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中期边方纳粮制的解体,究竟是由于叶淇变法即改行运司纳银制,还是因势要占窝、王府奏买食盐、太监织造奏讨盐引,以致造成大规模内外宫贩卖私盐所致的问题,殊值讨论。迄今为止,治明盐史者,大都依明代官修史书,将边方纳粮制解体归咎户部尚书叶淇的所谓“变法”,唯日本学者藤井宏另持一说,认为与叶淇无关。本文仅就“势要占窝”之一侧面,具体考察势要占窝的形态与边方纳粮制解体的关系。一、势要奏请开中势要奏请开中,起源于势要家人纳粮中盐贩鬻。按明制:在户部奏请开中盐粮则例公布后,势要官员家人按其规定上纳粮米,以获取贩盐权,这当与一般开中商人纳米中盐,本质并无区别。问题是,达官显要之家人倘若染指贩盐,势必凭藉声势,侵攘民利。因此,洪武时即规定监临官及四品以上官员家人,不许中盐营利,其目的不言而  相似文献   

2.
将“新安歌舞”与徽商联系起来的研讨,我们所见的有《知新录》和《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下简称《佃仆制》)它们都认定:“新安歌舞”便是东晋时期新安商人的离别之辞。《佃仆制》于此写道:“徽商的兴起早在东晋时期”,“他们外出经商的离情别意被编入歌辞供娼妓演唱,说明新安商人的经商活动已为时人所知。”  相似文献   

3.
明中期边方纳粮制的解体,是系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其原因复杂、牵涉面广,确值探究。《学术研究》1993年第3期发表了刘淼先生《明代势要占窝与边方纳粮制的解体》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此作了可贵的探讨,尤其是对势要占中,买卖引窝的剖析颇具价值。但文中一些观点以及结论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缺陷。故撰此文,求教于方家和刘先生。 刘文第二段称“迄今为止,治明盐史者,大都依明代竹修史书,将边方纳粮制解体归咎户部尚书叶淇的所谓‘变法’,唯日本学者藤井宏另持一说,认为与叶淇无关。”笔者对此难以苟同。因为王守义先生早在50年代即有此观点。他说:“弘治五年叶淇毅然主张废止开中制度以及商屯制度是一个势所必然的结局。开中盐引的弊病多如牛毛,国家赋税遭到莫大损失。边军粮则早已由中央政府输送‘年例’供应,在此情形下,叶淇只是就已形成的局势,加以法令的规定,以挽回财政损失而已。”①此外,刘文结论中所言:“而纳粮制解体的真正原因,实在于势要占中卖窝营利,而不在所谓的‘叶淇变法’”也只说对一半。我认为势要占中卖窝营利只是纳粮制解体的因素之一,要弄清纳粮制解体的真貌,必须从以下方面详加剖析,才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历史切片对比分析明朝与清朝榷盐体制变迁轨迹,梳理了明朝盐制由宋朝之“折中”制变通为“开中法”,同时以“纳马中盐法”、“纳草中盐法”、“纳布中盐法”、“纳铁中盐法”相继参照补充.而盐制坏于“存积”,随之以“折色”制,却损于“余盐”制,“纲网”盐法,开商专卖之滥觞.清初修调“纲网”盐法,但实施“报效”、“加价”、“加耗”导致盐法混沌.陶澍改票盐,只是历史浮萍,曾国藩暂时举措“保价”与“整轮”两策,覆被李鸿章循环纲法与厘盐制替代,盐制历史完成了循环.同时以经济管制与俘获理论进行动态解析,喻古鉴今,建立租金消散机制,还利益于民生.  相似文献   

5.
我校徽州文化研究所方利山副所长的徽州学新著《徽商品谭》一书,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是作者十几年来对徽州文化中的“徽商”课题努力求索的一个结集,共有“历史上的徽商”、“好儒的徽商”、“徽商与徽州文化”、“徽商与现代社会”、“徽商古今谈”等五个部分31篇文章。《徽商品谭》通过对各类史志、家谱族谱及民间文献的追寻勾辑,列举了多种类型的徽商人物事迹。  相似文献   

