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柯把微观权力与时间空间联系起来,形成了他的微观权力观.微观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是生产的场域,时间和空间成为微观权力的特点和运作前提.微观权力以社会成员的身体为载体,将时间融入微观权力中,使权力呈现出可累积性、可连续性的时间特点;将空间融入微观权力中,使权力呈现出封闭性、效用性的空间特点.在此基础上,微观权力实现了对时间的控制即对时间的分解-序列化-综合利用过程;实现了对空间的控制即对空间的分割-单元定位-等级排列-形成表格过程.而微观权力对时间空间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条件是全景敞视建筑的出现,全景敞视建筑不但浓缩了微观权力运作的时空场景,而且成为微观权力和时间空间情境结合的最好例证,使得微观权力的运作方式趋于完善,也使得微观权力可以更好的控制时空以达到规训社会成员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试论权力的实质、渊源和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权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要准确地界定权力,必须认识和把握权力的实质、根本特性,把握权力关系中利益的表现形式.权力产生于人类社会生存和生产的需要、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合群和恐惧等心理动机.它具有相互依赖性、运行性、强制性、工具性、扩张性、侵犯性、资格性、不对称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3.
周霞 《探求》2012,(6):66-71
跨国公司生产守则运动中的行动者跨越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分布在市场、社会和政府三个领域。跨国公司生产守则运动中存在着纵向和横向两套权力运行体系。在国际(宏观)层面,横向权力结构表现为市场领域行动者的选择购买权和社会领域行动者的舆论监督权之间的博弈;在国内(微观)层面,横向的权力结构表现为跨国资本—企业主—外来农民工—地方政府的“四方机制”的权力博弈格局。  相似文献   

4.
余新 《社科纵横》2009,24(1):68-69,7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权力运行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坚强决心,对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关注和研究执政中的权力、执政能力、执政基础、执政途径问题。一旦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权力的腐败和滥用,严重影响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妻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5.
蔡宝刚 《求是学刊》2016,(2):114-12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将法治社会建设提高到与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建设的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法治社会建设备受关注。法治社会的主旨是社会领域的依法自主治理,法治社会建设主要应由社会权力来推进,社会权力是催生法治社会的主要动力引擎,社会权力的健康成长和机制运行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关键因素。要认真对待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就要认真对待法治社会建设,要认真对待法治社会建设就必须认真对待社会权力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权力:法治新模式与新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国家提出的以国家权力制约国家权力等法治模式大都没有超出国家机器内部约束的范围,公民和社会组织难以参与.从国家机器外部启动制约国家权力的社会力量,即以社会权力制衡国家权力,应该成为国家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机制的重要补充.构成社会权力一般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是享有人权与公民权的社会主体;拥有相当的社会资源;具有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随着现代国家向民主化、法治化演进和现代社会向多元化发展,各种民间社会组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权力源.近几百年世界历史和当代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彰显了社会权力的巨大影响力和支配力.当前中国公民和社会组织维权活动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发挥社会权力的积极作用、实行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共治将会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防治权力腐败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政治董事——市场化改革中的权力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改革使市场机制逐渐取代了再分配机制,社会权力结构也随之逐步转变,由命令型转向管理型和交易型.市场化改革是"权威导向型"的.公共权力不退场,只是权力转型.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对公有经济拥有产权,掌握着资源配置权和市场发展的指挥权,采取委托代理人的方式经营和管理企业,政治董事由此产生.这种改革模式形成了转型中既统一又分割的权力格局,保证了改革的有序推进,实现了社会平稳的转型.但政治董事集经济资源与政治资源于一身,这就加大了权力寻租的可能性,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8.
公共权力是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守和服从公共权力的目的理性.但是,由于公共权力自身的局限性和强势地位,使公共权力在运行中产生具有内在倾向性的自由扩张.进而导致公共权力所有者与行使者的分离、管理职能边界不清晰、制度约束乏力等,公共权力行使者对所有者又缺乏恒久忠诚,使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在衍生带偏离所有者意志的轨道,公共权力成为了侵害社会整体利益的异在力量.  相似文献   

9.
