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危机介入与个案管理在失独群体中的应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独者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新兴不久的隐性弱势群体,如何去解决这一群体面临的问题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文章试图将危机介入与个案管理的相关方法与技巧结合起来,运用于以失独者为对象的个案工作中,试图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失独个体摆脱困境。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然后在界定失独者对象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经济和社会资源问题,接着阐述危机介入和个案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失独者特点去探讨具体介入步骤和技巧,最后反思二者运用于失独者个案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并在文末小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全国最早形成并且最具影响力的上海失独群体自组织进行实地调查,认为失独者在心理变化应激期、过渡期、恢复期的三个阶段中,失独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经历了萎缩到重建的变化。失独者在此过程中建立和参与失独群体自组织,并通过自组织重构的社会支持网成为失独者获得精神性支持的主要来源,促进了失独者的社会再融入。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9,(9):71-76
失独老人普遍面临亲子关系缺失、家庭养老功能失效、社会支持体系脆弱等问题,成为老年人中养老风险最大、政策敏感度最强、养老成本最高的群体。面对传统家庭养老已对失独老人失去作用的现实,应以"社区照顾"为基本理念,构建"关怀的社区",为失独老人提供日常照顾、心理慰藉、医疗康复、社会适应等全方位的服务,破解失独老人的养老难题。  相似文献   

4.
杨蕾  倪锡钦 《社会工作》2023,(1):22-39+105
经典的丧亲理论和研究,对丧亲者在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有着系统的论述。然而,失独者作为丧亲者中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的哀伤经验却与既有的实证研究成果和理论模型有所出入。作者采用参与式观察方法,并对20位失独者和5位专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在哀伤双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结构视角,试图分析失独者哀伤经验的特殊性和重建生活的可能性,以及尝试建构起理解该群体哀伤历程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失独者在失去面向与恢复面向上的哀伤经验不仅表现在心理与生理维度,还延伸到行为与社会交往方面。这些在不同面向与维度上的哀伤经验原本应该动态发展且向前推进,却因承受着来自传统文化与社会规范的重压,以及面对社会变迁与个人生命转型中的多重风险事件而难以启动,使得失独者经历着更为持久且沉重的哀伤期。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结构化视角下的哀伤双程模型”,为更加系统地理解失独者乃至高龄丧亲者的哀伤经验提供新的视角,进一步探索了理论模型在本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结构转变速度日益加快,老龄化趋势明显。其中,失独家庭的数量、规模、增速等均快速提高;较之其他老年群体,失独老人的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丧失,养老问题更加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国失独家庭的经济供给、养老就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困境的分析,结合对相关制度、政策、体系等问题的研究,着重提出在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增加失独家庭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将征收的社会抚养费用于失独老人的养老救助以及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姚金丹 《社会工作》2012,(10):24-27
增能理论是社会工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同时也是服务于弱势群体的一个新视角。失独家庭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缺失致使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极低,处于一种消权状态。社会工作可以从微观与宏观层面对失独家庭进行增能介入。在微观上,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的工作方法帮助失独家庭摆脱精神困境,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在宏观上,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加大社会行政力度提升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水平。利用增能理论介入失独家庭,可以帮助失独家庭恢复基本权能,提高其生存质量,保证其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7.
杨子仪 《社会工作》2014,(1):135-140
失独者特指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意外过早离世的父母。他们因失去独生子女而面临诸多精神、生活上的困境,这是一个重要的,但是还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重视的问题。本文以福利多元主义为分析视角,认为应该建立一个由政府、社区、社会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提供的、满足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失独老人照护体系,这对于缓解失独老人养老压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失独群体规模的日益扩大,失独父母手术签字难问题开始凸显.失独父母手术签字难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的不完善、医疗法规规定病人手术需要亲属签字、医疗机构不愿承担手术签字责任以及失独父母的自身变故四个方面.为此,必须构建政府主导与多方分责的责任机制,采取设立特别监护人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使医疗机构愿意承担手术签字责任、发挥失独自组织的作用以及重构失独父母社会关系网络等措施,增进失独父母的健康与福祉.  相似文献   

