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把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城镇体系的特点,从资源型城市体系、铁路沿线城镇体系等雏形,分析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初建的特点,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化发展在水平、速度、空间格局等方面区域差异显著.与此同时,东、中、东北、西北、西南五大区域自身的地理、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完全不同.因此,区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质量.东北地区要注意提高主要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中部地区要着力打造城市群和城市圈.注意城乡统筹发展.西北地区要促进人口向城市主要是大城市集中,同时注意能源城市和边贸城市建设.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地区在少量的城市密集区,对于边缘区域要大力发展特色城镇.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东北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城镇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互补性差等问题,还需要积极思考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6,(1):68-71
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资源型城市存在着产业低级单一、二元结构突出以及严重的路径依赖问题,城市战略定位是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不同阶段发展动力的有序更替是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永恒动力,聚集与扩散的交替驱动是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动力,城镇功能的完善与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的强化动力;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由单一专业化向经济多元化、资源型向综合性转变,必须实行工业化拉动、农业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和政策促动。  相似文献   

5.
加快青海资源型工矿城镇转型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资源型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走可持续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由之路。大柴旦镇、花土沟镇、锡铁山镇、茫崖镇、冷湖镇等一批资源型独立工矿城镇是上世纪50年代随着青海柴达木资源开发而相继兴起的资源型工矿城镇,为国家能源供应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青海资源型独立工矿区的发展特点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阐释了加快青海资源型工矿城镇转型发展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资源型工矿城镇转型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石与动力,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城镇体系发育与完善的首要推动力量。本文从分析青海城镇化发展情况出发,指出了目前制约青海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薄弱、缺乏产业支撑;并就如何从青海的实际出发构建适宜的产业发展体系提出了一些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特色文化资源为支点,在规划和建设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城镇化建设与其地域特色、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的关联度,用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借助都市经济文化圈的网络经济效应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区域内部要素市场,降低社会资源的配置成本,促使区域内企业聚集提升到产业集聚。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城镇化与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以特色文化资源推进城镇化建设,避免"千镇一面"、"千城一景"局面;注重并发挥都市经济文化圈的引领带动作用;注重挖掘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合理规划新型城镇未来发展的产业。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居环境体系和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但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福建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城镇化建设中应有的高度,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使福建省在城镇生态建设中既顾及经济效益,又顾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地制宜,采取正确措施引导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形成了诸多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万丰模式、南街村模式和赣州模式等,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而黑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则呈现出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存在准城镇居民、城镇经济有所发展但产业支撑不足、城镇居民收入提高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发展态势多元但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支撑能力增强但城镇化质量偏低、核心城市发展迅速但辐射能力弱等态势。只有做好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改革性工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等基础性工作,保证进入城镇的农民有稳定的就业,充分享有城市的公共服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
高尔夫球俱乐部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实现方式,同时解决我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中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困境,本文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出发,对高尔夫球俱乐部建设的特点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进行研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可以有多种模式,其中可利用城市远郊或农村的抛荒地、废弃地、山坡地等非农耕地建设高尔夫球俱乐部,以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带动城镇化建设中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解决就业和促进人口流动、优化城镇生态环境,实现城镇化建设与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1.
澧水流域是湘西北一个相对独立、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区域,包括桑植、永定区、慈利、石门、临澧、澧县和津市五县一区一市.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常德市和张家界市。以张家界为中心的上游旅游经济走廊,以石门、慈利为中心的中游能源、建材基地和以津市、澧州为中心的下游综合经济区域已基本形成,井分别形成颇具特色的城镇群体,对流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流域城镇经济体系概貌 澧水流域城镇较为发达,在地域上形成明显的三类城镇体系.即上游旅游城镇体系,中游资源(能源、建材、矿产和土特产)城镇体系,下游商贸型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扭转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倾向;优化城镇规划布局,突出生态环保在城镇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城镇绿色转型,构建集约高效、循环低碳的城镇生产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推进城镇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3.
国外城市发展模式选择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政府规划、集约发展、智能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德国和美国典型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总结了日、德、美三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并指出中国现阶段城镇化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态破坏严重、行政干预过度、资源利用混乱、交通困境显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典型实践和尝试,构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取向,分别是以多层级城镇体系为核心的协调型城镇化战略、以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的可持续型城镇化战略、以政府科学引导为核心的调控型城镇化战略和以交通系统优化为核心的智能型城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镇体系、城镇经济、城镇环境、城镇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从人口迁徒政策、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民工和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城市土地管理体制、完善劳动力市场与用工制度、投融资政策与渠道、城市管理体制与城市发展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城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处理好扩大城市规模与强化产业支撑的关系、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城镇体系、城镇经济、城镇环境、城镇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从人口迁徒政策、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民工和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城市土地管理体制、完善劳动力市场与用工制度、投融资政策与渠道、城市管理体制与城市发展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城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概况进行综合分析,针对目前西部地区城镇体系不健全,城镇发展质量低、效益差的问题,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城镇体系的合理与完善则又是城镇化水平高低的又一重要标准。本文针对西部地区城镇体系的弊病与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积极发展大中城市,提高小城镇质量建设”的西部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9.
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对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边疆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内蒙古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存在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口岸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区域城镇空间布局松散等问题,导致边境地区人口大量流失,不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需要制定有利于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调整边境地区的城镇布局、推进边境口岸城镇提质增效、促进边境地区城镇与腹地之间的要素流动,加快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虽然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资源条件和独特优势,但现阶段,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工业旅游在观念认识、媒体宣传、开发模式、资源整合、制度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以东北地区振兴为契机,以实现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工业旅游规模化、一体化为目标,以期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工业旅游的开发及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