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在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上,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理论,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但也出现过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使我国农业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生动的力量。实践将证明,依靠科学技术是使我国农业摆脱徘徊局面,攀登新台阶的战略途径。 我国现有农业高校近70所,这些学校所主办的学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一般学报未能充分发挥及时传播、推广农业科研成果的作用,使一部分科研成果长期束之高阁,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应用,这对我国农业的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农业的基础地位出发阐明了发展我国农业的重要性。邓小平和江泽民的一系列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对农业工作的重视。文章还着重论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即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这是邓小平关于发展农业的基本思想。农业发展靠政策.主要是指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发展靠科学,主要是依靠科技的进步来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强调农业是根本,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提出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实现“两个飞跃”。  相似文献   

5.
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推广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推广,推广技术靠人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就此总结出当今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队伍整体水平薄弱且参差不齐、人才结构与知识结构不适应等;并在新时期下农业推广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推广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对我国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生产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发展我国农业生产靠的是什么?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本文试就科技兴农的重要地位、目前农业科教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走出困境的若干对策等问题,作一些初浅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后,全党和全国上下,以实际行动迅速掀起了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和发展农业的热潮。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最终还晕要靠科技解决问题。科技兴农已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长远的战略方针。但是,科技兴农还必须以法律作保障。“科技和法律是现代文明的双翼。”(宋健同志语)只有这两者比翼齐飞,我国的农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本文拟对科技兴农的法律保障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农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绝不是个短期、权宜的问题,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而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主要靠人来完成。因此,调动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农业工作的前提。这就首先要靠政策来加以保证。 有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在30%左右。仅杂交水稻一项的推广,20多年来就累计增产粮食近百亿斤。由此可见,农业科技的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处于基础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是农业人口。因而,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为解决这一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问题,我国制订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战略,而最终实施这一战略靠的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而农业科技者和农民素质的优化则靠教育的培养。因此,教育对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巨大的效益作用。 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战  相似文献   

10.
农业的发展问题,在我国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一九七九年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农业生产坚持“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方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九八四年,我国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1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为241公斤,均创建国以来历史最高水平。然而在这以后,我国农业又陷入徘徊局面,特别是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停滞不前,人均占有粮食也由一九八四年的394公斤降到一九八八年的359公斤。进入“七五”计划时期后,农业  相似文献   

11.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在参与经济国际化进程中,要实现在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归根到底是要靠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来作保障,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在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外向型农业、创立农产品名牌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在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失误。其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对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来源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成效密不可分。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学教育一度中断,但涅槃重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也伴随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篇章,逐步形成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与区域发展、食物经济管理等成熟研究领域,研究范式上与西方农业经济学学科逐步接轨,研究体系日趋完善,并在农业区域布局区划、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农业农村政策创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引领作用。展望未来,减贫与发展、农地制度安排、资源与环境经济、食品营养、消费与安全、农业科技推广、农村金融供给等问题研究,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前沿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4.
都市农业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都市农业既在都市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又是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独具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都市农业将呈现出蓬勃成长之势。在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历经长期培育已具相当规模,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因受城市化水平和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起步较晚,有关理论研究尚不多见,借鉴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深入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践及其理论课题,从而加快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应是生态农业,并就生态农业的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实可能性问题进行了探索.作者认为,“石油农业”弊病较多,世界上已出现了用生态农业替代石油农业的趋势.我国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充分条件,并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农业企业化经营研究回顾与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企业化经营研究是农村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和同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对其回顾与评述将对农业企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理论的丰富具有重要意义,并能指导我国农业特别是黑龙江省垦区农业生产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7.
决定一国的农业和农产品竞争力,除了农业资源禀赋的约束外,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支持强度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我们常说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在政策和科技的背后同样是资金的注入。因此,国家对农业资金投入的多少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大小一般来说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政府是否有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科技革命是“科教兴农”战略的深化与发展,是实现我国粮食基本自给和加快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抉择。本文在对其理论背景、理论涵义进行充分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就其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据展开科学分析,最后还就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当今农业发展在三个层次上的关系问题提出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以数字化驱动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发展史是一部农业文明发展史,经历了从“靠天吃饭”“靠技吃饭”到“靠数吃饭”的转变。数字化包括“数字生产”“数字营销”“数字服务”“数字追溯”“数字治理”等方面。数字信息化为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提供了条件,数字经济使得传统经济理论下的信息不完全问题得以纠偏或改善;数字资源成为农业增长中重要的生产要素,拓展了传统农业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数字技术带来了农业营销模式创新,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化拓展了企业的范围经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数字治理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乡村治理效率。由此,提出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升级、加强数字农业技术研发、大力培育乡村数字人才、发展数字农产品品牌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农业怎样走出一条既符合世界农业发展大趋势又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是理论和实践中亟待回答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值得重视的两个问题 (一)借鉴国外经验教训——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捷径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国际列车”上,我国是跚跚来迟的“旅客”。相对于发达国家,人称发展中国家为“后发国家”。后发国家有其“后发优势”,它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直接运用现代化农业最新科技成果,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挫折,赶上现代化农业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