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从目前有关的研究成果看,人们对创造性思维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一些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与管理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如何认识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我们认为,创造性思维本质上是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碰撞与升华的灵感思维。  相似文献   

2.
论艺术思维     
章指出了“形象思维”论对于文学创作的理论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用“艺术思维”取代“形象思维”的观点。认为“艺术思维”的核心是审美心理。以审美心理为内核 ,艺术思维包括意象思维、情感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和形式化思维。它是一个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3.
艺术思维哲学•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艺术思维”和“形象思维”两个古老的话题入手,揭示艺术思维具有比形象思维大得多的内涵, 并以此为起点,提出建立艺术思维哲学的可能性和设想。在艺术思维本体论框架中,从直观感觉、抽象逻辑、情感意志、先验知觉、文化符号五个层面论述事物本质的获得性特征,并对获得过程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化思维是艺术思维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二胡演奏不单是技巧的运用,更重要的是一种很强的艺术思维活动和心理动势。演奏中应该根据乐曲的需要,通过艺术思维分析得出处理方案,并有意识地赋予生理上的演奏动作。  相似文献   

5.
蒙太奇的本质是一种艺术结构方式,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选择和处理的方法。蒙太奇作为技巧和思维的存在,有着根深蒂固的人类心理学基础。随着现代小说的日趋成熟,它从电影中又进一步吸收和呈现出这一艺术思维方式,使小说技巧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6.
7.
隐喻艺术思维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思维形式,它具有情感性、整体性、象征性和启发性的特征。艺术通过隐喻使情感得以外化或物化,隐喻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的全过程,象征性构成了艺术元素之间的联系,填补了意象之间的空缺,启发性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根本所指,它增强了隐喻艺术思维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吴开晋初期诗作,清纯、真朴,人物刻划情真意切,大多以写实为主。中期作品则是旅游情思、人物缅怀,与现实生活贴得很近。晚期的创作加入了更多的细节和叙事的因素,诗风崇尚朴实的原始风格,又有清雅悠然的现代感。  相似文献   

9.
作为艺术思维方式的体验, 是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范畴。体验论有两大特征: 一是其向内的心理活动特征, 即通过“向内”最终在更高层次上感悟外在世界甚至最高本体; 二是其强调主体能动创造性的特征。中国式的“体验”由老庄奠基, 辗转发展, 成为了中国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普遍方式。田园诗人和山水画家很好地完成了将体验由哲学思维向艺术思维的转化。现代西方体验论明显区别于中国式的体验论, 前者强调“自我观照”及操作技术; 后者注重超越个体自身之体验, 力图体悟最高本体, 具有玄虚飘渺性。19世纪俄国式的体验论介乎二者之间。它将体验与道德反省进行了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0.
刘勰继承《乐记》的传统观点,认为艺术思维的发生是由于心的感物而动,但他更突出了“情”的因素,并阐明了心和物的双向互动,以及心物应感的自发性(无意识)。他认为诗赋的构思是以情为核心的,旨在营构艺术意象,使情感具有审美形态,营构的过程中要求心物交融,即所谓“神与物游”。“虚静”是构思时的最佳心理状态,又与“养气”相关。刘勰认识到从意到言是质的转换,言意矛盾是艺术思维在传达阶段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艺术思维是一种具体的和立体的思维方式 ,它以形象 (直感 )思维为主干 ,同时包含有抽象(逻辑 )思维与灵感 (顿悟 )思维成分。象、情、志是这种思维活动的三大基元 ,它们分别结合而形成三维构架。艺术思维跨越前意识与无意识两个系统 ,它直接发生于前意识区域 ,又有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广泛渗透  相似文献   

12.
思维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是独立的,但当它与具体思维内容发生矛盾时,又无条件地服从客观内容的要求,修正它,使之符合思维实际的需要;思维形式相对独立性在性质判断主谓项周延性上、A判断和O判断的换位推理问题上、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上也有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民本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基础和历史作用。从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概述了民本思想的形成、转化和超越,并对民本、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略加分别和定位,以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民主制度的进程中,吸取历史的精华,借鉴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与艺术设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创造力的核心,是推动设计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艺术设计既要研究人的行为、人的需求,更要致力于追求现代科技和审美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15.
比兴思维与意境的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意境是艺术思维的产物。作为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的核心概念,它起源于道家,也受佛学的影响。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具有咀嚼不尽的美感特征。比兴思维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方式通过类比联想、形象拟比和情感整合促成了情与景的交融,通过化实为虚、虚实兼顾融合虚与实,从而创造了一个意兴和兴象兼具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然而,比兴思维在意境创造中的表现是极为复杂的,很难在一个规则的、程式化的游戏中作准确的、毫无遗漏的界定。  相似文献   

16.
感应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推论式思维,由此心、此事、此物而感应彼心、彼事、彼物,当然也含有想象、联想的成分或艺术化的夸张。儒家思想体现在艺术思维上的感应,主要是针对社会、人生和心理方面的,而道、佛学说则在于对自然、本性和自由、人性的张扬。“三教互补”使意象语言和推理语言在唐代艺术思维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思维方式的革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教育领域内许多问题的解决 ,也要靠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和更新。思维方式恰当与否 ,是关系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