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元曲选》中 ,方位短语前不加介词可直接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方位短语直接充当状语是近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 ,现代汉语当中虽不普遍 ,但仍有少量用例。充当补语时 ,方位短语多数表处所 ,且动词一般是非行走义类。方位短语直接作补语是《元曲选》中也是近代汉语中不常见的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仍有遗留  相似文献   

2.
俄语方位动词"站"、"坐"、"躺"不仅描写人在空间中的三种不同状态,而且还可以与其他表达不同类型物体的名词搭配。这些动词对与之搭配的名词的选择性绝非偶然。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可以发现,物体的空间特征、理想认知模式下人们对物体功能、情景的认识以及概念化的特性等因素制约着方位动词的搭配。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修辞学及语义学理论探讨了方位暗喻及其理据问题,并对上下(up-down)方位暗喻进行了实例分析。论证了方位陪喻是与空间方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等)有关的一种暗喻,是以人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的,走有理据的,不具有任意性。  相似文献   

4.
方位知觉和空间定向是语言空间认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民族或族群对空间关系的认知因对事物的审美和环境能动认知的视角差异而不同。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彝语东部方言纳苏彝语空间方位认知为例,讨论和分析彝族的天地观和空间方位,并进一步剖析空间方位观与五行、属相、颜色支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典籍中“南面而王”、“北面称臣”一类文字俯首可拾。《礼记》中即有了座次尊卑的规定。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博览通达,他归纳了许多史料,在《田知录》中得出“古人之座,以东向为尊”的结论。而同一时代的凌廷堪,其风经释例啊有“室中以东向为尊,堂上以南向为尊”一说。东南西北作为记录自然方位的符号,本无主从秩序,遑论及贵贱?这一命题,自顾、凌之后。也曾有其他文史工作者作过不少探讨,但多流于史料的归纳,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科学解释今人陈奇献据古代建筑的堂室结构,以为“室”呈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狭,故室中礼…  相似文献   

6.
利用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及莱文森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能够进一步弄清人类是如何将自身对空间方位的体验逐渐形成概念后又投射到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上,尤其是对抽象事物或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上。同其他民族一样,傣族在其认知活动中,首先通过感知觉的感知能力学会了空间定位,使用方位词,对空间概念化,随后又将大脑中业已概念化的空间方位隐喻投射到其他事物上,使它适合其他语义域。具体说来,就是将空间方位隐喻中的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中心、远近、高低等具体空间方位投射于情绪、行为、数量、身体状况、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  相似文献   

7.
一蒙古重要历史文献之一《十善福白史册》中说:“全民过上了和平日子,其声望传遍十方。”所谓十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四南、上、下。有趣的是,在《江格尔》里表示方位的时候,往往与太阳方位有着密切联系.《江格尔》中的方位表示法与现在的蒙古人和欧洲人的表示法不同,正好差逆时针90度。平时人们所采用的表示法是:  相似文献   

8.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中方位词的拼音书写规则非常简单,而在实际拼写过程中碰到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文章详细分析了方位成分的位置、意义、组合情形,在遵循《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尝试性地把方位成分的拼写规则予以细化。  相似文献   