6.
(括弧内的数字,前面是年份,中间是期数,后面是页数)·经济·徽商述略徽商与开中制徽商的衰落及其历史作用徽商始于何时清代前期的扬州徽商从徽州明清建筑看徽商利润的转移李则纲(52.1.14)郑力民(52.2。10)叶显恩(82.3.57)刘和惠(82.4。26)刘文智(82.5。42)刘森(82。6 .21)李大钊经济思想初探杜蒸民产品质量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影响黄良奇徐万岱也谈劳动力个人所有对“劳动力个人所有”的儿点疑问关于社会主义的劳动力占有制问题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试论我国农村能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关于积累率选择间题的…  相似文献   

7.
商鞅是战国中期杰出的法家。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在秦国开展了变法活动。商鞅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兴封建制度是在破坏奴隶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变法一开始就面临着一场扫清旧基地的战斗。《商君书》中的《开塞》,就是记述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批判儒家复古谬论,宣传法治思想,重视上层建筑领域中革命的一篇重要文章。战国中期,正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当时,奴隶社会土崩瓦解,封建制度蓬勃兴起。奴隶主贵族为了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行动疯狂反扑。他们大肆鼓吹“忠”“孝”“仁”“义”一套陈词滥调,借以禁锢人们的头脑,顽固地反对社会变革,妄图保存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全面复辟西周奴隶制。奴隶主贵族这种复古倒退的思想和行为,严  相似文献   

8.
《徽州社会科学》2009,(12):53-54
徽州土族:大家谈谈徽商在明未清初所受的挫折有多严重啊? 耘田农夫:这个时候不算严重。最严重时应当是清朝实行纲盐制,徽商大伤元气;太平天国战乱,南方徽商资产尽失,亡命天涯;外国资本侵入,徽商倒闭较多。解放时所有制改变,徽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盐文化中心”自2008年起,为推动对中国盐文化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综合性研究,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展示本领域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特意推出了《中国盐文化研究丛书》系列,从而希望为推动中国盐文化研究的更深入发展,为行业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竭尽绵薄之力。目前,该丛书系列已于去年推出了《东方盐文化》《盐垦研究》《明清徽商经营淮盐考略》3部专著,今年6月又推出《垄断转型》《宋代食盐产地研究》两部新著,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陈平原 《云梦学刊》2010,31(5):F0002-F0002
我之关注大学问题,最早是因与夏晓虹合编《北大旧事》而广为人知。但就学术思路的形成而言,则必须往前推十年。我的博士论文主要讨论晚清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很自然地,牵涉到新教育与新文学的关系:“梁启超以废科举开学校育人才为政治上的‘变法之本’;其实,这何尝不是文艺上的‘变法之本’。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1.
我小时在书房除努力读书外,对用功不甚开窍,祖父因为时代变了,知道子孙中举当官无望,只望将来识字能混饭吃,所以督课不严,什么“绍箕裘”、“衍书香”已付之望外。我“五经四书”读完,下笔作文只是作钞胥,偶写一篇稍像样就是《论曹操》,祖父见之喜为加墨。 19岁出书房,从师宜雨苍先生(铎),第一篇论文题目是;“日本变法而强,吾国变法而弱,其故安  相似文献   

12.
王安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历来为千年来的学术公案。或以为王安石尊《春秋》,故无“断烂朝报”之说;或以为王安石贬《春秋》,而有“断烂朝报”之说。笔者认为,王安石是轻视《春秋》的,且也说过《春秋》为“断烂朝报”之类的话,但是, 王安石所言《春秋》为“断烂朝报”是特指其弟子陆佃、龚原对《春秋》的注释,而非孔子删削之《春秋》;对于孔子删削之《春秋》,王安石虽不甚尊崇,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王安石不能也不敢公开诋诬之。王安石之所以轻视《春秋》,是因为《春秋》的主旨与其变法思想相抵触。  相似文献   

13.
徽商经营淮盐最早时间不晚于西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清史稿》等史料表明,明前叶经营淮盐的商人主体,是由西北商与淮商(又称扬州盐商)所构成。即该时期淮商不包括西北商。且在当时的淮盐经营中,也无陕商、晋商、徽商等一类称呼。从这种意义上看,不但徽商与西北商是处在不可比状态,而且连陕商、晋商是否为西北商主体也须论证。再据地方史料记载,徽州早在明初,甚至宋元时期,便有人迁往两淮,并有人在那里业盐。是盐法志科第记录表明,构成明前叶西北商主体者,为陕籍商人(另可能还有晋籍),而同时期的淮商主体,则只能是徽籍商人。且该时期在淮徽籍盐商绝不是一个小数,其科举业绩也早于西北商。故从这种意义上说,明前叶又是徽商与西北商同时在经营淮盐。明中叶以后,西北商加入淮商,与徽商一起构成新的淮商主体。  相似文献   

