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皖系军阀张敬尧统治湖南期间,横征暴敛,纵兵害民,无恶不作。“五四”运动期间,镇压学生爱国运动,引发了湖南人民的驱张运动。毛泽东领导这场运动,亲率代表团赴京请愿。历尽艰辛,终于取得了驱张运动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皖系军阀张敬尧统治湖南期间,横征暴敛,纵兵害民,无恶不作。"五四"运动期间,镇压学生爱国运动,引发了湖南人民的驱张运动。毛泽东领导这场运动,亲率代表团赴京请愿。历尽艰辛,终于取得了驱张运动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湘籍南社诗人以醴陵人为主,宁调元、傅熊湘以及醴陵三刘对南社的发展作有一定的贡献。他们的诗学与诗创作也取得较大成就。成立于上世纪20年代的南社湘集为保持传统诗文的地位,与新南社针锋相对,对过激的文学主张未尝不是一味清凉剂。  相似文献   

4.
南社源出江苏,其成员生前有不少人都在南京生活、工作、战斗过,并且写下了大量的与南京有关的诗词作品。 江苏省南社研究会会员金建陵、副秘书长张末梅夫妇多年潜心研究南社及其文学活动,著述颇丰。此次,他们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竭尽全力,搜集并整理南社成员在南京的诗词作品,将其编辑成集,名之为《南社诗人咏金陵》,由民革南京市委文史工作委员会刊印发行。该书收集、辑录了六十多位南社成员咏南京的诗词,数量共有140多首。这本诗集,反映了南社成员在南京从事诗歌创作的基本情况以及某些革命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社成员在辛亥革…  相似文献   

5.
在南社酝酿和初创过程中,虽然高旭、柳亚子都有积极活动,但陈去病是首倡南社第一人,并且实际上被视为社长。陈去病还在南社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协助组织越社,参加长沙、北京的南社雅集活动。南社成立后屡生风波,陈去病劝导南社成员相互宽容、维护团结、避免分裂,因此,他在南社中的崇高地位和声望始终受到南社成员的尊重。  相似文献   

6.
从“南社”到“新南社”,充分体现了柳亚子思想的进步性与革新性。南社分化的原因一是内部唐宋诗之争,二是外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南社分化的实质是南社成员内部新旧思想、进步与保守势力之间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南社女社员张汉英、唐群英等都是辛亥革命后女子参政运动的发起者。笔者采用个体解读与群体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阐述了南社女性在近代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中艰难曲折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南社女社员张汉英、唐群英等都是辛亥革命后女子参政运动的发起者.笔者采用个体解读与群体解读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南社女性在近代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中艰难曲折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南社是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革命的反清团体,在变革上层建筑的同时,自身思想迅速发生蜕变。南社的组织形式富有现代知识分子社团的特征。南社成员从事的职业,最多的是办学与执教,与私塾有质的不同;其次是办报办刊及自由撰稿,一个全新的职业。南社是使封建士子迅速蜕变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南社     
南社是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历史上一个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团体.它的活动从辛亥革命前夕到抗日战争爆发,一直延续了三十年左右.其成员共达一千多人,遍布全国各地,在当时的文化界、政治界都有广泛的影响.鲁迅先生和南社成员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不仅在辛亥革命期间参加过南社的支社——越社,而且同这个组织的许多成员都有过交往.仅在《鲁迅日记》中,关于南社成员的记载就有七百多次;在鲁迅的杂文中,直接提到南社的也有三处.(仅仅涉及南社和提到南社成员的没有计算在内.)因此,研究鲁迅和南社的关系,对于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学习鲁迅的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研究南社也是不无裨益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对“南社”的研究归诸近代文学,而把对鲁迅的研究归诸现代文学,忽视它们事实上是属于同一历史发展阶段的.忽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致使一些史料湮没.就连新版《鲁迅全集》中的个别注释,也因编者未将视野触及到“南社”研究研究方面,而出现了误注的情况.在本文中,笔者仅根据见闻所及,提供一些零散的史料,以供读者参考、错误和不足之处.尚望博识者补充指正.  相似文献   

11.
柳亚子在中国近现代编辑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主持并领导了《南社丛刻》和《南社社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还编辑过南社社友的诗文作品 ,并且在其他编辑工作方面也多有建树  相似文献   

12.
同川学校的宗旨是教育救国 ,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启蒙教育。同川学校与南社的关系很密切 ,有众多校友后来加入了南社  相似文献   

