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倾城 《社区》2010,(12):63-63
小希知道婆婆不爱自己,她也从来不爱婆婆。她们不过是姻亲,不比舅甥、姑侄更亲热。  相似文献   

2.
绛县横水镇周庄村王月爱,十五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离休回家的公公郭效信,使老人晚年过得愉快舒心。今年77岁的郭效信从事教育工作42年,1989年1月离休回家。他有5个儿子,月爱是他的三媳妇。1988年8月,也就是月爱嫁到郭家的第4年,婆婆因病去世。与丈夫两地分居的月爱,准备带孩子去西安与丈夫团聚,可每当看到公公愁眉不展的神情,月爱心里就不是滋味:婆婆撒手人寰,公公的衣食住行咋办?公公没有闺女,儿子又都不在身边,谁来照顾上了年纪的公公呢?经过一番考虑,她放弃了去西安与丈夫团聚的想法,毅然挑起照顾公公的担子。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衣食住行日复…  相似文献   

3.
王纯 《老友》2014,(5):42-43
正婆婆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前段时间,老妈打来电话,说要来我这里住一阵。我心里暗暗叫苦:婆婆遇上妈,会不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弄得鸡飞狗跳,硝烟四起?我知道,婆婆和老妈都是那种有个性的人,而且生活习惯也不一样。老妈来的第一天,和婆婆见了面,倒是很融洽。晚上,我得安排房间休息,家里只有两个房间,得把老妈  相似文献   

4.
你是谁     
小希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一家著名的连锁酒店工作。这倒不是小希运气好,而是她对就业早有准备。读大学的时候,小希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当别的同学在花前月下的时候,小希已经开始在当地的酒店兼职了。毕业了,别的同学忙着找工作的时候,小希已经被一家连锁酒店录用,担任主管。  相似文献   

5.
在小城长大的我,总以为婆婆大都是像我妈那样的:胖,言语爽利,穿一百块钱左右的衣服,爱侍弄花草,热衷于向别人传授各类生活小窍门,常犯个腰腿疼等。直到我看见了高贵的婆婆。  相似文献   

6.
敏之 《社区》2013,(6):61-61
婆婆是个“难缠”的角色,说话直爽,办事精明,整日里穿着新潮,装扮靓丽,身材保养得也不错,不认识她的还以为是三十几的少妇。我的几个闺蜜见了几回后也私下里喊她“老妖精”。老公听了有些不高兴,郁闷地说:“你们几个小妖精就羡慕嫉妒瞰巴,过不了几年就是黄脸婆。”一阵哄笑过去,我却不免担心:自己如果不注意保养,难道要比婆婆老得还陕!  相似文献   

7.
隰县城里,有一位72岁的老人张玲爱。打从她做媳妇的第一天起,57年如一日,孝敬着今年84岁高龄的婆婆,知情者都从心底里为她树着一块尊老敬老的碑。 张玲爱是1936年嫁到婆家的。那年她15岁。过门后她才知道,仅比自己大12岁的婆婆当年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嫁给比她大20岁的丈夫做续弦的。一进门,就有3个孩子喊妈妈。婆婆的苦命身世,激起了张玲爱的百般  相似文献   

8.
赵珊瑚 《社区》2013,(4):61
婆婆是个"难缠"的角色,说话直爽,办事精明,整日里穿着新潮,装扮靓丽,身材保养得也不错,不认识她的还以为是三十几的少妇。我的几个闺蜜见了几回后也私下里喊她"老妖精"。老公听了有些不高兴,郁闷地说:"你们几个小妖精就羡慕嫉妒恨吧,过不了几年就是黄脸婆。"一阵哄笑过去,我却不免担心:自己如果不注意保养,难道要比婆婆老得还快!  相似文献   

9.
我的婆婆     
丁立梅 《社区》2003,(18):36-36
婆婆来了,从老家。 婆婆是从苦日子中熬过来的人,大凡从那个时代熬出来的人,明显的特征就是对钱物特别宝贝,婆婆尤甚。吃剩的饭菜,用坏的旧物,她从不合得扔了。买菜购物,跟小贩商家一分一厘也不相让。就是与我们之间,也是分分文文算得清清爽爽。这  相似文献   

10.
芳芳 《老友》2011,(3):27-27
婆媳关系可以说是家庭中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怎样与婆婆和谐相处呢?从我的实践经验来看,就是要多讲"爱"别讲"理"。  相似文献   

11.
江慧妍 《社区》2009,(6):53-53
我的婆婆是一位退休教师,退休后她的生活非常丰富,每天都到老年曲艺社唱戏,而且婆婆还懂得上网,虽然不懂“回贴”、“灌水”,但对网上的新鲜事物倒也接受得很快。  相似文献   