14.
浅论在徽商影响下的徽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文化是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应运而生的,而徽商的鼎盛繁荣又推动它走向兴盛,并且在其经商和建筑民居中充分体现了徽商的精神文化追求。本文主要从徽商和徽文化的关系来简单阐述徽商对徽州特定区域文化形成所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在全国普遍推行县制,是秦统一中国以后的事情,这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集小乡邑聚为县”(《史记·商君列传》)政策的继续。但县制的产生还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对此,前人已有研究,作了论断。本文试图对旧说中一些观点略作辨正,以就教于史学界。一、春秋史料中“县”之涵义。在有关春秋史料中,“县”以名词出现时,多与典制有关。稍予辨析,可知“县”一词具有三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涵义: 第一种涵义指县鄙。周初封建(本文“封建”一词均指裂土分封的意义),就每一封国而言,“国,郊以内也;鄙,郊以外也”(《国语·齐语》韦昭注),“国有都鄙,古之制也”(《国语·楚语》)。从《国语·齐语》所载管仲“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的说法及其为齐国规划国鄙制度的史实,可以推断,凡国以外地区都是鄙,国指封国的国都,而鄙就是相对国都而言的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朝两国西学之对应是东西文化交融与选择的过程。作为同属东亚儒学文化圈内的中朝两国 ,虽然近代面临着相同的境遇及共同的任务 ,但因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之差异 ,两国在摄取西学的具体途径及近代文化的形成上具有各自的特点。近代中国西学以“制夷”为前提 ,因此其“师夷”显得被动 ;近代朝鲜西学则以“变法”为特色 ,因其“开化”更显自主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立制度局以议宪法”的“宪法”一词,是理解康有为“立制度局”主张的一个关键词。《浅析康有为开制度局的主张》一文,对这一词的解释是:“当然,这里所说的宪法还不是君主立宪的宪法,仅是指国家的重大法典。”①我认为,这一解释缺乏史实依据。在康有为使用的变法术语中,“宪法”一词的特指含义是明确的。他在奏折中曾经提出要求,“特开立法院于内廷……草定章程,酌定宪法”;②他在进书中曾经发出警告,“今吾贵族大臣,未肯开制度局以变法也。夫及今为之,犹或可望,稍迟数年,东北俄路既成,长驱南下,于是而我乃欲草定宪法,恐有勒令守旧法而不许者矣”。③两则史料,前则以“章程”一词与“宪法”一词相区别,后则以波兰的君主立宪制被沙俄扼  相似文献   

18.
泛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最活跃发达的地域之一,历史上这一地域也是徽商崛起兴盛的重要活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徽商积极融入泛长三角,拉开了共同发展的序幕,而新形势下,黄山乃至安徽省如何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固与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安徽与泛长三角》战略论坛上有关专家的演讲,值得我们认真看一看并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19.
童书业老师认为尚钺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中过分地强调商鞅变法的作用;我却认为“中国历史纲要”对商鞅变法强调得尚嫌不够,其理由如下: 1、书中并没有把商鞅变法放在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地位上看待,虽然书中也曾指出变法是“在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受着中原地区各国进步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影响下”发生的,但是由於“中国历史纲要”的编者不信古代中国存在过井田制度,因此,在商鞅变法的经济原因上,就显得空洞无物了。2、其实商鞅变法从经济基础来看,应该是西周的原始奴隶制向秦汉的发展奴隶制阶段过渡的一个转变关键。我们从汉代人的记载来看,他们都骂商鞅“坏圣制,废井田”,“使田得买卖”等“无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商鞅变法史事考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里的一个重大事件。学者们对变法的内容和意义多有研讨,然而对其史事则所论甚稀。商鞅变法的不少史事,尚在若明若暗间。本文拟对《史记·商君列传》所载主要史事试作考析,进而探讨商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