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平 《兰州学刊》2013,(9):131-137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的进程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论述当中,其中,主要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目的、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内容、政治参与方式、政治参与条件、党内政治参与以及农民政治参与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从而,把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有机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农村阶层分化致使政治参与主体多元化、政治主体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极端参与方式增多、参与内容和重点转移,政治参与的新变化使我国农村传统政治参与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必须从不断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双向良性互动、提高政治系统的开放性和吸纳力、实现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等方面完善政治参与机制,更好地适应各阶层政治参与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其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对其所在年代的美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心理与政治参与方式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将之总结为其根源在于美国人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形成的民主心灵习性.本文首先基于政治心理学视角对托克维尔的民主心灵习性理论内涵进行系统阐述,指出所谓公民的民主心灵习性本质上即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政治心理习惯;其次,运用政治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对民主心灵习性予以理论解构,指出其应由公民的政治参与人格、政治参与态度、政治参与认知、政治参与记忆、政治参与知觉、政治参与情感、政治参与认同七个要素构成;最后根据勒温的场论与前述民主心灵习性的理论内涵,指出可基于下述两个方面培育公民的理性政治参与观:一是构建公民理性政治参与的心理结构,具体包括政治参与人格的培育、政治参与态度的树立、政治参与认知的提高、政治参与记忆的沉淀、政治参与知觉的培育、政治参与情感的培育与政治参与认同的确立;二是构建公民的理性政治参与行为情境,具体内容包括公民政治参与制度环境的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文化环境的培育与公民政治参与社会环境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适应中国政治民主化,本文初步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出现的新特点:政治参与侧重政策实施阶段;微观层面的政治参与多于宏观层面政治参与;自主式政治参与和动员式政治参与并存;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日益增多;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公民表达利益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提高中国的政治参与制度、支持公民社会的成长、完善和健全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等相关措施,将有利于扩大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5.
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重点分析了网络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和影响因素,以及线上线下、传统政治参与与网络政治参与的融合;国内学者系统研究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不同群体网络政治参与的状况,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影响和规范化对策。国内外网络政治参与研究都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尚未形成一套能够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有效、有序发展的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应进一步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应然状态的研究,设计出关于网络政治参与方式的可操作性指南。  相似文献   

6.
李珊珊 《理论界》2015,(2):35-38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处于起步阶段,参与主体理性精神不够,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落后,网络政治参与渠道混乱,导致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具体表现为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无规则性、去中心化。造成网络政治参与无序性的原因有少数网民的积极参与与多数网民消极观望的矛盾、政府高层的积极开放与基层的消极保守之间的矛盾、体制外网络政治参与渠道的多样性便捷性与体制内参与渠道的不多不畅之间的矛盾。因而,政府应当在保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热情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制定和完善网络政治参与规则,改善网民政治参与渠道,维护公民政治参与的网络环境等措施来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秩序。  相似文献   

7.
引导政治参与需求、提升政治参与水平、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充分认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时代的要求,而从规范层面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路展开深入系统分析尤为重要。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需要着力健全参与制度、拓宽参与渠道、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素质、塑造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8.
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科学而全面的测定指标则是衡量政治参与水平高低的基础。测定政治参与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政治体系设计的参与孔道、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政治参与的效度。通过对政治参与水平的测量,可以比较不同政治系统的政治参与水平,并找出不同政治系统提高政治参与水平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证研究——以北京5所高校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信息时代,人们开始借助网络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意愿、维护自身利益,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参与政治活动的新方式。大学生文化水平高、网络知识丰富、民族意识强、参与政治热情度高,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对北京5所高校469名学生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基于此,探索性地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并从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角度,提出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试论政治参与水平的量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科学而全面的测定指标则是衡量政治参与水平高低的基础。测度政治参与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政治体系设计的参与孔道、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政治参与的效度。通过对政治参与水平的定量分析,可以比较不同政治系统的政治参与水平,并找出不同政治系统提高政治参与水平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形式、意义和限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私营企业主是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阶层。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突出,并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决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肯定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强化对这一参与行为的规范和引导,要强调这一参与是有限度的。中国目前要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保证这一参与的健康发展,防止在私人资本与某些阶层之间形成社会中的强势联盟,损害其他阶级阶层的利益,危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梭伦改革前,血统原则是判断雅典人社会政治地位的唯一标准。贵族垄断国家权力,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平民经济上遭受剥削,政治上无权。贵族和平民矛盾尖锐,因而引发社会冲突。梭伦临危受命,担当改革重任,确立了"以财富决定社会政治地位的原则",打破了血统原则,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力量,提高了平民,尤其是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政治地位,为雅典建立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这一政治原则不仅奠定了私有财产的法理依据,而且调动了公民创造财富的热情,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后世欧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私营企业主的“有产者”的身份使得该阶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备受关注。目前成为私营企业主的门槛日益提高,如果现在就断定私营企业主群体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阶层意识还为时过早,但就私营企业主中的某些群体而言,显然又已经开始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阶层意识,并且私营企业主阶层开始出现利益组织化趋向。  相似文献   

14.
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实现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因为现阶段公司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环境的影响,社会责任履行普遍缺失,这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必须在公司治理中加强社会责任法制建设,增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公民权与全球公民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道晖 《社会科学》2006,1(6):112-119
公民社会是与作为自然人的私人社会相区别、而直接同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组织化和政治化的民间社会。其核心的要素是以私人社会的共同利益为纽带而形成的政治共同体(各种非政府组织),来集中和表达社会的共同意志和利益,使私域中的诉求扩展为公共诉求,以利于开展社会运动或社会斗争, 促成对国家的民主转型和改造。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一国之内的国家公民延伸为世界公民,公民社会也越过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国结社和社会活动,形成“全球公民社会”,并在全球发挥其影响力、支持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其中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最令人们关注。那么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边疆省份的云南 ,其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发展状况如何 ?为此 ,课题组对人们比较关注的云南省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状况作了深入调查研究 ,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互联网已成为第四媒体 ,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影响既有正面的 ,也有负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引导 ,努力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传承而非颠覆:从古典、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古典到新古典再到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发展史上所经历的两次质变突破,是经济学历史传承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和推动结果。其中行为经济学通过在经济学中纳入对异质经济行为动机的研究,而使得以同质经济理性为基本假定的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其特例情形,因此它不是区别于主流经济学的边缘学派或颠覆性理论,而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前沿。此外,由于理论的相对真理性,我们不能把理论发展中的某一阶段等同于它的唯一和最终形式,或无视理论的相对真理性而对其加以滥用并作为对其他理论妄加批判的依据。故行为经济学也不是经济学的最终形态,它同样是经济学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阶段,并仍将继续发展下去。科学的经济理论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理论的绿色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政治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和社会政治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股新兴的政治思潮。从政治思维和政治价值观、政治权力和政治结构以及政治决策和政治参与等方面来看,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全面的和普遍的政治关注。为了克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很有必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西方生态政治理论,努力汲取其中合理的因素,改变传统的政治思维,树立生态政治价值观,实行基层民主,激励公众广泛的政治参与,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加大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解决力度,努力推进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生态政治化进程。这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朱沁夫 《云梦学刊》2007,28(1):77-80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在政治经济学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演进过程。古典经济学家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乐观派,一种是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悲观派;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后的政治经济学却舍弃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政治经济学不能抛弃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应当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观念与政治经济学的结合点在于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和商品二重性理论,从而在于生产理论和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