9.
失独家庭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微观层面个别家庭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西省J市201个失独家庭的实证研究,发现失独家庭主要面临年龄普遍偏大、家庭关系趋于紧张、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经济窘迫、享受来自政府和社区的帮扶缺失较严重等问题。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提出应建立以多元化手段为主的以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家庭等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帮助失独家庭重新融入社区和社会,提高其继续生活的信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废品收购者群体是社会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的产物,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就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废品收购者群体具有以河南进城务工农民为主要来源、以中青年为主、两人以上为组合单位、对工作比较满意、游离于制度之外、主动与当地人接近、工作相对自由以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等八个基本特征。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群体,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三十多年中,众多独生子女家庭为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及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当这些家庭中的唯一子女因为某种原因先逝时,失独事件给这些家庭造成的创伤是巨大的。失独家庭的父母在忍受"白发人送唯一黑发人"悲恸的同时,还面临着养老照顾、家庭关系维系、心理承受、医疗康复、法律支持及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不同压力。以福建省漳州市帮扶失独家庭重建的"携爱家园"实施项目为例,探索建构失独家庭重建社会支持工作模式的基本策略,对于回应和解决失独家庭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日,江西省宜春市率先出台了做好“失独”家庭工作的几项措施,确保每一个“失独”家庭都能沐浴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一是建立翔实的动态的“失独”家庭档案。  相似文献   

13.
陈彧 《社会工作》2008,(2):24-26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越轨行为,如吸毒等,暴露在人们身边,而越轨者作为社会的边缘群体一直被人们歧视。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化的助人工作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并且开始关注越轨者,对其进行辅助工作。关于越轨行为产生的标签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地区作为最临近城市的区域,一直处在城市化最前沿,那里的农民无疑最先面临失地以及由此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被迫改变,面对陌生的城市,失地农民这一群体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不仅使其生存与发展陷入了困境,也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基于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困境出发,探索解决失...  相似文献   

15.
世间一切演出的戏剧都是在看戏人的一看之中成就的,足见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青年群体是极其庞大的,一旦这一群体成为某一2术的消对者,其艺术产品将占据巨大的文化市场。当前的戏剧欣赏无论如何青年观众不是主流,青年久远离剧场,这不能不是戏剧的最大悲哀。然而,戏剧创造者也并非无视这一群体的审美走向,事实上,青春族的口味一直在左右台戏剧的发展与流变。。青年是时代的象征,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力量。在文化思潮处于激变的历史时期,青年往往起着先锋作用,成为社会文化潮涨潮落最忠实最热情的弄潮儿。因此,一切新潮文化和…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李大钊紧紧围绕着中国社会改造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现点,形成了比较科学和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改造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指明了中国社会改造的正确方向,而且明确了社会改造的方法和基本力量.它所蕴涵的真理性,使其在众多社会改造的思想中独放异彩,对当时中国的先进分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秋烟 《社科纵横》2005,20(2):35-36
目前我国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是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轨,经济体制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变革,社会资源分配规则的重大调整,必然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出现了重新分化组合,获利与失利、平等与不平等交织,因而能否保证转型时期公平与效率的实现以及如何保证其实现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它也是我们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论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国栋 《社科纵横》2006,21(4):77-78
农民工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这个特殊群体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却处于一种失权状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采取合理对策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而这首先应从行政部门的“行政不作为”入手。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7,(8):137-140
一直以来因品味低劣、充满消费性与商业动机而饱受批判与谴责的平眉(middlebrow),如今开始收获越来越多的支持与肯定。不少自视为平眉的社会各界人士为这一群体发声,肯定其社会价值。作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平眉的生活追求与文化价值取向的改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时间。期待社会对这一群体抱以耐心与宽容,因势利导,推动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民权益得失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英  田光 《学术交流》2007,(4):111-114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对城市化涉及的核心群体——农民权益的“得”与“失”是不容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城市化中,农民总体上属于弱势群体,如果政府及相关部门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其“失”甚至可能更重于“得”。城市化的社会经济特点、强势群体的掠夺以及政府利益介入、农民自身的缺失等都有可能成为农民权益“失”的原因。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化与农民受益的一致性,并通过立法规范土地利益的分配制度,进而提高农村的聚集效应、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等是城市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