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发挥区域重大战略的引领作用,区域产业协同则是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理清中国式现代化、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切入点,沿着“目标导向—支撑保障—演化机制”的脉络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进行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围绕着以深化产业分工催化区域产业差异化发展,以内外联动优化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区域创新联动增强区域产业协同的创新效能,以“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强化协同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跨地区产业协作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路径,致力于为使京津冀地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7,(3):19-23
日本首都圈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突出和强化圈域内城市的各自特色,实现明细的功能定位和错位发展;同时结合首都圈域内城市的不同实际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实现了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互补联动发展。日本首都圈在战略规划、法制建设、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值得学习的经验,对于推动当前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富有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省内和省际投入产出表数据,从产业布局、产业分工和产业联系与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测算发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显著进展,“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凸显,但部分制造业产能仍有待疏解;天津高端制造生产与研发迅猛发展,但需要重视产业竞争问题;河北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但与京津两地的产业融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北京需要进一步发挥研发中心的区域内龙头带动作用;天津需要加强与北京的产业互补,同时实现市内各区的差异化发展;河北需要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融入京津的高端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发展要素、旅游系统和主体关系视角出发,提出了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认为应从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四个方面构建旅游系统,依据合作、补偿及一体化等协调方式来构建京津冀旅游的多层次主体关系。当前,三地旅游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差异化定位尚不明确、旅游产品开发不平衡、交通一体化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需要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建立便捷直通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和立体化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络,优化入境旅游及过境免签服务,重点推进长城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领域的协调开发,从而纵深推进京津冀旅游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4-2019年的地级市(区)层面的年度数据,考察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对京津冀区域内税收差距和区域整体税收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地区来看,协同发展规划提高了河北省的企业所得税宏观税负率,保持了京津地区企业所得税宏观税负率的稳定;降低了京津地区的增值税宏观税负率,使河北省的增值税宏观税负率保持稳定,与此同时,河北省城市维护建设税宏观税负率显著增高。从整体上看,协同发展规划缩小了河北省与京津两市在税收方面的差距,降低了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宏观税负率。实证结果表明,协同发展规划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是京津冀区域内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重要体现,还预示着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质量均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6,(11):76-78
城市群是城市的组合,发挥城市群的作用,对带动和辐射区域的发展意义重大,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群、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群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群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但无论是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还是大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亦或由大城市为中心,协同一些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群,都应该遵循城市本身的规律和所在区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效的协调整合,同时以更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为目标,来引导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曙华  沈玉芳 《创新》2012,6(3):63-67,127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及其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各类资源的集聚集群发展成为一个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产业、城市和港口的群体发展逐步显现。在群体内部,产业间、城市间和港口间的互动发展是增强群体竞争优势的推动力;在群体之间,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的协同发展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国外比较成熟的沿海都市带在推动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而这些是我国正处于成型阶段的都市带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5,(10):54-57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协议的签署,推动了京津冀区域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在跨区域文化交流和合作不断深化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植根于人类生存进程的乡土生态文化。乡土生态文化保存了文化的根基,表征着京津冀区域的历史、生长、生成与创造。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生态文化的传承却面临着现实困境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已取得诸多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三地发展阶段及发展定位差异导致产业协作难度较大;尚未形成基于区域产业链各环节分工的协同发展格局;产业集群发展不足且缺少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支撑;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不足,制约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不完善不衔接,制约产业链的跨地区布局等。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效:制定产业协同发展专项规划;完善政府间产业协作联动机制;鼓励重点产业链与主要创新链深度融合;改善区域全产业链布局的基础环境与服务配套等。  相似文献   

10.
胡苗 《社科纵横》2023,(1):54-59
深化区域协同合作,是提升兰西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省区的城市群,兰西两市必须打破城市申报和审批行政的界限,积极探索两地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建立省会城市及城市群联席会议、重点领域专项合作、省市部门工作落实机制。  相似文献   

11.
使用长期能源替代模型( LEAP ),对2012-2030年京津冀民用汽车的燃油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行预测分析。研究发现:在政策情景下,京津冀民用汽车的燃油消耗相对于基准情景降低21?2%,污染物CO、 NOx、 PM、 HC的排放相对于基准情景分别降低63?2%、69?2%、51?7%、56?1%。新标准措施对燃油消耗的降低贡献率为71?5%,对污染物CO、 NOx、 PM、 HC的减排贡献率分别是89?8%、93?8%、91?0%、89?9%。京津范围内的小客车“限购”措施对京津冀燃油消耗的降低贡献率为28?5%,对京津冀污染物CO、 NOx、 PM、 HC的减排贡献率分别是10?2%、6?2%、9?0%、10?1%。政策情景中新标准措施的减排效果远远大于小客车“限购”措施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速度过于缓慢,仍未走出起步阶段。制约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互利机制难形成,合作诚意有局限;相关产业资源深度整合难度很大;旅游资源互补性差,凝聚力弱;区域内文化难以整合;三地旅游发展思路契合不够。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寻求突破,就要积极推进有深度、广度和力度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大协作,力争完成几个能够牵动京津冀区域旅游全局的大动作,推动三地旅游企业资本大运作,推出引领区域旅游潮流的大制作。  相似文献   

13.
城乡差距依然十分明显的北京,要想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首先得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其次,还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创新政绩考核机制;此外,还需要重新审视、调整市场经济体制下涉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以及必须辩证地看待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4.
北京建设学术之都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学术建设对北京的城市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从历史与现实出发,认为北京的学术传统和精神是兼容并包,只有进一步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促进学术交流和进步,进一步改革现有学术体制机制、理顺部属与市属高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北京的学术和智力资源为首都、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北京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才会在下一轮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更上一个台阶,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都北京的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以主题化的形式从文化定位、文化保护、精神文明、社会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体育和公共文化等九个方面,概述北京文化60年建设与发展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都市型工业是现代大都市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都市工业在解决城市人口就业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但是因为发展滞后以及各种新兴产业的兴起,其角色正在被弱化。本文利用2004年、2008年北京市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聚集经济效应等是北京都市型工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政府应从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来促进北京市都市工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杜小平 《社会工作》2008,(12):21-2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而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社区文化建设,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品味、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以及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采取了"城市倾斜、工业偏向"的政策取向,导致城乡产业发展差距日益明显、城乡产业关联效应不强、城乡产业结构高度同构.根据城乡各自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以及产业的空间指向偏好,构想了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的圈层图.提出了通过产业合作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通过城乡第一、二、三产业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城乡第二产业合作,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城乡第三产业合作,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9.
汪勇 《创新》2016,(3):47-54
为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协调发展理念不仅有其历史演变逻辑,还总结了诸多国家是否坚持协调发展导致不同结果的各种经验教训,旨在破解当前我国突出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厚植发展优势。协调发展理念为如何实现我国"十三五"既定目标和中国梦指明了方向。该理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