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邱本 《东方论坛》2015,(2):1-6,12
法学方法除了已有的价值评判、实证分析和社会实践以及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法学方法,如从"事"(事物、事情)到"理"(道理),再从"理"到"法"(法律、法学),最后又从"法"到"事"。较之已有的法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是创新和发展,而且更为基础和根本。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对于共有物分割诉讼性质的诸多争议造成实务审理极大的分歧与误区,实践中即频频产生将分割诉讼定性为不当得利返还诉讼或共有物确权诉讼的认知偏差,进而造成法院突袭裁判、审理不尽、执行依据不明确等问题。分割诉讼系委诸于法院的裁量权,依个案酌定适当的分割方法,具有非讼事件本质;而分割事件诉讼化审理可赋予共有人更充分的程序保障,并能合理化解分割事件上诉程序存在的逻辑难题,此为分割诉讼性质的二元化属性。分割诉讼中,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适用的切入点应为分割方法之确定,交错适用的结合点应为形式上形成之诉的定性。中国物权法未规定裁判分割方法的形成要件,法官审判的作业程序不重在认定形成权的要件事实,而重在直接实现其合目的性的“行政行为”,故将法规适用于事实的司法性格在分割诉讼中被淡化,共有物分割诉讼是形式上的形成诉讼。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环保压力,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国也不例外,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好其与法律的关系。首先初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法理基础,然后从公平价值、秩序价值、自由价值、和谐性价值、可持续价值、为法治奠定新的物质与道德基础几个方面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5.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作为现代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之后在全球得以迅速发展。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对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促进银行业的公平竞争,具有重大的价值。中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银行业结构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加之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稳定机制就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法律推理作为一种规范法律人思维的的技术性工具,其客观性是法治理念在司法操作层面的具体体现。科学地阐释法律推理的客观性内涵,对于完善法律推理理论研究,规范法官的职业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司法实践中,法律推理客观性的研究应当从纯粹的逻辑分析拓展至价值领域,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其客观性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推理客观性实现的最理想状态是,形式规则与自由裁量呈现适当高度的动态平衡,两者之间的冲突最少而正面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7.
民族法制建设是构建民族自治地方和谐发展的必备要件,而民族法律规范是民族法规中所占比重最大,且最能体现法的规范作用的要素,因此,民族法律规范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民族法制的实效.然而,我国的民族法律规范具有政策化倾向,这是不利于法的实现的.文章从法理学的视角分析了民族法律规范政策化的表现、后果、成因和对策,以期对民族法制的完善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和谐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异同在学界出现不同观点,文章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分类后,提出笔者的对此问题的见解,即法学方法和法律方法二者存在耦合关系,并且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对这种关系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法律部门调整对象的研究中,法学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是最多、争议最大的,并且至今尚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结论。因此,很有必要从法理的高度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进行反思。本文选取了两个视角,一个是从法律部门的角度进行反思,认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不能拘泥于传统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一个是从整个法学的角度进行反思,认为经济法调整对象是一个历史与国情相结合的范畴,也是一个经世致用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法律从其产生,就承担了某种价值追求。无论自然法抑或实证法都必须正确认识法律的价值,这是谈论法律方法价值判断的认识论基础。法律方法的价值判断是为了实现法律内含的价值。概念法学、利益法学对法律方法的价值判断都存在片面性的认识。法律方法不应忽视价值判断,法律方法的价值判断也不应当被异化,正确认识法律方法的价值判断,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11.
法律隐喻是法学家为了理解或解释某一法律问题(本体)而借用其他领域的概念(喻体),以实现从其他知识领域到法律领域的意义转换的思维活动,是法学中常用的定义方式和认知方法。法律隐喻以类比推理为基础,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各种法律现象的有效方法,还有助于培育公众的尊法情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彰显对人性的尊重。运用法律隐喻时,须遵循事物本质,了解其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遵循基于情境的"情理"取向的行为模式."情理"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一般性社会规范、双方的特殊关系、双方过去的交往经历、对将来交往的预期,以及双方自身情况都进行整体权衡的行为模式.中国传统纠纷解决注重基于"情理"对情境困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权衡,以恢复或调整双方原有社会关系为目的.现代性法律的"法理"以形式理性为特性,是具体事实通过法律逻辑适用法律原则的过程.在法律运行中"情理"式的行为模式与"法理"式的司法过程发生冲突,是中国法律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文中对如何解决这种困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关于马克思在法学著作方面的研究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主要从已有的文献对其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着重对电话初装费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研究讨论 ,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问题 ,力图综合应用经济、法律、特别是法理等三种分析方法 ,探讨出一个评判电话初装费的基本标准 ,使之既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特别是电信业的发展 ,又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5.
法律经济学方法并不是对传统法学方法的取代,而是对传统法学方法的重要补充。法律经济学方法最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法学方法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与传统法学方法相比,法律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更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对于部门法中具体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建议在我国法学本科高年级和法学研究生阶段开设专门的法律经济学课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恶意诉讼等诉讼欺诈行为的日益增多,第三人权益的保护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增设了旨在保护第三人民事权益的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由于该制度并未被多数国家立法所选择,且我国的立法仅用一款对其进行粗略的概括,从而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质疑甚至批评。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设立有其正当性基础,是对现存第三人救济体系的完善,但应在尊重第三人程序选择权的基础上注重相关制度的协调配合和规则细化。从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产生的背景、法理认知等方面阐释选择该制度的正当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系统化建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生命法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中国生命法学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缺乏一种宏观和深入的法理支撑。意大利法理学家阿甘本的赤裸生命概念有助于我们从法理上理解生命法学中的一些问题。赤裸生命的特征表现为如下三点:生命的社会属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剥离;生命进入一种法律上的例外状态;生命处于某种暴力或潜在的暴力之中。生命法学中的那些生命个体如性别变更者、辅助生殖的产儿、活体提供者、进入优生程序的母亲或婴儿、安乐死病人、克隆人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赤裸生命。在阿甘本法学观点的基础上,生命法学的两个法理原则(自我决定原则和社会协商原则)得以构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法律史教学中,引入多样化法学方法综合适用,不仅能够克服中国法律史教学中法学方法原有的单一化,严重意识形态化、教条化、封闭化等种种倾向,还可以在各种法学方法之间形成互补。对应对复杂、多维的法律史问题,开阔法学教育的理论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秩序法哲学萌芽自格老秀斯,形成于普芬道夫,它的核心理想是要塑造一种法理共同体。法理共同体超越了政治共同体的权力至上理论,改为强调法律的支配地位;弥合了传统政治体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二元对立,强调法权结构的平等。秩序法哲学试图通过法则和权利给政治秩序施加规范性约束,从而实现社会和平、合作和团结。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法律方法论研究在体系建构、知识创新、思维方式升级及法治话语塑造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步。方法论已经成为中国法理学的重要内容。法律方法论研究还逐步确立了法律思维规则在法治建设中的构成性功能;对逻辑的重视正在型塑与法治相匹配的法治思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的体系建构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新中国70年的法律方法论研究可分为:全面向苏联学习的阶级分析法学;向欧美学习推理、解释方法的技艺法学;新时代在中西结合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与法治话语的法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现有的法律方法论研究主要是对西方法学知识、原理、方法的继受性整合,研究成果的借鉴成分较多,原创性以及对中国问题的深入度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