12.
我的婆婆是一位退休教师,退休后她的生活非常丰富,每天都到老年曲艺社唱戏,而且婆婆还懂得上网,虽然不懂"回贴"、"灌水",但对网上的新鲜事物倒也接受得很快。  相似文献   

13.
婆婆的生日     
今天是婆婆的生日,该给婆婆买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呢? 婆婆爱吃什么?喜欢什么?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最后我想,婆婆从小就失去了母亲,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婚后又为抚养七个儿女操心,劳累了一辈子。她从来舍不得买件好衣服给自己穿,不如我为老人买件好羊毛衫穿吧。当我想到这里时,另一个声音便在我耳边响起:你可真傻,婆婆过个生日还用得着你如此费神,花个三二十块随便买点什么就算了!  相似文献   

14.
若兰 《新天地》2012,(6):36-37
我的婆婆今年88岁了,她患老年痴呆症已有12年了。婆婆刚开始糊涂的时候少,后来明白的时候少,现在就谁也不认识了。可是即使这样,她仍是我们家的笑星,这种生活笑中也有泪,虽然坎坷却有滋有味。婆婆虽然已经说不清我们和她是什么关系,可她知道我们是亲人,看见我们就笑。她的饭量一直很好,一天5顿饭(包括夜宵),身体一直很健康,她喜欢热闹,爱去人多的地方。记得有一次我带她去商场买  相似文献   

15.
顾思虹 《社区》2009,(33):16-16
有些媳妇最怕的就是听婆婆不厌其烦的“教诲”,从早到晚地发号施令,做媳妇的心里是有苦说不出,有冤无处诉,那种感觉比哑巴吃了黄连还苦。我曾问过一些与婆婆相处得不那么好的女友,你以后就决定不再和婆婆打交道,也不和她老人家说话了吗?  相似文献   

16.
婆媳关系,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说来说去,这里头有个“权力观”问题。 原本陌生的两个女人,因为共同爱着一个男人而住进同一个屋檐下,所不同的是,婆婆的爱给了这个男人生命,而媳妇的爱为他带来了另一个小生命。然而,这两个女人的角色最容易发生磕碰,一碰就好结疙瘩,结了疙瘩还不好解。  相似文献   

17.
婆婆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而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别人常说,婆媳关系不好处,更何况是农村的婆婆和城里的媳妇。可在我们家婆媳从来没有争吵过,反倒是其乐融融。这是因为婆婆和我各有“三招”。婆婆虽是个农村老人,思想却一点儿也不封建,她的“第一招”就是“重男不轻女”。当年,我生下女儿,唯恐婆婆心里有想法,于是吃不香、睡不实。谁知我是庸人自扰。在乡下的婆婆一听说我生了个女儿,赶紧把平时很少出门的公公也拉来,体体面面地为孙女过了个“满月”,我的“余悸”消除了,对婆婆也多了几分敬意。为了帮着带孩子,婆婆进城和我们小住了一段,使…  相似文献   

18.
感动真爱     
原以为七十有五的公公再婚实属没有必要,我还以为再婚后的公公和婆婆之间是谈不上什么爱呀情呀的,因为他们都已经老了。 公公原是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称得上是一名知识分子;而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再婚婆婆却一字不识,大半辈子所定格的生活圈子注定他们是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的,更谈不上情感的交流了。 春节前夕,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同公公婆婆过年。家门是开着的,我们径直走进了公公婆婆的房间。婆婆  相似文献   

19.
我爱木兰拳     
唱遍神州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有句歌词:“人有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了腰板也像十七八。”我曾认为那是艺术的夸张。然而自今春参加了木兰拳(包括木兰单扇和木兰剑)体育活动后,我体会到歌词不仅写得好,并且还真有点豪情满怀、英姿飒爽之意呢。 我爱木兰拳。单就她的名字就足以令我心驰神往,激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20.
好学的婆婆     
婆婆幼年家境贫穷,没有上过一天学,她现在所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字,都是她平日留心学习的结果。 1982年婆婆从河北农村来到太原,在一家服装厂的门市部工作,看着厚厚的进帐簿,婆婆发懵了。但好强的婆婆没有胆怯,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学文化,婆婆在单位向同事请教,回到家向公公学习,甚至在做饭时,她也把自己的小本子放在身边,嘴里不停地念念叨叨:“被、被子、被罩……”就是靠这种精神,这股韧劲,婆婆的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份内的工作做得一丝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