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老舍的<离婚>与鲁迅的<故乡>这两部作品在文体和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乍一看似无相似之处,一为小说,一为散文,一个叙述在城市中摸爬滚打的知识分子对城市失望后回归故乡的故事,一个抒发带着"故乡梦"的知识分子返乡后对故乡失望的情怀.但是这两部作品合二为一即构成了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情节结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离婚>中老李对都市生活的逃避和<故乡>中"我"的再次离开故乡,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中对自我定位的迷茫以及在精神层面的自我迷失.  相似文献   

2.
过去人们多是从题材、人物、艺术方面谈论艾芜小说的独特性,少有人谈论其间反映出的艾芜思想、情感、心理的独特性.<南行记>以"异域情调"为文坛关注,稍后艾芜却转向描写岷沱流域的故乡,显示出与<南行记>不一样的价值取向.从他乡到故乡,不只是艺术之旅,更是艾芜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3.
作为史学家的韩隆福教授,在出版了<隋炀帝评传>、<走下神坛的诸葛亮>、<知识分子与统战文化研究>等学术著作之后,最近出版了他的诗文合集<月是故乡明>.我主要选读了其中的散文,当然这是一种"大散文",内容和体式极为丰富.我把阅读该集后的感受归纳为三种意识、三种精神和三个融合.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故事新编>与果戈理的<狄康卡近乡夜话>都反映了作者与所在民族和故乡文化的深刻联系.乌克兰民族的伟大作家果戈理在作品中展示了本民族的性格,塑造了民族文化英雄形象而表现出复仇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浙东文化的鲁迅在作品中也塑造了具有故乡文化性格的英雄,这些英雄埋头苦干,为民请命,有着强烈的复仇精神.虽然两位作家出生在不同的民族和时代,但他们都把最深的感情献给了故乡和民族,都竭力赞颂了本民族的"文化英雄".  相似文献   

5.
<慎旃集>是查慎行入仕前山水诗作的精华.行旅过程中,视觉引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使<慎旃集>中的诗歌呈现出一种类型化,即人在旅途模式.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异地山水风俗的欣赏和喜爱,是贯穿于<慎旃集>的两条情感线索.查慎行行旅途中秉持随顺自然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调和了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从而使<慎旃集>中的山水记游诗在体现类型化的同时,也具有安顿心灵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龙舟竞渡源流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沅陵龙舟竞渡是为了祭祀苗族先祖盘瓠而形成的,它远远早于祭祀屈原的龙舟竞渡.屈原在<湘君>、<东君>等诗中曾对沅陵龙舟进行过激情的描写,说明沅陵龙舟竞渡起初跟屈原毫无关系.让沅陵龙舟竞渡与屈原人事相关联的人是欧回和刘禹锡,他们使得沅陵龙舟竞渡原始巫祭色彩注入了爱国的新思想.沅陵龙舟竞渡拥有四个世界之最.因此,将中国传统龙舟竞渡的故乡定于沅陵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湘行散记>和<湘西>作为沈从文两次重返故乡的产物,联结着沈从文对于湘西的全部个人经验,并经由这种个人经验的放大与改写,在怀乡与追忆中,用一种极其个性化的方式把湘西的诗性形象凸显出来,成为"乡土中国"的一个微型缩影.因此,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形象既是其个人的,同时也是中国的,是其个人记忆在现代性背景下对"乡土中国"的诗性重构,对跋涉在现代性路途中的中国乡村来说,也许具有整体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先生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秦腔>是一部基于早年故乡生活体验的作品.作品中的这种体验不是单纯的生活记忆的再现,它是一种新时期的文化转型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对这种生活记忆的审视和怀念.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我们民族的心灵史的一隅.  相似文献   

9.
<墨子>引<诗>论<诗>数次,考察其对<诗>、<书>以及对<诗>不同部分的选择,可管窥<墨子>的<诗>学观.将其与其它诸子进行横向比较,可发现<墨子>的<诗>学观的独特性.将其纵向研究,亦可丰富完善先秦的<诗>学系统,尤其是<墨子>在<诗>经典化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诗>成为楚国秉礼行事的重要依据.楚人学<诗>"广显德以耀明其志",表现出明显的<诗>德意识.这既与周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又与楚人尚武精神密切相关.楚人用<诗>重<雅>与春秋各国用<诗>具有相同性,他们在遵从用<诗>共性的基础上又有新变化,显现出热衷引<颂>的倾向.楚人对<诗>之字句、诗旨等的训释,表现出与他国不同的特点,有比较系统的<诗>本,深谙<诗>德、<诗>礼,形成了自己学<诗>、用<诗>、解<诗>、传<诗>的方法和体系,显现出了他们对宗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