谢国荣 《求是学刊》2007,34(2):125-13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黑人问题在美国社会相当严重,但进步运动却并没有将黑人包括在社会改进计划之中。联邦政府不仅不给黑人“公平施政”和“新自由”,而且把种族隔离制度引入政府部门。进步运动是白人社会主导的改革运动,关注的只是白人在工业化中面临的问题。同时,种族优越论在美国社会占据主导,白人社会把黑人的不幸看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黑人内部斗争路线分歧严重,尚不能形成有效的斗争力量。这些都导致了黑人在进步运动中日益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与权力总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岳 《学习与探索》2002,1(4):38-42
权力总量与权力结构、制度化水平和政治体系的开放程度有关。只有权力结构处于均衡状态、政治体系内部各权力主体之间制度化程度较高以及政治体系保持开放的状态 ,权力才会保持最大量。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都成功地创造了权力运行的良好政治环境 ,这与她合理地处理好影响权力总量的几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密不可分 ;同时 ,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自觉地进行政治变革 ,使得权力总量始终保持着增量发展的态势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大众趣味的权力化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湘平 《求是学刊》2007,34(2):34-38
官方趣味与精英趣味的合法性危机、大众趣味的资本化与意识形态化、大众传媒和消费社会的逻辑促进等使得大众趣味权力化倾向成为可能。大众趣味的权力化又使得大众趣味成为某些集体行动的基本逻辑,具有某种解放、自由的意蕴,发挥着阶层意识表达的作用。但是,大众趣味在本质上是一种微观权力,大众趣味权力化实质上是戏剧行为与享乐主义性质的。针对大众趣味权力化的事实,我们必须提供大众趣味权力化的合法途径;促进大众趣味升华;寻找和保障大众趣味的公共性;以创新的形式张扬社会核心价值;构建有关大众趣味的社会反思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2.
包丽丽 《社科纵横》2010,25(1):173-176,178
论文试图用当代法国左派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权力理论来解读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揭露的种族主义语境下的审美价值和道德规范。指出:在现代社会规训体系中,自人殖民主义文化价值观对黑人心理造成极大伤害,他们承受的文化认同压力远远超出种族隔离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王晓慧 《社科纵横》2012,(4):126-128
州和县是清朝政治体系中最基层的单位,负责处理地方性的事务。官、吏和士绅作为地方权力的代表,在实际的权利运行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形成多重权力结构的局面,在相互的合作与斗争中共同实现着对地方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刘国建  王灵秀 《探求》2008,(3):22-26
权力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们分析当代相关领域活动的重要对象。技术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共在与互动,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座架”。政治权力具有显著的序惯性与继承性,在很长时期之内部表现为强者恒强;与之相较,技术权力的序惯性较弱,但技术权力具能动性与活跃性。技术权力与政治权力有序合理的巨动是增强综合国力、促进我国和平崛起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姜霁青 《社科纵横》2006,21(1):13-14
中国现行权力运行机制的弊端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政府权力的错误行使,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滥用权力、权力腐败等权力错位现象的蔓延,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整体水平的提高;权力运行中错位行为的滋长,尤其是腐败现象大肆蔓延,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遭到极大破坏。上述情况表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改革、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权力运行机制有着极度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权力的分类     
根据权力的来源、主体、客体、行使权力的方式、对人身影响的范围、行使的根据、作用和结果、性质和内容等标准将权力划分为若干种类。根据权力的性质和内容 ,重点分析了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宗教权力 ,展示了权力的内容和结构 ,揭示了权力的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权力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为基础,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入手,探讨了我国政府行政权力的重构问题。行政改革的实质是行政权力的重组与建构。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以后,行政权力必然发生变化和重组,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行政权力的这种变化趋势表现为微观的弱化与宏观的强化;上下的分化与部分的转化以及行政权力的法制化。行政权力的宏观强化是以行政权力的上下分化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行政权力上下的合理、科学的分配,就不会有政府宏观调控权力的加强;行政权力的微观弱化又是以行政权力的部分转化为前提的,否则就不可能完成政企分开的职能转变。行政权力的强化与弱化、分化与转化最后是以其法制化为前提和保障的,行政权力如果没有法制规范,它的重构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因此,法制化是行政权力重构得以进行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8,(5):33-39
权力腐败是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不良现象。寻找权力腐败的根源,不可仅仅归因于权力本身,也不应抽象地归因于人的自私性。本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通过深入考察人的本质和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认识到权力腐败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根源在于剥削制度和剥削观念。因此,消除剥削制度及其观念,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消除权力腐败的治本之道,但同时不可忽视腐败根源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残余与外来渗透,因此需要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不断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吴红 《社科纵横》2012,(11):64-65
权力腐败产生总是与公共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防止权力腐败的关键在于制约权力,而制约权力的关键在于加强道德建设、法制建设,依法行政;转变职能,规范用权,科学配置行政权力;加强民主监督,完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0.
行政权力作为看得见的手一直在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但行政权力如何运用才能使社会效益最大化,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事实上,行政权力之所以被人们所重视,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一种对利益集团有益的特殊资源。我们必须对行政权力的使用进行监督与约束,包括政府在内的组织都不能无限地使用权力,必须从制度设计目标、投入产出比较等方面找出行政权力的边界。行政权力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理想的要求是更好地保障社会总体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