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方东美以学统而不是道统为研究思路,指出佛教从初传入中土时被称为"淫辞"到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主要与中国知识分子以道家哲学来理解佛学分不开。"六家七宗"中的本无宗最为根本,其开创者道安"完全是拿老子的道家精神去解释",他的"无在万化之前"实是《道德经》里面的根本思想。支道林即色宗之要义与庄子"空虚以不毁万物为实"观念是相通的,其生命精神来源于庄子。僧肇的三大玄旨可见庄子之影响。道生的佛性论达到"佛道融会之巅峰",他的"佛性自然"吸取了道家人性自然论,"佛性即理"吸收了庄子所谓的天理,"体法为佛"吸收了道家中对"自然"的体贴之法。华严宗则透过道家哲学领域的智慧阐释佛教。  相似文献   

2.
在群星璀璨的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宗教哲学家舍斯托夫素以对西方理性的深刻批判和彻底否定精神著称.他不仅继承了索洛维约夫对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理性文化传统的批判思想,通过"在人类灵魂中漫游"发出警醒世人的"旷野呼告".还把这一思想发展到极致:认为要彻底摆脱抽象理性对思维的桎梏,克服思辨哲学对生命的冷漠就必须以"敢想敢为"的创造精神真正的回到<圣经>,满怀信仰,走向上帝即以信仰取代理性、启示取代思辨、耶路撒冷取代雅典.  相似文献   

3.
商羯罗是印度中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吠檀多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吠檀多不二论是吠檀多思想发展的巅峰,对印度的哲学、宗教、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商羯罗被奉为圣人、精神导师,被视为印度民族的自豪和骄傲。近现代印度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辨喜、奥罗宾多、拉达克里希南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商羯罗学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郭象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王燕郭象(公元252—312年)字子玄,魏晋时期著名哲学家。他在政治上可谓“春风得意”,曾得到东海王司马越的重用,成为气焰侵逼内外的当权人物。郭象能言善辩,才华横溢,听其言论“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①。郭象平素尤好老庄之学...  相似文献   

5.
张晶  王成功 《求是学刊》2016,(1):120-126
《庄子》汪洋恣肆的世界里,"大美"是其最为重要的美学思想。庄子极其喜用"大"字,故以"大"字作为进入这位先哲的引线探索他的美学思想,是契合实际的。在"大"到"大美"的逻辑推演过程中,显现出"大美"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分析的必要性。《庄子》"大美"的具体内涵是以阳刚雄伟与自然逍遥作为"大美"的逻辑起点,以阳刚雄伟为直接外观,以自然逍遥为追求理想,最终回归到圣洁高尚的道德之"大美"。  相似文献   

6.
《求是学刊》2021,(1):72-80
劳思光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著有《新编中国哲学史》,其中的"孟荀之辩"颇具特色。他认为孟学是儒学正宗,荀学是儒学发展的"歧途"亦即异端,具有明显的尊孟贬荀的倾向。劳思光的尊孟贬荀根源于他主体性的理论设准,以心性学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本质,对非心性学的哲学颇有微词。事实上,孟学和荀学各有特色,应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但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来看,荀学成就更大。有正统就有异端,异端是思想发展的动力之一,应该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7.
季雨 《学术交流》2016,(4):50-54
美国著名新实用主义哲学家普特南认为:对于当代哲学研究而言,价值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他以重构价值客观性的论证为目标,在其后期思想中,对伦理概念进行了细致考察。普特南通过驳斥描述和评价的二分法与将伦理概念进行分层的策略,阐释"混杂的伦理概念"(thick ethical concepts)的描述性功能,进而为伦理价值判断的客观性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论述。同时,其观点在不同文化传统间关于"混杂的伦理概念"的分歧、"混杂的伦理概念"与"空洞的伦理概念"的关系等问题上,存在需要澄清和推进的环节,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尼采(1844—1900年)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非理性主义者,唯意志论者,是“生命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对现代西方哲学有深远的影响。尼采的创作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870年至1876年。这时他崇尚哲学家叔本华和音乐家瓦格纳,批判苏格拉底,反对19世纪弥漫欧洲的“学究气”,反对德国精神的“贫困化”,为缺乏“力”、“生命  相似文献   

9.
存在主义哲学家、知觉现象学的创始人梅洛-庞蒂(Merleau-Ponty, Maurice),在法国与著名哲学家萨特、加缪等人齐名.他以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基础,适应当时法国资产阶级哲学的需要,创立了"知觉现象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法国社会产生过相当广泛的影响.法共有影响的哲学家R.加罗第在五十年代曾说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是  相似文献   

10.
R.罗蒂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1931年生于纽约,曾在普林斯顿执教20年,现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他早年的研究旨在沟通和比较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分析哲学和以海德格尔和德里达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欧洲哲学。  相似文献   

