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宗教新右派运动是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危机、社会结构和社会群体解体的产物,对于美国选举的政治联盟重新组合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其性质的认识不能简单化。它既是保守的,属于右翼运动的大范畴,但又是激进的右派运动,有别于一般的保守运动。其激进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中产阶级下层,就其本质而言,则主要是中产阶级下层群众披上“宗教复兴”外衣的激进主义的表现。把宗教信仰复兴与平民的激进政治联系起来,并左右美国的政治格局,这是美国政治史上周期性地出现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中产阶级理论认为中产阶级在政治上是保守的,他们是"稳定器"和政治后卫,而韩国的政治实践表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中产阶级由于政治文化的转型,导致其政治态度经历保守--激进--保守的路径,不同的政治态度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3.
作为美国宗教的主要传统之一,福音派主要形成于19世纪。在20世纪初,随着基要派与现代派之间的斗争,基要派作为激进的一支逐渐与福音派分离开来。与此同时,新福音派作为新的传统,开启了当代福音派发展的新阶段。1970年代以来的新基督教右派是福音派传统在当代的主要体现。"道德大多数"和基督教联盟是其中两个最突出的组织。福音派广泛地介入美国政治,包括同性恋、堕胎、学校祈祷等问题,甚至直接干预美国的总统选举和外交政策。尤其是福音派与共和党之间的联盟,更是呈现出一种神权政治的特征。然而,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相比,福音派却体现出从极端的基要派向更宽泛的宗教保守派的转变,其政治行为也主要是参与性而非暴力性的。究其原因,一方面缘于美国宗教的个人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在于美国和伊斯兰世界在政治结构和性质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4.
俄国民粹派和美国人民党运动是同时发生于19世纪末的民粹主义运动.文章通过对比两者发生的社会制度背景和运动过程的侧重点这两个维度,来探讨更为深层的第三个维度,即激进和保守的政治态度.通过对不同层次的三个维度的比较,来更为深入地认识19世纪末俄美民粹主义运动的异质性与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文官群体的社会阶级属性与文化特征入手,探讨和研究美国中产阶级的"政治异化"现象与文官"政治中立"原则之间的关系,实为一深入探赜索隐。作为19世纪末诞生的美国中产阶级的一个特殊的白领职业集团,文官坚守"政治中立"原则,与美国中产阶级在政治上"冷漠"与"保守"的"政治异化"现象密不可分。文官之所以能够坚守"政治中立"原则,一方面是政府层面上法律强制约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层面上中产阶级阶级属性和自然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政治策略或政治运动,其兴起为近年来美国政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重要影响.从政治策略和政治运动相结合的视角可以深入剖析当代美国社会民粹主义运动的表象和成因,无论是右翼保守民粹主义的兴起还是左翼激进民粹主义运动,都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等、代议制民主制度缺陷凸显和种族、移民问题激化的必然结果.当代民粹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方面可以揭露美国现行代议制民主体制的不足,促进美国民主体制和政党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由于民粹主义否认精英在现行民主体制下的作用,并拒绝政治协商与妥协,长此以往,其势必会影响到美国国内的政治制度化水平进而引发社会分化、民众生活失序等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雷蒙·阿隆一向被人们称为“自由主义者”和“右派”。但通过他与马利坦的对话,以及对国际政治的现实意义的思考,可以发现,如果说右派是相对于萨特激进的左派主张而言的话,那么,他所倡导的自由就更是理性方面的。虽然他始终坚持并维护着“自由”的旗帜,但与激进的个人自由主义者不同,他更像一位保守的自由主义者:为政府所应当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理性的辩护。并且,理性之自由,无时无刻不建立在对现实政治的判断之上。  相似文献   

8.
北美的大觉醒运动是美国殖民时代的一桩重大历史事件。从表面上看,大觉醒运动发生在理性主义盛行的18世纪,其主要口号又是要复兴人们对宗教的热情,似乎真象有人说的那样“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倒退的宗教运动”。但是,如果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剥去其宗教外衣,剖析其本质,就不难发现:尽管它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消极甚至反动的因素,尽管其教义和纲领存有不少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0年代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在西亚北非呈持续迅猛发展之势,对许多国家的政局造成很大冲击。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近代以来穆斯林世界面临的深刻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伊斯兰教在穆斯林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形态各异的政治力量都强调恢复伊斯兰传统,力图借助宗教旗帜来解决社会问题,振兴伊斯兰世界。  相似文献   

