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军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次年六月,元顺帝妥懽帖木儿由上都开平(内蒙古正蓝旗东20公里闪电河北岸)逃至应昌(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北),临时建都于此。洪武三年四月,元顺帝死于应昌,其子爱猷识里达腊退据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后杭爱省厄尔得尼召北)仍用元国号,建立“北元”政权,以与明朝相抗庭。在西北甘肃一带有扩廊帖木儿,在东北有几支元朝残余势力:辽阳行省平章刘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云南大理大学500余名在校生接到班主任"为州庆备演"的通知。有学生质疑,排练时间长达数十天,且中间有数天需停课。对此,大理大学回应称,表演活动是"上面安排",参演学生非停课而是"调课",每天补助50元,有"特殊情况"的同学会准假。这样的事在各地不时发生,表明地方政府部门并没有尊重学校的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明代战争的研究,已称硕果累累,但明初与蒙古各部的关系,却一直未引起注意,这与整个明史研究是不相称的。为弥补这一不足,并对明代抗击瓦刺战争的由来给予说明,特作此文,深望各位专家教正。1 公元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农历闰七月二十八日,明军攻占通州,迫近大都,元朝皇室乘夜逃出建德门,仓皇北窜。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被推翻了。但以元顺帝妥懽贴睦尔为首的统治集团仍以和林(今乌兰巴托西南)、应昌(捕鱼儿海附近’)为中心,在漠北草原建立了新的统治,仍号“元朝”,史称“北元”。北元统帅扩廓帖水儿(汉名王保保)拥有重兵,时常伺机袭扰中原军民,成为洪武时期最大的边患。对此明太祖朱元璋多次致函元帝,遣返北元战俘表示友善,暗中则调集  相似文献   

4.
孙诗超 《社科纵横》2023,(1):123-128
元代云南屯田开始于兀良合台镇戍云南时期。由于战事的需要,云南的行政中心开始由大理地区向鄯阐转移。此间便有军屯出现在滇东地区。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云南行省建立并开始屯田,滇东地区集中了大量屯田,使得滇东地区成为云南的核心地带。而大理地区则作为滇西的重要据点,依然保持着经济优势。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以后,随着罗罗斯宣慰司和乌撒乌蒙宣慰司军屯的建立,在滇东、滇西地区之外,又形成了新的区域。而这三个区域在云南行省内分别承担着不同的政治职能。  相似文献   

5.
阜新地区明确而具体地被载入的史册是元朝修的《辽史》,这同周边城市如朝阳、北镇相比至少晚了一千多年。但是,阜新一经见诸载记就是个发达地区,其文明程度可能远超中原偏僻州县。原因简单,当初的阜新是靠内地移民发展起来的。契丹贵族对中原王朝频频用兵的直接目的就是掠夺财富,而俘获汉族人口是财富之大宗。  相似文献   

6.
以贝币为链环的滇缅印贸易圈的形成 《新唐书》卷 2 2 2上《南诏传》中明确记载 :南诏“以缯帛及贝市易。贝者大若指 ,十六枚为一觅。”《政和证类本草》引《海药》记载云 :“贝子 ,云南极多 ,用为钱交易。”前一条记载说明了贝币使用的单位和规制 ,后则反映了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用贝币的普遍性。直到元代 ,贝币依然在云南通行 ,而且计量手段更成熟 ,更系统。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曾经记道 :“离开大理城 ,西行十天便到达哈喇省 (大理 )的一个主要城市 ,居民也同样用贝作为货币。不过这种贝壳不是本地出产 ,而是从印度进口的。”元初李京…  相似文献   

7.
元代前中期,大都城市粮食供应稳定,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但14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大都的粮食供应出现了严重危机。对此,元朝政府采取了"兴京畿水利、行畿内屯田","籴粟催漕、济屯粮不足","资遣流民、汰减冗官"三方面的措施,以缓解城市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些措施取得了有限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元朝末年的统治危局。  相似文献   

8.
明代云南人口、土地问题及封建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十四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云南地区的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面积的扩大和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 各民族的经济发展,都有其悠久的历史。我们研究明代云南各族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除现实情况外,还要上溯其历史发展。此外,田野的实地调查,文物的比较研究,兄弟民族的传闻和民歌故事,都可以作为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线索。现仅根据身边能读到的史籍、史料,对明代云南地区的人口、土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明代人口通过各种 渠道流入云南 自元世祖率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大理城,到明初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军平定云南以后…  相似文献   

9.
元朝国子学中尽管存在着民族歧视、排挤南人现象、办学道路发展曲折、教学内容方法单一、教学管理松弛等弊病或局限,但结合元朝具体的历史背景,从总体上评价,元朝国子学还是取得了办学规模较大、有自己的特色、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等比较显著的成就,这是应当予以较充分的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内地与香港区际法律冲突解决的观念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都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即所谓的"内地中心主义"和"香港优越主义"。本文分析了"一国两制"下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以及错误的观念,认为鉴于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质,应该树立法域平等观念和循序渐进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