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十分重要。文章在对我国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描述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等指标,实证分析了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严重匮乏,农村金融资源未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逐渐成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中国城乡失衡的巨大差异又决定了各自区域二者关系的不同。选取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的典型区域——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运用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验、长短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方差分解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以甘肃省为代表的双重滞后型地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二者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城乡金融发展规模的非均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更为明显,而城乡金融发展效率的非均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程度、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素质四大因素,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战略引力"的形成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而市场规模和金融状况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战略引力"形成的关系并不显著。此外,经济环境因子是驱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战略引力"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制度和政策因子和集聚因子分别是驱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战略引力"形成的第二和三层次驱动因素。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积极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是"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快速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战略引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并行存在已久,不但具有替代、挤出正规金融的功能与作用,而且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实施产生很大有效性,使得金融制度供求处于非均衡状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剖析我国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问题,有效解决非正规金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出了有序发展非正规金融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5.
继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模式研究倍受重视。阐述了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沿海开发的指导作用,分析了江苏沿海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条件,指出了"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的合理性,提出了实施"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金融长期形成的低水平非均衡不但源于存量式改革导致的金融供给抑制,还源于中等农户的金融需求不足。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既需要通过增量式改革和存量式改革并举来有效增加金融供给,也需要通过促进"三农"的多元化发展来有效提高农业、农户和农村金融需求,以实现从低水平非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跳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均衡型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及其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的简析,得知:中国城市化的"非均衡态"凸显、城市病潮的涌现以及农村"空壳化"问题的显露成为实现"均衡型城市化"的现实成因。基于这些成因的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中以及城市化模式抉择的形势下,实现城市的网络化、找寻最佳城市规模、实行农村"就地城市化",以及优化产业空间、促进产业升级成为城市化由"非均衡"模式转向"均衡"模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江苏3大区域带来了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良性非均衡"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新思路,核心是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战略导向,以"非均衡"凸显各地特色,同时有效控制并逐渐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达到"良性"的目标。把握沿海开发契机,推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导向和实施重点是以"跨江开发"战略加快苏南要素北移,以"江海联动"战略支撑苏中双轴开发,以"两海战略"推动苏北近水发展,以"强县经济"战略确保沿海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和布局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论证我国历史上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战略和非均衡战略的得与失,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区域发展的观念、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路,即实行新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及组建都市圈、明确经济中心、打造经济区等。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表现出金融浅化的特征.通过分析民族地区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特点,本文发现民族地区的金融浅化实质上是由微观层面上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在金融抑制条件下处于非均衡状态的表现.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应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及金融生态建设、提供成本补偿、加强民族金融政策创新等对策,以帮助民族地区制定出能充分体现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和民族自治地区特点的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