11.
密尔政治思想的自由主义特征及其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春华 《浙江学刊》2002,12(3):84-91
J .S .密尔是近代英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经济学家、逻辑学家、伦理学家和文学评论家 ,是 1 9世纪英国不列颠民族精神的象征。密尔的逻辑学和经济学著作在 2 0世纪之前曾长期被尊奉为西方高等学府的标准教科书 ,但 2 0世纪以后 ,便被视为过时的理论而很少再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 ,唯独他的政治思想却始终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在英国 ,以至在整个西方保持着深刻的影响。密尔的政治思想既不完全相同于传统自由主义 ,又有别于新自由主义。他的思想标志着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发生的巨大变化和重大转折 ,在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史上地位突出 ,影响巨大。本文旨在探讨密尔政治思想的自由主义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以期对密尔的政治思想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中叶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阳明心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影响后世,波扬东瀛,直至当代还是海内外学术界研究探讨的一个热点。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阳明学的研究中,多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研究相当活跃,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价王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次,王阳明墓的重修,并举行由海内外学者和社会人士参加的隆重的揭碑仪式,同时召开首次国际阳明学研讨会,就表明了我们对王阳明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有了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侯洪澜 《社科纵横》2008,23(5):123-124
庄子以语言实践的方式对"道不可言"、"道不可不言"的人类思想困境的思考,也是当代西方语言哲学关注的问题,而庄子又以"诗性言说"的方式超越了这一语言困境,达到了"即言即道'的理想的自由境界,这是对中国诗性的文化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扬雄评司马迁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丁 《求是学刊》2007,34(4):128-134
扬雄作为汉代思想家,他对司马迁评价甚高,将其与孔子相提并论,但他并非完全赞同司马迁的观点。扬雄评价司马迁的意义在于:其一,扬雄标举司马迁在史学上的突出地位,实际上是公认其在史学的独立性,将史学与儒学并列起来;其二,他评司马迁"爱奇"、"多知"而"杂",首先是抓史学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批评的标尺,在传统史学领域具有代表性,也反映了司马迁史学的丰富性及其思想的特异性;其三,他评司马迁《史记》"实录",注意史学之记事行文的最基本问题是很重要的。但仅以"实录"而称"良史之才"失之片面,应当加上史学思想;只有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好,才可谓"良史之才"。扬雄的看法与评论在中国史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伦理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生前“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创办教育,传授知识,对保存中国文化遗产和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生前的一些重要言论,由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整理成书,这就是《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在我国古代的先秦文学中占有一席地位,但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其地位却极为重要。一部《论语》,把孔子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以致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的思想文化达两千余年之久;同时也把孔子推上了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崇的“圣人”的宝座。  相似文献   

16.
《孔学堂》2015,(2)
公元前八至三世纪是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将这一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关键历史时期,称之为"轴心时代"。这个见解引起了学者们长期的思考和讨论。作为中国学者对雅斯贝斯的一次呼应,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撰《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一文,深入剖析古代印度、希腊和中国的人类精神觉醒的内涵、历史条件及其特点,并于1989年刊发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引起国内外学界的较大的反响,并为被多部论文集收录。近期,《孔学堂》杂志拜访刘先生时,他表示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反省和精神的觉醒的研究是有趣的,二十多年过去了,新材料、新论点在国内外不断"面世",该论题的相关研究应该取得长足进展。征得刘家和先生的同意,本刊重载此文,以引起学界对该论题的进一步关注、思考和探讨。由于篇幅有限,现摘要刊载此文关于人类精神觉醒的特点探讨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埃德蒙·柏克是18世纪下半期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多以自由事业捍卫者的形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但在以追求自由、民主为目标的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柏克却成为大革命最为坚定的反对者,他由此被称为"西方保守主义鼻祖"。柏克自由思想的定位及其与保守主义间的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从柏克生活的时代背景把握其自由思想的特质,并审视其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忧患意识,对我们全面认知和正确评价柏克自由思想的特色及其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共和主义复兴"逐渐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道独特景观,其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意义重大。当代著名美国政治哲学家桑德尔便是借助于共同体主义和共和主义两股力量,对自由主义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批判。他的新共和主义思想,同以卢梭为代表的古典共和主义有着一定的"家族相似",却又存在着诸多差异。文章旨在通过比较研究,找出新老共和主义思想的异同,以期揭示当代新共和主义的独特视角和理论贡献以及它自身遇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可斋,河北博野人,生于明崇祯八年(公元一六三五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四年).他是中国17世纪杰出的哲学家、进步的平民教育家和启蒙思想家、名清之际反理学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颜李学派的创始人.颜元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培养了许多学生.他的"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经世致用教育观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他的各种教育思想中,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深入渗透"习行"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20.
"和光同尘"与"心斋":老庄身心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倡导"和光"以达"玄同"之境,通过创造开放心态以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和光同尘",实际上是通向人内心和谐的一个重要途径;庄子提倡"心斋"、"以明"、"坐忘"以达到"乐物之通"的和谐状态."心斋"、"以明"、"坐忘"是庄子心学的最高境界,也是身心和谐思想完满的描写."心斋"从修养论、"以明"是从认识论、"坐忘"从人生境界论共同提出了对心灵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要求.老子和庄子的身心和谐思想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生命价值观上,两位先秦道家能够充分关注儒家所忽视的生命的个体价值,对儒家的生命价值观也恰恰起到了补偏救弊的作用.研究老子和庄子的身心和谐思想,有助于人们自己行为的调整和个体性格的陶冶,对于今天我们倡导的人文关怀、促进社会成员心理和谐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