13.
湖南青年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蔡元培等人的倡导下,中国于五四运动前后兴起了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以毛泽东、蔡和森为代表的新民学会推动下,大批湖南青年进入北京留法预备学校,此举在全国引起连锁反应.华法教育会及有关人士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负"维持之责",从而掀起全国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热潮.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人数几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大本大源”是湖湘文化的传统,“原道”是湖湘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原道、卫道乃至殉道成为湖湘文化规约下湖南士人人生基本的行为主导方式。毛泽东、蔡和森等灿若星河的一大批“五四”时期湖南有志青年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与他们在湖南的文化氛围里形成的“原道”精神密切相关。在“五四”时期短短的6年时间里,湖南社会经历了反袁、驱汤、驱傅、驱张,湖南自治运动,以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反日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等等,这些运动形成了湖南人一个探讨“大本大源”的“原道”过程,形成了一个历史的链条。而“五四”时期的湖南报刊,则成为这一历史转换、文化转型的不可或缺的“媒介”,成为这一代人才渡河之舟桥,冶炼之熔炉,砺剑之硎石。  相似文献   

15.
张浚与洛学     
张浚在南宋高、孝两朝出将入相,对宋代学术起着重要作用。他在南宋初与赵鼎并相,推崇洛学,引擢洛学之士,造就"小元祐"政局,为洛学的复兴吹响了号角;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元祐未必全是、熙丰未必全非,倡行孝悌之说,打压洛学,使洛学的发展受到抑制。秦桧专政后,张浚被贬斥,在困顿谪居期间,张浚终信洛学,著书立说,继承弘扬洛学,并引导其子张栻追随洛学。张浚对洛学的推崇使他在孝宗朝再受重用,流誉于后世,甚至掩盖其过失。  相似文献   

16.
张孝祥不仅是南宋初期的词坛大家,也是备受士人推服、任天下之重的帅臣。长期以来,他的阃帅身份多为论者所忽视。孝祥词学观念的迁变流转和于湖词主体风格的演进生成,与其数任帅阃、开府四地的仕宦历程亦若合符契。在高、孝二朝交替的时代背景下,孝祥主导的幕府文事活动、幕府驻地自然山水的感发,对于湖词风的逐步嬗变、词格不断提高和词境日渐拓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幕中人际交游与文学互动,藉由政缘、学缘、姻亲的关系和共同的艺文志趣、学术理念、中兴理想,孝祥以诗词唱酬的方式构建起了一个包括地方帅臣、道学名流、诗文大家等不同群体的人际网络,涵养出迥异于绍兴和议后的文学创作生态,成为孝宗朝文坛全面中兴的重要促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怀有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 ,并为之努力奋斗。“五四”运动以后 ,为了研究和宣传革命思想 ,唤起民众觉悟 ,求得人类解放 ,1 91 9年 7年他主办了《湘江评论》并于 9月主办了《新湖南》 ;为了发动全国民众驱逐湖南反动军阀张敬尧 ,1 2月他成立《平民通讯社》并亲自撰文 ,散发全国各地 ,且于 1 92 0年 4月指导驱张杂志《天问》的编辑工作。介绍了毛泽东这一历史时期的革命编辑活动  相似文献   

18.
《菩提珠》是新南社文学的散文集 ,柳无垢写了 9篇散文 ,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还具有战斗性 ,充分显示了柳无垢的才华。因此 ,柳无垢在南社文学的发展史中应当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19.
论<绝妙好词>对词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密编纂的<绝妙好词>一书,对前辈词论家沈义父的词学观有所酌取,又因与张炎论词主张相通,故为张炎之<词源>以及传张炎词法的陆行直<词旨>所取材.这部词选对清代词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所昭示的"南宋体"词;对词选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宗立派.自<绝妙好词>后,一种新的选词型态--选派词选确立,即通过选词确立宗派阵营.  相似文献   

20.
揭开辛亥革命大幕的骨干力量,是两湖地区组织化、军事化的近代革命知识分子。武昌首义的胜利离不开这些接受过近代教育的知识青年,而在湖北近代教育发展史上,两湖书院又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清末张之洞筹办于武昌的两湖书院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更在西学东渐的风气下无形中成为了蕴育革命思潮,培养革命者的研学基地。该文分析了两湖书院及其延续两湖总师范学堂,如何引领了两湖人士创新图强的革新风气,成为了武昌首义前后的革命堡垒,对两湖书院是辛亥革命文化领域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