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等学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要全面认识"创新",了解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提出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美育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主导素质 ,美育对新时代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应把美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贯穿于人生的始终 ,从多途径入手予以加强。家庭美育中要提倡亲职教育 ,注重亲情的交融与内心的感动 ;学校美育中要充分利用学科教学并重视艺术类课程 ;社会美育要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切时空之中 ,并特别注意利用文化艺术进行美育。文艺工作者要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为人民群众创造出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球学术界的新聚焦热点,为传统科研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新时代和新技术背景下,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更有赖于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中研究生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数据素养又是创新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然而,当前部分研究生存在着创新思维缺乏,科研实践能力、数据素养不足等问题,为此,结合大数据特点并针对中西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学生强化宣传和引导,培养其数据素养能力,加强学术知识的交流和积累,优化课程设置并加强对导师的培养等举措,以期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人才。科学家是推动美国经济崛起的关键力量,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与经济发展黄金期,科学家成为电力、化学、电子和航天航空等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浪潮的智力动力源,使美国抓住创新发展机遇窗口,跃升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并走向霸权之路。通用电气是美国国民经济崛起时期的代表性高技术创新型企业,更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典范,通过历史纵向的研究方法,分析其发展历程,选用科学家创新创业案例,考察科学家在美国高技术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可以为中国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阐明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指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并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和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贯中西、综合创新是造就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必由之路.学贯中西、综合创新既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化竞争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人物背景:黄伯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美国读完硕士、博士后归国的留学生。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10多年来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由他领衔研制发明的飞机刹车片领先世界水平,摘取了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近六年,入世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社会环境决定会计规范,我国会计规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如何应对会计国际化潮流,是我国会计界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战略高度思考我国会计规范制定发现:会计规范的制定内涵面临重新界定、会计规范的制定模式面临战略选择、会计规范的制定重点面临战略调整、会计规范的制定基础面临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深化合作不断加强。因此,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英美两国国际教育中的区域国别研究至20世纪开始成体系化、正规化和集聚化发展,各有特色,其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培养也在半个多世纪里累积了大量实践经验,机构组建、课程建设和研究发展等方面可以作为他山之石,来反观我国区域国别研究型人才机制的发展和创新。本文对当代英美区域国别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并提炼其人才培养机制的特点和不足,通过结合我国现阶段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现状和实践,提出3“跨”课程体系创新和“2+2+2”核心竞争力构建,意在为我国区域国别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提出创新性观点和建议,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供更多视角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国沪深A股2008—2019年面板数据,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创新人才路径下,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自主研发投入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人才优势具有影响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自主研发投入相关关系的中介效应,创新人才优势有助于缓解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当期自主研发投入产生的挤出效应;政府研发补助在创新人才优势与企业自主研发投入两者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政府研发补助有助于增强创新人才优势对企业自主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助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创新人才优势不明显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政府研发补助和创新人才优势对高研发强度行业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具有更明显的促进效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加强人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成为当务之急。从微观人才教育的目标转型、体系创新、基本原则、分类实施4个方面论及施教理念的重树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产业转型和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本文从实践知识的视角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发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无法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教学内容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实践知识的习得;教学方式僵化,很少采用实践知识的获取途径,这些都制约着创新人才的成长发展。分析认为,实践取向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以实践知识为主的知识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实践知识支配着创新人才的认识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厘清人才教育的内涵、特征及人才教育在人才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微观人才教育置于国际背景、国内背景、未来趋势3个维度的时代坐标中予以审视和定位,从而把握我国微观人才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John Bardeen简介 今年是John Bardeen诞生100周年,而去年是他发现晶体管的60周年,也是建立低温超导理论的50周年。他参加了这两项伟大发现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他也成为唯一在同一个领域里获得两次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大家知道,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当然是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也只获得过一次诺贝尔奖。John Bardeen,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学知道,大家对他的了解恐怕不及对爱因斯坦的了解。正是因为他跟爱因斯坦的不同,他很值得我们大家向他学习。我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为了探讨如何在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坚持科研的育人性与教学的学术性有机统一,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阐述了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剖析了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教中有研、研中有教、协同育人;探讨了搭建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实践;提出了完善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3个方面:建立寓教于研的管理体制、完善寓教于研的激励机制、构建寓教于研的监督机制;总结了寓教于研培养创新人才实践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情歌,它仅仅是主人公普鲁弗洛克的戏剧性的独白,是一些意象、典故、引语和梦幻般想象的随意罗列。本文着重讨论诗人在该诗中所采用的一些创新手法,如“客观对应物”理论的演练,意象和反讽的独创运用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研找出社会对电气工程领域大学生创新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创新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定位和具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案,并论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从而为电气工程类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框架性文件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典型的系统性工程。在整体性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以承担民族复兴大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价值导向,在政府主导下构建纵横交错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基于制度性安排进行政策协同整合,以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平台为服务支撑载体。目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培养理念“育”“用”分离、多元主体合作受限、培养阶段衔接不畅、相关政策整合性不足、信息技术服务支撑机制不健全等困境。为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性建设与治理,未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坚持为国育才的价值导向,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成效;构建“科层制与项目制双轨互动+第三方部门”的协同育人体系并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阶段连贯性;推进培养政策的协同度;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平台。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与教育质量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从高校的外显、高校的内涵、高校的俗解3个方面阐释了对高等学校的认识;认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应包含培养学生和培养师资的二维目标,而一个好的人才,首先要有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要有信仰和道德底线,第二要有智慧;高校通过把好招聘人才的门槛、注重培养过程、注重学习、注重文化氛围建设等措施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最后通过球体上下坡的比喻解读教学、科研工作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20.
英国教育家伊恩.吉尔伯特的新作《既然有Google我为什么还需要老师?》一书,从全球化、跨学科的多维立体视阈,以创造性的问题、多元化的例证、易操作的教学实例、诙谐幽默的笔调,质疑学校体制、考试制度、教师观念、教学行为。该书解析了Google与教师的区别与数字化时代少教多学的教师角色,该书给每一位教师洗脑,为教师从容应对21世纪新的挑战和教师角色转换提供了新的视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