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中山的赶超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崛起这一内在要求 ,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 ;军政、训政、民政之建国三时期的思想 ;“十年之内 ,并驾欧美”的思想 ;借助于“外资”、“外才”发展中国经济的思想。代表着近代觉醒了的仁人志士寻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思想趋向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联共思想和行动,是他与时俱进,“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豪举,是他一生革命生涯中最光辉的顶点。孙中山联合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团结,中华振兴的象征,他为实现这一主张,努力不懈,功勋卓著。回顾和总结孙中山晚年的这一段思想和实践,不仅使我们对这位伟大先行者的丰功伟绩怀着深深的敬意,而且对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以孙中山为楷模,携手并进,完成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富强而奋斗终生 ,他的废除西方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的主张 ,是他谋求祖国独立和强大斗争中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有关孙中山思想的研究领域 ,少有涉及此方面的内容。本文试对孙中山“废约”思想的萌芽、形成、成熟过程作一简略叙述和分析 ,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并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由湖北大学、台北中山纪念馆、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等单位联办的“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9日至11日在湖北大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章开沅、蒋永敬、田子渝等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莅临大会并作了重要的讲话。他强调指出:“研讨孙中山的现代化思想,是我们海峡两岸学者的共同责任。孙中山的民族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围绕“独立、民主、富强”的主题,以孙中山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实践为主轴,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陆沉、社会板荡的新旧兴替时代,孙中山先生以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雄姿,与时俱进,“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卓领了数十年的历史风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腾飞。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激流中,他不断坚定和完善自己的信仰,形成了以进化论为基调的思想体系。“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句闪烁着进化论光辉的传世名言,深刻昭示了孙中山之所以伟大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为了把沦为半殖民地的落后中国,改造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近代化强国,提出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国近代化理想,并为此而花费了毕生的精力,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奋斗。尽管这一理想终孙中山之世未能实现,但它是近代先进中国人向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最光辉的记录,展现了一个民主革命先行者和真诚爱国者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反映了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思想。剖析孙中山这一理想,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伟大的爱国者,他为了改造中国,使中国富强起来,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曾指出:“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先生关于使中国跃进、富强的革命理想,就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对此,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家。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和祖国的独立富强,始终坚持着不断求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革命实践活动。他所走过的迂回曲折的艰难历程,为以后一系列的历史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我们回顾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的伟大战斗历程,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毕生为祖国的独立、统一和富强而英勇奋斗的伟大历史先驱,面对20世纪初国家分裂的形势,他将谋求祖国的统一作为头等大事,始终以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为己任.孙中山的统一思想及实践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政治遗产.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孙中山的统一思想实践,为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与奋斗.  相似文献   

10.
海外华侨具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他们出于身处异城,寄人篱下,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奴役与迫害,投诉无门,因而更加迫切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独立富强,使他们的正当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在爱国爱乡之情的驱使下,华侨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中,华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近代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华侨乃革命之母”——这是孙中山对于华侨参加辛亥革命全过程的总结,同时也是孙中山对于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一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着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孙中山经济思想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前进变化,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894年到1922年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形成阶段,1922年到1925年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发展阶段。 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是孙中山从一个希望祖国富强的青少年逐步成为一个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时期。1894年6月在上李鸿章的万言书中,孙中山初步表露了革新祖国的经济思想。把希望寄托于统治者变法图强,提出了“人尽其材,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四  相似文献   

12.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文章在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孙中山民族认同心理产生发展脉络。提出孙中山民族认同心理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深受其本人文化传统的影响;孙中山民族认同心理的演变过程由“反满”至“反清”、由“五族共和”到“中华民族”到建立中华民族国家的不断升华过,进而揭示出蕴涵于其中的“救国”价值取向、不断探索的伟大精神对当代中华民族铸就民族之魂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晚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和为中国革命所做的卓越贡献。 (一)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因此,制定三大政策,就成了孙中山晚年实现其政治思想伟大转变的第一个重要内容。一、孙中山为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奋斗了一生。但在先前漫长的革命历程中,他热衷于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并非如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简单,似乎是自西欧开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过俄国十月革命的中介,扩展到了中国;而是150多年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在寻求解决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主题的答案的过程中,历经曲折和失败,最后才寻找到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独立。民主、富强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理想。孙中山毕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富强而奔波、奋斗然终归失落。历史把拯救中华民族的重任赋予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的肩上,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二座大山”的重重压迫,选择了社…  相似文献   

15.
本期在孙中山的研究方面刊登了彭树智教授的《孙中山与亚洲民族主义思潮》一文,此文与上期发表的张岂之教授的《孙中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一文虽然探讨的角度不同,但人们不难从中看出,孙中山的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本文是作者近著《现代民族主义思潮》一书中的一章,主要研究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亚洲民族主义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作者从世界历史一体化的宏观史学角度,考察了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特征,比较了它同甘地主义、凯末尔主义的异同,探讨了它对苏加诺主义的影响,认为它以“革命民主型”的风貌而置身于亚洲民族主义思潮之林。孙中山民族主义之所以具有“革命民主型”的风貌,在于孙中山是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的“与时俱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在于他有广阔的世界眼光,同时,也在于他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他的“大亚洲主义”就是坚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对“西欧中心”和“世界主义”的反帝的民族主义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治观,与整个民族主义融为一体,超过了同时代亚洲的民族主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与中国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与中国城市化余子明关键词:孙中山城市化交通运输工业化城市规划孙中山不仅是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奋斗不息的职业革命家,而且是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殚精竭虑的开拓者。南京临时政府一成立,他就要求革命同志“前日富于破坏之学问者,今当变求建设之学问。”①赣宁之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孙中山先生的教育思想概括为五个方面加以阐述:“知难行易”与“教而后学”;“治本为先”与“学问为立国根本”;多种形式办学与“励行教育普及”;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教与学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慧  刘毅 《延边大学学报》2022,(4):94-101+142-14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就以大一统理念为精神内核强调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这一历史传统不仅诠释了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经验和思路,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根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超越了西方“民族—国家”的理论范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多民族国家建设理论。从“华夷之辨”到“华夷一统”,从政治统一体到大一统思想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孕育。经过先秦、秦汉魏晋、隋唐至宋辽夏金、元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与内涵流变,加强了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使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头,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心理结构、情感支撑和价值能动。  相似文献   

19.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长期的全面的领导工作中运用唯物辩证原理解决复杂矛盾、协调各种关系的一个光辉思想,也是他的独特领导艺术,本文从发展统一战线、处理外交难题、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这一思想和实践,以便从这一分珍贵的思想遗产中汲取对我们今天有益的养料,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是孙中山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建设思想是:1幅员广阔,资源充足的中国完全有条件后来居上,与欧美并驾齐驱;2要富强就不能“闭关自守”,必须对外开放;3把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到恢复民族地位的高度;3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极端落后的国家,要建立现代化的民族经济,应善于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利用外资。孙中山的这些经济建设思想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