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阐释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涵转换是夯实振兴基础、理清振兴进路机理、明确振兴目标的逻辑前提。本文基于“事实—价值”的分析框架,从乡村振兴在民族地区的缘起,以元问题内涵分析乡村振兴理论与认知逻辑在民族地区的偏废,厘清乡村建设行动的理论源流;从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缘起视角、缘起内容和价值表达三个方面阐释乡村振兴对发展规范与价值定位,进而反思与批判当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对乡村重建诉求的矛盾与局限;在“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基础上阐发“共同富裕”的乡村建设行动事实,从协调发展与共同体相统一的价值诉求,规范构造与价值诉求相结合的共同体嵌入,城乡融合发展与充分发展并举的路径选择三个维度阐释了共同体场域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本质内涵转换与理论超越,并构建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框架。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9,(12):40-46
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和乡村变迁的特殊性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把握二者的互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路径选择。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例,探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三种互动逻辑:一是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的方向并成为其核心内涵,需要依托乡村振兴的外在动力特别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性功能;二是生态文明界定乡村振兴的底线并提供动力支撑,需要依托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组织动力和文化动力)特别是农牧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公共政策的规制性功能;三是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维度分析二者的内在互嵌机理,需要依托乡村振兴的内外聚合动力实现协同治理,通过对人与自然、市场、社会关系的协调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向新型农牧村社区演进的可持续目标。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9,(7):49-5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代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继承和超越,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三农"战略的历史性跃升。要按照"二十字"总要求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着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4.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湖南省株洲市民政局以"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平台资源、培养专业力量、抓好典型创建"五项主体为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全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全面发展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小相狮舞作为河南省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是巩义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载体,其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更是巩义人民的精神所在。笔者在巩义市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活化传承的研究,以乡村文化的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在乡村场域的典型呈现,其蕴含的多重取向不仅是党和国家战略意图的直接体现,也对其有效实施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和实施过程中,160个重点帮扶县是党和国家高位、权威和理性决策的集中体现,也是其重要的依托载体。研究表明,发展、公平和安全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三重取向,并被整体性地嵌入乡村振兴战略体系中,既确保了三者的统筹协调和均衡同步,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独特的结构支撑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生态宜居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地处云南滇西北的永胜县羊坪彝族乡结合自身发展,以农村环境整治、环境保护宣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生态宜居美丽羊坪建设。本文主要对羊坪乡人居环境改善、水源地治理等为主要内容进行了调查分析,由此探索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邹慧明 《新华文摘》2022,(1):126-127
2021年4月,为了更好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就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以及组织振兴做了详细周密的部署规划,彰显着国家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决心.其中,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进而实...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9,(7):37-4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民。什么是农民,谁是农民的问题就是摆在乡村振兴面前需要厘清的问题,只有把"农民"的逻辑内涵和外延搞清楚,乡村振兴才能更好地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农民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9,(4):58-63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央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利益攸关者,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所以必须保障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实施中的参与权。然而,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践中,政府的偏见、决策体制弊端、专家主义的傲慢、参与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农民自身参与意识的弱化和参与能力的不足等成为农民有序参与的障碍。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关配套措施,畅通农民参与的渠道,提高农民参与的能力,切实保障农民参与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