10.
美国黑人艺术运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参与”作为其美学基本要旨的文学运动,它以激进理想和政治热情狂飙般地冲破了美国民权运动时期黑人“抗议和请援文学”的传统,成为“黑人权力”运动的美学之翼。索妮亚·桑切斯正是在这一时期崛起于文坛,成为黑人艺术运动的中坚人物之一。这篇访谈探讨了对索妮亚的思想艺术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揭示了她在这场运动的不同阶段对宗教、人性、艺术等的思考,展现了她对黑人艺术运动独特的理解、贡献以及她对后来的黑人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米尔斯的中产阶级“政治后卫”说是指中产阶级具有机会主义的投机倾向,不可能是政治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能是参与者和追随者.一些学者误读该学说,认为“政治后卫”的重要表征是“政治冷漠”和政治“平衡轮”.实际上,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米尔斯用“政治冷漠”一词来描述二战后美国民众的普遍社会心理,而非单指中产阶级,而政治“平衡轮”亦系转引其他学者的话,并非他本人的观点.今天,正确解读米尔斯的中产阶级“政治后卫”说,对于廓清认识、引导中产阶级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基督教右翼运动是指美国宗教特别是基督教新教中一些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宗教保守派及其活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新基督教右翼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三次大觉醒运动为新基督教右翼运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基要主义运动是新基督教右翼运动产生的肥沃土壤;二战后美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如科学的发展、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受主流文化排斥的群体反应和传统宗教地位的丧失与危机是新基督教右翼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美国社会结构无论是横向上的阶级构成还是纵向上的等级地位都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的特征。二战后 ,其社会结构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变成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菱形结构。美国社会阶级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 ,对美国工人阶级具有极大影响 ,使其成为阶级意识淡漠、政治上保守右倾的一个群体 ,并影响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  相似文献   

14.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当今世界宗教在其发展中呈现的新特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一宗教在当代正出现某种复兴迹象。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发生了一系列表明宗教复苏和宗教对社会的重大冲击事件或者运动,如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巴基斯坦、苏丹等国宣布实施伊斯兰法;受罗马天主教会重大影响的波兰工会运动;美国的“新教运动”;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运动等等。同时,各方面的调查研究报告表明,各地宗教组织与信徒人数在增  相似文献   

15.
论美国进步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剖析了20世纪初美国进步运动的背景、起因和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表面上看,这场进步运动的政治目的是反对腐败的政治机器,更新管理机构使其充满活力,经济目标是使大企业置于公众控制之下以保护中产阶级、小商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其实质却是少数人利用进步力量维护自己的利益。其最大问题是对黑人处境的漠视。  相似文献   

16.
旧中产阶级是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垄断资本的兴起和福利国家体制的确立,使美国旧中产阶级处于长期衰落的状态。旧中产阶级强烈的生产主义取向符合资本扩张的本性,其持续衰落意味着资本主义精神动力的衰竭。为了摆脱滞胀危机、回应全球竞争的要求,“里根革命”恢复了自由竞争体制,促进了旧中产阶级的复兴,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黑人艺术运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参与”作为其美学基本要旨的文学运动,它以激进理想和政治热情狂飙般地冲破了美国民权运动时期黑人“抗议和请援文学”的传统,成为“黑人权力”运动的美学之翼。索妮亚.桑切斯正是在这一时期崛起于文坛,成为黑人艺术运动的中坚人物之一。这篇访谈探讨了对索妮亚的思想艺术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揭示了她在这场运动的不同阶段对宗教、人性、艺术等的思考,展现了她对黑人艺术运动独特的理解、贡献以及她对后来的黑人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在认识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性质方面迄今尚有分歧,存在着“旧中产阶级争夺权势说”、“企业主利益冲突说”、“城市新中产阶级价值观改造说”和“中产阶级文化重建说”等多种观点。然而对这一运动的中坚力量与领导成分的考察则表明,知识分子在运动的领导主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并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可以被界定为是一次由知识分子倡导的社会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19.
保守与激进──柏克的法国革命观(下)彭刚四、对自然权利论的反驳启蒙运动政治理论的主要形式是契约论,其主旨是自然权利(又译“天赋人权”)的学说。洛克在为光荣革命辩护时强调,人的自然权利先于一切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而存在,因此国家真正的功能和目的在于把这些...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在拒斥霸权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西方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宗教诉求与世俗主义之间的对抗。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特征伴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始末。通过对历史、理论、实践的分析得知,伊斯兰教与世俗主义二者之间并非像人们通常理解的"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宗教化与世俗化相伴而行。因此,"复兴"是超越意义上的"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