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92-98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突发公共事件及其网络舆情频发,微博意见领袖地位与作用日隆。毋庸讳言,微博意见领袖群体崛起与政府治理失灵不无关系,与其说是网络技术进步造就了微博意见领袖,彰显了其作用,不如说是政府失灵成就的结果。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微博意见领袖的崛起给予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带来的不仅是挑战,而且更多的是机遇。众多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演进过程表明,微博意见领袖与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交互作用,是制约政府能否妥善处置事件的关键。微博意见领袖正逐渐成长为治理政府失灵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当前,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的新现象不断出现,人们发现,市场失灵背后都有政府失败的因素,政府的相关管制政策和价值也存在偏颇.理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和维度,实行政府、市场、社会的立体互动,从多维度治理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是政府制度创新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3.
评析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灵”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众多研究"政府失灵"的学者不同,公共选择学派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和经济学视角出发,提出了自己对"政府失灵"的理解,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灵"论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公共选择理论有更清晰的认识,而且还会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提供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4.
5.
张劲松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71-7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进入了一个时间、空间和社会的三维转型期。在城市转型期,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威胁着城市可持续发展,并挑战政治治理理念、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城市政府应对转型中的突发公共事件,应该采取如下三个方面的策略:以合作治理策略提升治理理念,以包容他者策略增强治理能力,以有利有节策略改进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0-83
通过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社会多元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揭示了公共危机事件与社会治理模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其一,公共危机事件是推动多元协同社会治理的合理肇端;其二,公共危机事件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潜在动力;其三,公共危机事件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全面平台。 相似文献
7.
网络公共事件有潜在-萌芽、发生-蔓延、深入-变化和消退-终结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中的目标、主题、舆论以及主体行为皆不同。以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应对网络公共事件,首先,确立社会协同治理是一自组织的过程理念;其次,从协同意识、协同目标、组织机构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创造社会协同治理条件;最后,构建利益协调、信息协同、舆情预警、协同机会识别和联动处理等机制,实现对网络公共事件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8.
9.
10.
“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与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百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
"治理"模式存在多元治理目标差异和权责边界模糊性等内在缺陷.由于权利的交叠性和扩张性,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和法治的滞后性以及治理主体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治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权利冲突;主体的多元和边界的模糊又使治理过程中主体责任难以明确,结果导致"治理失灵".政府拥有比其它治理主体更大的公共性和能力,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模式是走出"治理失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包心鉴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2):5-18
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内在的逻辑。从治理类型来说,包括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从治理内容来说,包括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从治理关键来说,则更加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治理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制度执行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中的制度之"治",突出体现在三大总体任务上:一是坚持以人民为基础巩固和完善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巩固和完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治理制度体系;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依托巩固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与社会的结构直接决定着公共治理的模式.我国现正处于国家与社会结构从一种"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的结构模式转变.相应地,我国的公共治理模式也在逐渐地变化,即逐步朝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治理过程高效化、治理目标科学化的方向转变,而在公共治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少问题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相互协作的治理模式,对于我国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出现的行政机构膨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探讨了在治理模式下社会公共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并从法理和行政法功能两个角度论证了将其纳入行政法规范范围的依据,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邓剑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0-64
建立于回归之前的港澳政府咨询委员会制度被明定于《基本法》之中,现今已是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一项法定制度,亦是良善公共治理的重要部分。港澳政府咨询委员会对于在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中协调各界利益和观念冲突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社会整合机制。当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亦存在着多元利益的冲突,港澳政府咨询委员会制度可以成为重要借鉴。建立内地政府咨询委员会制度,使之成为一种大国治理的民主机制,可以促进良善的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15.
毋庸讳言,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综观当前学界对于收入分配思路的讨论,主要局限于市场逻辑、政府逻辑和市场与政府结合逻辑的研究范畴中,而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收入分配改革作为整体性社会改革系统层面组成部分的重要属性。在市场和政府调节可能呈现同时失灵的局面下,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视角移位于社会,借助"第三种力量"的催化效应,使社会各方都有机会分享发展成果,则可能实现收入的优化分配。 相似文献
16.
陈先兵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44-47
最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大量原本应该被纳入政府管理过程的社会事件转型升级为公共事件的现象,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李刚门事件”、“王鹏事件”和“钱云会事件”三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了社会事件公共转型的原因和社会事件公共转型产生的政治社会影响,并提出了化解此类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第三社会部门在神州大地上的蓬勃兴起,使政府、市场、社会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执政环境的变化使得以有限理性为逻辑前提的参与回应型政府已显露雏形。为推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成熟与完善,在社会治理中,政府应高度重视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做到信息公开、自身职权界限明晰,以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社会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从社区治理的角度来看,精细化社会治理的改革意在重构社区治理架构,强化社区参与,以完善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和利益保护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对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三社联动”的个案研究不难发现,通过下沉基层社区治理平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联动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与决策领域中广泛存在且影响不断增强的公民决策参与现象,形成了媒体社会化时代我国的新公民参与运动。城市政府公共管理中邻避情绪的显性化则是我国新公民参与运动的集中体现,它既深刻反映出公民参与的不完善性,也凸显优化地方政府公共决策机制和程序的必要性。当前,各级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树立与公民分享决策权力的理念并合理把握公民参与的限度,将有效的公民参与融入到公共决策过程中;同时,要围绕发展有效公民参与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公共决策机制和程序。 相似文献
20.
靳永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182-190
"四民原则"就是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应坚持"民本、民权、民生、民享"。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还存在诸如行政观念转变不足、治理目标偏差、公民参与不足和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以民为本、民生为重、赋权于民与民有所享是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价值导航,也是摆脱与改善我国地方政府现存治理困境所应秉承的理论原则。基于此原则,政府行为价值及结果应最大限度反映民众利益诉求、赋权于民,并最终实现民有所享的多元治理格局。而地方政府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也证明我国社会管理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