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挥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13(4):1-4
电脑网络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造成了扩张性影响,伴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一种另类的特殊存在方式-虚拟现实,将是哲学上不可回避的话题,它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认知方式与生活态度。从本质上而言虚拟现实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能动过程。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意味着人类认识事物的深入及思维方式的跃进。 相似文献
2.
郑晓曦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13(4):8-10
本文在对虚拟现实的词义探源、概念描述、特征刻画和应用介绍的基础上,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提出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人类心智的延伸给人类认识自然带来的新观点、新方法,并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将给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虚拟现实之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晓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本文在对虚拟现实的词义探源、概念描述、特征刻画和应用介绍的基础上 ,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提出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人类心智的延伸给人类认识自然带来的新观点、新方法 ,并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将给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刚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利用虚拟现实的方法来设计球形机构,并把VR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接口,可在三维空间中实现球形机构的设计和论证。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设计球形机构,该方法可使设计者随意在由固定物体构成的设计环境中放置移动物体的几何模型,固定物体作为机构的基础和可能的运动干涉体,从而在考虑机构与环境干涉问题的同时,实现机构的运动分析。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艺术简称虚拟艺术,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新的艺术活动。虚拟现实艺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主要是感官性沉浸和参与性沉浸,并搭建了一个技术乌托邦。如何看待虚拟现实艺术对艺术、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的消解或突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林格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62-64
利用计算机生成模拟环境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将三维空间的意念清楚地表述出来,使学习者直接、自然地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进行交互作用。桌面式虚拟技术成本较低,便于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它有利于创设新型的教学环境,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中的虚拟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欣欣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4):48-51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系统的结合,使得虚拟现实技术成为教学技术领域的又一个新型教学媒体,它具有沉浸交互、构想的特征,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材施教,弥补目前教育中的不足。目前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应用有虚拟校园、实验室、技能训练、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傅治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11
网络文化是互联网的产物,而网络文化的迅速形成,既以其鲜明互动性影响着虚拟社会,也影响着现实社会.研究网络文化,就要研究网络文化的互动性.本文针对网络文化互动的几个向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R)和人机交互技术(HC I)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中的应用已逐渐变为可能。文章提供了VR和HC I技术在CALL中应用的框架简图,具体是HC I在听说方面的应用简图(单机版)、HC I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简图(单机版)、VR中人机对话框架图(单机版)与VR和HC I的应用简图(网络版),旨在不仅使CALL学习内容丰富化,学习形式多样化和学习效果显著化,而且使语言学习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结构工程中应用的意义、研究现状及前景。讨论结构拟实研究的内容、方法,技术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22
随着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虚拟现实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得到应用并逐渐受到社会关注。虚拟现实在延伸人体感官的同时,也在沉浸式新闻、媒体融合等方面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但是,虚拟现实也可能导致新闻作品形式大于内容、人的灵魂被宰制等问题,需要受众对此保持足够的清醒。 相似文献
13.
“虚拟现实技术”正日益成为一个改变人类生活的新技术。其最大特征是给使用者带来一个混合现实的认知环境,以沉浸式感知体验突破了传统社会中现实环境的单一维度,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认知实践方法。与此同时,这种虚拟认知某种程度上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必然产生认知者在虚实之间转换的二元分裂问题,从而造成用户的认知困境。就如同“缸中之脑”,由于这种“代码”性的信息输入,在主体认知中形成一种碎片化重组的观念,而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才会导致主体对虚实处境的混淆,给自身带来困惑。若将这种虚实倒置观念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则会对自身和他人带来危险。因此从认识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及规范探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技术在CAD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CAD系统是新一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设计环境,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和质量.主要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CAD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虚拟现实系统中人机交互感官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人机交互机理中感知系统模型和行为系统模型的基本原理与特点,总结出深入研究人机交互机理是实现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的基础。同时指出人机交互感官机理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洪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现实与虚拟现实的划界问题是从哲学层面上讨论虚拟现实问题的哲学基础 ,本文基于现实本质含义及与之相一致的基本特征 ,从实在性和主体性两个方面提出现实与虚拟现实的划界标准。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它可以将人的感官调动起来,使其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觉。文章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哲学方面产生的冲击进行了深刻剖析,并详细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对社会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虚拟现实问题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禧祯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51-56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和应用引起了哲学界的关注。本文从哲学对虚拟现实界定角度,在梳理和分析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个人看法。本文认为,虚拟现实是人类用数字化的中介系统创造的可与人交互作用的超现实环境的技术、活动和状态;作为一种客体,人工的虚拟现实("虚境")是个物理性与心理性结合、工具与客体合一、主体与客体共构的复合性的人工环境;网络虚拟空间,是虚拟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虚境",遥在是其存在方式,"在线效应"和"时缩空扩效应",是遥在性导致的双重效应,虚拟性是其显著特征,并由此产生网络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学习空间受限等问题,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将虚拟现实技术深度融入到英语学习当中,用Unity 3D和Steam VR开发了一个基于虚拟现实的英语智慧学习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营造沉浸式体验英语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外语... 相似文献
20.
李建忠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中的热点之一,已经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其在采矿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