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3,(5):30-30
北京:2011年,北京市全年共有10个民口领域重大专项启动实施650个项目(课题)中,在京单位牵头承担约240项目,6个国家基础设施项目落户北京。黑龙江:围绕黑龙江省"十大重点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了32个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科技新产品及产业化项目投入的5000万元,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经费15.7亿元。内蒙古: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共获得14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支持。贵州:2011年,贵州省参与的国家级科技计划135项,其中国家支撑计划26项、973计划10项、863计划11项。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我国是制药大国,但不是制药强国,为了使我国从制药大国转化为制药强国,2007年年底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的议题,2009年5月5日,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启动。这必将促进我国新药研制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运宝 《决策》2021,379(12)
当下的安徽,正在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这是一个关乎安徽未来五年能不能跳一跳迈上新台阶的行动计划,也是支撑安徽经济挺进全国第一方阵的关键力量.行动计划又分为若干个专项计划,内涵丰富,概括起来是三个方面:一产"两强一增",二产"提质扩量增效",三产"锻长补短".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开放创新之路,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平台提升、科技富民强县和科技服务民生"四大行动",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全市科技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发明专项授权  相似文献   

5.
不同于一般工程创新和企业创新,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以需求为导向,是基于"目标锁定"的技术创新活动。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的完备构建与有效运转对于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创新主体的价值共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解构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构成,揭示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多主体共生竞合、多阶段交互演化、跨项目动态迁移),探讨创新场对于创新力提升的影响机理。基于港珠澳大桥工程案例,分析其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和动态演化,发现对于创新生态位专一和创新生态势较低的创新主体,创新生态网络对于其竞争力提升的效应更加明显。最后讨论了研究贡献和实践启示,以期为重大工程创新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同时实施与技术创新具有互补性的组织创新的必要性。以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内部复杂相关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的不同导向关系。构建企业出生、成长、成熟与蜕变阶段的组织创新要素与技术创新要素协同模型,并应用129家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将有助于管理者深入理解企业不同生命阶段的创新行为,并据此科学地实施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来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7.
那些话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只见投钱不见验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6月27日的审计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底,审计调查的8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47.61亿元,但至2011年底,8个重大专项有93%的应验收课题未完成验收;  相似文献   

8.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实践中日益增长的作用,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热情期待。尽管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启动模式会有所差异,但其内在化的创新优势在特定条件下所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重大科技项目具有重要的战略导向作用,项目的组织管理效率、目标完成情况和项目实施的绩效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项目组织管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保障科技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于研究重大科技项目科学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深入贯彻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和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工作主线,以支撑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为战略重点,以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首要任务,以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重大科技行动为重要抓  相似文献   

11.
黄蔚 《科学咨询》2003,(9):35-3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九五"国家"211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和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08,(12):19-19
继"住有所居"之后,贵阳市又开始实施"居有所安"行动计划。2月22日《贵阳日报》全文发布《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居有所安"行动计划的意见》(征求意见稿)。3月3日,贵阳市召开政法工作暨实施"居有所安"行动计划会议,全面启动"居有所安"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3.
彭炎  朱江  何琰 《管理科学文摘》2009,(19):201-202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9,纲要确定了我国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和科研设备的头号聚集地,理应主动肩负历史使命、担当重要角色,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科研实力,以此为契机,立足现有人才资源,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并借此壮大自身的教学及学术科研团队实力,为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做出必须的贡献,为高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科技哲学首先应关注技术创新的哲学问题,它既是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技术哲学乃至哲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地市创新率     
北京推出"科技北京"行动计划3月28日,北京市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和《"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促进自主创新行动》,旨在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首都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部委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09,(29):M0002-M0002
李源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靠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关起门来搞创新更不行。我们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摆上突出位置,围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重点创新项目,以求贤若渴、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更好更快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7.
重大工程组织模式具有鲜明的国情、制度和文化情境特征。过去40年,我国重大工程的伟大成就得益于重大工程组织模式的科学设计,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充分发挥、充分释放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整合综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围绕这一核心思想,本文从"政府—市场"二元作用的制度情境出发:(1)剖析了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的内涵,提出了相应理论分析框架;(2)回顾了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的长周期制度变迁、二元作用机制及演进过程;(3)分析了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的形成机制、组织配置和全生命周期过程演化;(4)提出了面向新情境的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创新的4个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合理配置资源以推动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的有效协同,是技术攻关过程中实现创新价值涌现的关键问题;新型举国体制是有效发挥“政府—市场”二元作用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资源视角,以港珠澳大桥技术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两类方法,探讨了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的资源基础、资源依赖结构、资源管理行动对创新价值涌现所产生的复杂组态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4类涌现出高创新价值的资源配置模式,即“协同—共创”型、“聚合—突破”型、“延拓—变革”型和“巧用—效率”型。本文拓展了重大工程创新管理的研究,对有效依托新型举国体制、合理配置资源以攻克技术难题具有理论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创新体系由观念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和管理创新系统组成,其骨干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大力促进和广泛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任务。如果说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知识和创新就是发动机的燃料。加快国家创新体制的建设,无疑是要加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无疑是我国迈向知识时代的正确道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是使我国的创新综合新体系的目标,是使我国的创新综合实力在201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由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由国家经贸组织实施的“技术创新工程”,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211工程”都正在实施之中,还应组织实施“制度创新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在发展创新体系时,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0.
李迁  朱永灵  刘慧敏  程书萍 《管理世界》2019,35(4):52-60,159
重大工程决策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情景复杂性和长寿命周期持续影响的特性,如何来形成一个"好的"决策方案不仅需要一个科学评价体系,而且还需要一套有效的实现手段。本文分析了重大工程决策治理的基本内涵,以港珠澳大桥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了港珠澳大桥在"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下工程决策复杂性和决策治理基本原则,基于对决策问题的系统分解与重构来形成港珠澳大桥决策治理的"适用属地法律"的行动准则,建立了"三级架构、二级协调"的多级决策治理结构和权力配置方案,形成了多主体"友好协商"的治理行动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行动准则、组织程序和联合行动机制3个方面构建了重大工程决策治理体系,以此来提升决策治理能力。本文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决策理论,提升了重大工程决策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工程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