,必须将其置于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中。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自身特质的持续凸显,亦需依凭其在能够超越自身主观性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他者"对"自我"的意义。对具有"特殊性"的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进行"普遍性"的预设,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框架下重新阐释"他者"对"自我"的意义,以此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主体性的进一步张扬,从而展现真正具有"个体性"意义的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界定的标准有题材论 ,作家论 ,作家、作品民族特点统一论 ,作家、民族文字统一论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大多涉及作者的民族出身问题。而由于现当代少数民族作者民族出身的复杂性 ,造成了对少数民族文学范畴和界定的混乱及不确定性。少数民族文学应是少数民族作者创作的 ,体现本民族独特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中少数民族文学内容不足的原因进行探讨,重点讨论当下文学史思维的方法误区,分析制约少数民族文学史写作中的两种心态,强调将"比较文学"方法引入文学史写作的意义,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母题、类型、故事形态的演变和传播路径,主张文学史写作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少数民族文学存在逐渐弱化的现象.从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内部原因来说,少数民族文学的内涵没有确定,划分少数民族文学的标准没有统一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入史逐渐弱化的最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者,尤其是少数民族身份的研究者,为了撰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将具有少数民族族属身份的作家的所有文学作品都算作少数民族文学,从而导致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泛化.概念的泛化会导致编写文学史的学者难以遴选真正的少数民族作品,因此常常就采用弱化或者不入史的办法对待少数民族文学.要想扭转少数民族文学入史逐渐弱化的现状,我们应取的策略首先是明确少数民族文学的内涵.少数民族文学内涵应界定为:作家的族属身份、作家的民族意识、作品的民族特质.在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史时,按照这三点去划分少数民族文学,就能将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学写入文学史,从而可以避免将没有民族意识的作品以及汉族作家写作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等不是少数民族文学的作品写入文学史,造成混乱.坚持经典标准,遴选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入史,遴选优秀的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作品入史,这也是扭转少数民族文学入史逐渐弱化现状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探讨何谓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应先辨析民族、少数民族,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等概念。从语言文字论、生活题材论、作家出身论三方面探讨此问题都有道理,但难免有片面之嫌。本文把问题大体确定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少数民族族属的作者创作的文学,特别是这类作者或者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以少数民族生活内容为题材创作的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