9.
英汉“上/下”方位隐喻的认知文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抽象概念的认知需借助于方位隐喻.由"上/下(up / down)"域产生的隐喻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位隐喻,它以"上/下(up / down)"的空间意义为核心拓展出一系列丰富的隐喻意义.本文对英汉方位隐喻中的"上/下"源域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其认知基础,并深入剖析英汉语中"上/下"方位隐喻差异及其认知、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0.
罗竹风的《汉语大词典》中的抽样语料较为完整地展现出汉语方位语素“东”的历时词汇演变.将汉语方位概念演变背后所隐含的汉语概念隐喻与METALUDE英语隐喻语料库中的基本类比进行比较互证后,可见英汉语方位词的历时语义拓展都建立在合理的基于人类共同身体体验的认知基础上,然而汉语的方位认知有比较鲜明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观.现代汉语摈弃了许多古汉语中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认知拓展,并且出现了基于中西方广泛认同的范畴概念带来的语义拓展,这也显示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对人们认知世界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方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社会历史进程中时间空间交错形成的坐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国际环境,社会主要主要矛盾及全面从严治党形势等多个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所形成的科学认识。历史方位的演变不是一个主观臆想,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的结果,是社会合力的结果。对历史方位的判断,是一个思维认识运动的过程,是一个对社会历史客观具体现象抽象、判断、推理的辩证过程。对历史方位的认识,是认识中主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这种关系在认识改造社会历史变迁中,就表现为理论逻辑与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的山水文学作品暗含着一个"原点+方位+距离"的书写模式。这个书写模式来自于以《山海经》为代表的上古神话性地理著作,是柳宗元山水文学空间书写的原型结构。"原点+方位+距离"的原型结构与柳宗元具体的人生经验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张力关系,是柳宗元山水文学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柳宗元在被贬谪的帝国边缘,以其自身为原点,以仪式性的行为模拟"黄帝四面"的开辟神话,建构了独特的文学世界。柳宗元对其山水世界超乎寻常的客观精细的记录、摹写,对空间距离以"步"计的做法,都是在对其有限的现实活动空间做心理放大,是一个囚犯才有的典型心态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彝族历史文献,是中国古籍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中,彝文《指路经》是流传广泛,影响久远的一种有独特风格和特殊内容的少数民族古籍。这类彝文古籍名称繁多,如《开路经》、《指阴路》、《教路经》、《开阴路》、《阴路指明》等,书名虽异,但内容相同,都是彝族人民在举行祭祀活动时为亡人念诵的记录,它集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为一体,反映出二千多年前彝族六祖分支迁徙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之-、以-"类双音节方位后置词结构的产生时期较早,先秦时期已经有这种用法;"-面、-边、-头"和"之-、以-"类双音节方位名词的出现时期较晚,从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15.
《招魂》中对"故居生话"的描写,有极大的虚夸成分,在《离骚》中甚至有更为夸张的描写,不能认为与屈原身份不合;天帝所辅者,也可以是臣民;招魂方位的不同是由于不同的作品人物居于不同的方位造成的;《招魂》"序言"中"牵于俗而芜秽"有确切的解释;王逸所记"宋玉作《招魂》"并非定论。  相似文献   

16.
《元曲选》中的宾白反映的是元明之际的口语。其中方位词及方位短语的运用十分活跃。由六十多个方位词参与构成了方位短语。方位短语的构成有两大类,一类是在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或数量词语、少数形容性词语之后加上方位词构成,另一类是由某些方位词互相结合构成。方位短语除主要表示方位处所意义外,还可表范围、时间、数量等。方位短语入句后可充当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有主语、定语、动词宾语、介词宾语、状语、补语。方位短语的运用广泛,接触的词语,出现的句型也多种多样,对它的功能研究也涉及到多种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7.
洛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没有的方位后缀有20个、普通话里有而洛阳方言中没有的方位后缀有4个、洛阳方言与普通话都有的方位后缀有7个(包含零形式后缀);洛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没有的时间后缀有7个、洛阳话和普通话里都有的时间后缀有6个(包含零形式后缀)。总体上讲,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在方位和时间后缀的使用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差别大于共性。  相似文献   

18.
意象作为中国典籍作品中一项重要的文化元素,广泛存在于古诗词中,而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却给典籍翻译带来不少的障碍。在对《楚辞》中的41对方位文化意象进行考察时发现,译者在处理方位文化意象时,在灵活使用多种翻译策略的同时,更倾向于使用同化策略以避免文化意象的亏损和缺失。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中方位文化意象的对比分析发现,汉语文化圈和英语文化圈对方位文化意象的共同理解,是使用同化策略并最大程度避免方位文化意象在译语中亏损和缺失现象的基础。笔者建议:不同文化圈对方位文化意象没有共同认知的情况下,译者使用"异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要尽可能避免使用淡化策略以避免方位文化意象的空缺和迷失。  相似文献   

19.
《山海经》《论衡》《汉书》是最早记载"倭"的古籍,这三部古籍对"倭"的记载虽然简略,却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对"倭"的原始理解与认识过程,因此这三部古籍也作为考察"倭"起源的基本文献。通过对这三部基本文献中的"倭"记载,能够得出东汉以前我国先民对"倭"认识上的变迁轨迹,即从刘向父子编校的《山海经》中考证"倭"是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抽象地理概念,从王充的《论衡》中考证"倭"是指代"东夷"的抽象族别概念,从班固、班昭的《汉书》中考证"倭"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略有文学形象的"九夷"之一。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一般认为,《易经》原始八卦说是一套朴素唯物主义的万物本原说。他们说,八卦是上古人们从无数的自然物中挑选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用来说明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的。而在这八种自然物中,天地又是生成万物的总根源。一些学者说,这种思想,至迟在殷周之际已经产生。但是,我们知道,《易》分经和传。《易经》六十四卦是根据大量的占卜记录编纂而成的。《易传》则是战国未至汉代的学者们对《易经》的阐释。这就产生了两个相关联的问题:其一,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象征世界万物并代表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是不是《易经》成书时乃至筮占产生时的观念?换言之,八卦之“象”是不是《易经》所固有的?其二,八卦说是不是殷周之际的万物本源说?笔者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