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常见的more ( ...)than结构放在形容词、动词、分词前起副词的作用 ,置于情态动词can ,could之前表示一种含蓄的否定 ,也可在more ( ...)than前加否定词no或not等 ,不同的用法有不同的含义 ,正确理解其含义是翻译好more ( ...)than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 More than与rather than是两个在意义上容易棍淆的两种结构,初学者不易掌握,现试析如下,希同行指教。 一、More than这一结构表示比较关系,than为连词,引出一比较状语从句,而这一从句往往以省略的形式出现。(即:和主句相同的部分均可省略。) a、In a few years strangers observed that our people were better educated and had more knowledge than people at the same economic circumstances in other counties. 几年来外国人都评论说我们的人民比其他经济状况相同国家的人民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具有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英语比较级形式中出现的结构型式与其表达的意义的非一致性,即完全不表达比较意义的用法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并从语言的惯用和常用的实际出发,将more than;less than;no more…than和not more…,than;no less than,no tewer than,not less than,no 1ess…than,not less…than;much more和much less;as much和as much as;asgood as和as well as等七组不同类型分别举例说明和比较。在强调如何理解其特殊意义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中文译文,最后达到使读者对这些比较级的型与义非一致性关系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运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more than这个复合词,是什么词性?能否都可作比较结构?含义是什么?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不容易弄清楚。现根据个人多年在教学上所遇到的情况,试作简单的分析。一、more than起副词作用,后接形容词、副词或动词。它能对这些词起到加强语气和程度的作用,从而有力地渲染句子的效果。因此,不能看作为引导比较结构。  相似文献   

5.
英汉言语行为动词被动(字)句语义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成果表明,英汉言语行为动词的词汇语义、词汇类别以及句法语义认知结构差异不大,但它们在句法表达结构上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为探讨英汉言语行为动词在被动(字)句中的表达形式异同,文章从词汇意义、句子的形态结构和语言在民族文化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方面,分别对英汉言语行为动词特点、词汇类别、主句和从句进行分析,探讨其语义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6.
构式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相互作用生成的,句子意义不是单纯的组成句子的词汇意义的相加,句法结构本身也具有某种独立的意义,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文章主要就"V+起来"结构分析其构式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汉语课时,黑板上写着“这儿很冷”的句子,同学们很快就能指出这是个主谓句,包含三部分:(1) 有三个按一定语法规则组织在一起的词。(2) 前后有较大的语音停顿。(3) 有一定的句调。同学们通过这一串语音符号,弄懂了句子成份的具体的词汇意义及语法、语义、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抽象的语法意义。这个句子中的每一部分意义,都依附于一定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比较结构中than后人称代词的比较对象是主语时,这个人称代词可以是主格也可以是宾格,用主格时than是连词,是正式语体,用宾格时than是介词,是非正式语体。然而,通过BYU语料库以第一人称代词为例进行的数据统计显示,无论是正式语体还是非正式语体,直接以I结束比较结构都是有标记的,而than me是无标记的。依据功能语法的基本观点,有理由认为,me并不是than的宾语,而是第一人称代词的重读形式。  相似文献   

9.
强语势,或称强调,指的是使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句子的意思比一般情况显得着重。现代英语的强语势,可通过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等手段来表现。本文仅就英语强语势的词汇手段用于肯定、否定和疑问意义的强调三个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动词及物性和句子及物性是不同的及物性,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互动关联的。二者的区别为:(1)及物性作为及物动词所特有的特征和属性,由动词的结构意义和词汇体共同决定,而句子及物性是整个句子结构的整体属性,由多种参数共同决定。(2)动词及物性和句子及物性是分别在抽象的句子和具体的句子中考察的结果。(3)动词及物性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特征,并不因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句子及物性是动词及物性在言语交际中的具体落实情况,是动态变化的。(4)及物动词内部并不同质,动词及物性具有层级性。句子及物性的高低呈现出逐渐过渡的连续性特征,是个程度问题。二者的互动联系在于:动词及物性影响句子及物性,但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动词及物性会受制于句子及物性。  相似文献   

11.
代词it在句子中的功能极其繁多,它远远超出了代替句中或上文中已经出现过的名词或名词词组等这一使用范畴。根据它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及所表示的词汇意义,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下面三种情况。 (一) it作为人称代词的使用; (二) it作为无人称代词的使用; (三) it在句子中并无具体的事物可指,它本身在句子中没有任何独立的词汇意义,它只作虚构的句子成份,it与其他词一起构成固定词组或句型。  相似文献   

12.
英语表达两方在性质、程度、数量上一方超过另一方,常用“形容词或付词比较级(…)than”差比结构。 英语的差比分为优等比较(Comparison of Superiority)和次等比较(Comparison of Inferiority)两种,前者最常用的比较级用词是more(例1),后者常用的比较级用词是less(例2)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翻译实践中一直存在着对英语倍数的误解。英语中表示倍数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be N times和increase N times。be N times结构可分为三种形式:A is Ntimes as large(much等等)as B,A is N times larger(more等等)than B和A is larger(more等等)than B by N times。三者均表达A是B的N倍,即A=B × N。increase N times结构亦可分为三种形式:increase N times,increase to N times和increase by N times,三者涵义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4.
从语义的层次性探析歧义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从层次理论入手,分别从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对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阐明其形成过程,探析其形成原因.认为词汇歧义的形成是由于交际双方对同一词汇的意义作了不同层次的理解,句法歧义的形成则是由于对一个句子的结构作了不同层次的划分,或者是由于句子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有别.因此,在交际中如果能联系具体的语境,对发话者使用的词义或句义的层次作出正确判断,就能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意义,避免歧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在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中,都有许多独立运用的、结构基本固定的词组或句子,这些词组和句子能言间意赅地表现多种思想和概念,为一般人所接受,并在不同的语体中得到使用,这就是熟语(фразеологизм)。熟语做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语言建筑材料,它的象征和指喻作用(有时还具有联想意义)都是和民族文化,即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而动物形象、色彩、数字等在熟语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法形式,句子结构和语义以及词汇手段诸方面探讨英语里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这个形式与内容相矛盾的问题,并举例说明这种意义被动式在语言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讨论了英语的句子结构和语用分析之间的关系,指出一个句子存在着几种分析的可能性,句子从语法或逻辑上分析,不影响句义。同时探讨了句中的词汇意义和语用逻辑推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推理,可以看出一个名词或一个名词短语在句中扮演的不同的题元角色。  相似文献   

18.
中动结构的构式意义及其生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中的某些动词常用于"NVA"结构中,构成所谓的中动结构,其中名词N为动词V的受事,动词V和形容词/副词A一起构成修饰语,说明N的特征.当代构式语法认为,结构的意义并不只是其所包含的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结构具有自己的构式意义,从而决定句子的整体意义,并限制进入该构式的动词.本文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动结构的构式意义及其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能够进入该构式的动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都可以用词汇和句法两种手段表达使役概念 ,但侧重点不同。英语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表达使役意义 ,句法手段是辅助性的 ;汉语主要通过句法手段来表达使役意义 ,词汇手段是次要的。英汉使役结构的这一差异影响了中国学生的二语习得 ,语料库检索的结果显示 ,受母语影响学习者过多使用“make… (adjective verb)”类句法使役结构。  相似文献   

20.
受说话人的语义意图和上下文的支配,英语被动语态常用于突出句子重点、平衡句子结构、连贯语篇意义、委婉说话和陈述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