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洪岩 《求是学刊》2014,41(6):96-103
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凸显已将人类置于空前的生态风险窘境之中。当下,无论各国发展程度如何,解决和保障生态安全都是其面临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正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渗透,促使生态保护的国际合作实践成为可能,并促成了国际生态法律规范遵循着国际合作实践面向的维度发展。国际生态法律规范编撰的"逐渐发展"、国际生态"软法"规范在国际生态保护、国际合作方面对传统国际生态"硬法"的修正和补充,以及应对环境问题国际生态标准的制定等理论问题,一方面,构成了对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及实践的挑战和修正,另一方面,为国际生态法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确立建构了实践理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福祉的新观点、新论断,从而构成其生态民生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蕴含深刻的理论特质,在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生态需要的时代要求上体现了生动的实践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底蕴上彰显了深刻的历史主动性,在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机理上呈现了鲜明的辩证性。为新时代生态民生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实践导向,为解决全球性生态民生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杨威 《社科纵横》2006,21(8):16-17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三个方面的主要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资本主义制度是当前生态危机的主要社会根源的理论;生态文明是人类和谐社会程度的标志理论。在全球性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些理论为我们建构和谐生态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构建和谐生态观主要包括构建和谐的生态经济观,和谐的生态消费观,以及和谐的生态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一股思潮,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思考。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马尔库塞最先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和技术制度提出激烈的批判,以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马尔库塞的理论传统,对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引起的危机表现形式作了重新思考,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力图寻找一条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既有合理性又有不合理性,这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社会生态化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要求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通道.在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上,社会生态系统有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的非平衡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实特征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的重要总结、概括和提升,是实现社会生态化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社会生态化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侯小慧 《社科纵横》2009,(7):111-11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是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的科学体系。它揭示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解决人类生态问题的重要哲学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刘晓芳 《学术交流》2006,(10):46-50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一股引人注目的社会思潮。面对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剖析并揭示了一个许多西方学者闪烁其词、不愿承认的事实,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性扩张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必然造成消费异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内含的生态矛盾是无法克服的,拯救人类生存环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创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都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危机的彻底解决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内涵,社会主义应该而且必然是绿色社会。这不仅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理论内涵,而且展示了引导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理念,为整体理解社会主义增添了新内容。因此,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成就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视野;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了理论支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2 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将进入生态经济时代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使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国家提倡生态省建设。从生态经济学理论出发 ,研究解决生态省建设中存在的经济与生态如何协调发展问题 ,对生态省建设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与贡献,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对于广义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性重要影响。在理论层面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至少体现了如下三重意义上的全球性绿色理论话语议题的重大丰富、拓展与创新: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绿色现代化发展理论、当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或“红绿”性质的社会政治变革理论、当代中国版本或风格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在实践层面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倡导与推动国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作,使当今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同时,也在发挥着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影响:推进以联合国平台为中枢的国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作、促进以发展中国家为核心的全球绿色发展互惠合作、推动构建基于国际新秩序理念与目标的人类(地球)命运共同体建设。无论是对于全球环境治理的核心理念、制度与政策架构还是主体构成来说,它所彰显的是,当代中国正在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和现代工业文明转型探路者,在双重意义上成为一个未来可期的世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对马克思的传统理论提出挑战,但同时也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法.该理论的持有者们以生态问题为核心提出的生态危机理论,对于批判资本主义工具理性有重要价值,但一概否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也使其陷入了泥潭.在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悖论的解决中,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的合理因素,对于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提高城市生态经济效益作了探索,这是当前学术界所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文章就城市生态经济效益,以及构成生态经济效益这一综合概念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存在着既矛盾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特性,在理论上作了阐述,并对提高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价及计量进行了初探。指出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最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张夺 《创新》2019,13(3):83-92
建构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西方生态中心主义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潮虽是重要的理论资源,但通过"以古论今""以西论中"来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仅在历时态上混淆了社会形态,在共时态上磨平了制度差别,因而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而且否定了传统和西方各种思想资源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差别,实质是一种"复古主义""浪漫主义"的错误阐释。因此,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必须始终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必须坚决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言说。  相似文献   

13.
李韬  李蔬君 《社会》2001,(8):12-13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当前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正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此同时 ,中国在工业化、市场化的进程中 ,也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污染和自然资源耗竭问题。如何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 ,在科技力量薄弱和资金不足的不利条件下 ,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面对当代中国严峻的生态现实和公民普遍低下的生态意识 ,我们认为 ,唯有加强环境道德建设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社会视人类为自然的主人 ,对自然肆意掠取的价值观 ,方能真正化解危机 ,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加…  相似文献   

14.
黄娟  高凌云 《创新》2015,(2):70-76
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两大组成部分,两大建设紧密相关而且相互影响,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保障生态文明。生态政治化与政治生态化是当今社会重要的发展趋势,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各方面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精神。厘清了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提出并分析了生态环境危机就是政治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向生态政治,以及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政治建设,重点分析我国政府建设生态化、法制建设生态化、民主建设生态化问题,是推进我国政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金鸽 《创新》2013,(4):34-38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中国语境发展实践的根基,以人、自然、社会和谐为轴线是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国化的逻辑进路,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一系列的生态思想为当前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同时,中国化的马克思生态思想也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强化肃南县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7,(1):60-63
肃南草原是肃南县第一大陆地生态系统。近年来,肃南县政府已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促进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回复和增强。但毋庸置疑的是肃南县草原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特别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不断衰退。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使生态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生态受益者承担责任,破坏草原生态功能的行为受到制约,是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肃南县应随着国家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步伐和甘肃省"推进祁连山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努力实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十三规划》中提出的"要结合自治县生态区位优势,力争将肃南县建设成为生态补偿实验区,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的目标。笔者根据实地调研,现就肃南草原进行生态补偿试验示范应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国新村运动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旨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乡村建设运动,它为我国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比较看,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还仅限于城区-郊区一体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基于农牧民失地与人口迁徙,而且农民"被城市化"后又引发新的二元结构,未能从根本上系统解决"三农"问题。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经验,我国现阶段必须以合作化为突破口统筹城乡发展,重点转变公共行政理念、加强土地生态重整与修复、建设无疫病生态产业区、注重现代文化引领、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在合作社组织中实现自治,农业在新产业形态中一体化发展,农村在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驱动下实现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本文在对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内在联系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和中央决策精神为指导,阐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抓住社会正义问题并将其作为分析生态问题的重要方法论,揭示出生态问题的本质是社会正义问题,而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是产生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将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结合起来,从政治正义、经济正义和文化正义等方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的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最终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走向公正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价值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理论,对认识生态问题的成因以及有效解决生态危机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其内在的理论缺陷,注定其与科学社会主义还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20.
黄红生 《探求》2018,(1):19-26
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存在"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综合动力论"等三种一脉相承的理论形态。"综合动力论"作为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再生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关联,是对已有的"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的扬弃。解决当今主要矛盾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方面综合考虑,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