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政治话语。采用政治话语分析方法,探讨与意识形态、本质归属和发展规律三个主题相关的政治话语方式以及相应的政治态度或情感表征,就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渊源和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新表达以及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揭示,概述其措辞的语言特征,对其话语蕴含的新时代表征进行说明和解释。这种分析表明,习近平话语战略是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名",是要使中国共产党以新的姿态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在目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中,希望这种研究有利于深化人们对它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不仅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回答的时代课题,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而且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两个确立”具有的决定性意义等方面作出了新定位,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9,(11):10-1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问题,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12):15-20
唯物史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原理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基础和指导作用;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运用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原理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价值取向;运用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原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伦理的论述是时代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核心的政党伦理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要素。从主要内容看,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伦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政党政治建设伦理、政党伦理理念建设、政党组织伦理、政党伦理作风建设、政党反腐倡廉和政党制度伦理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12):1-4
党的十九大,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一次重要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表述,思想深刻,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7.
文化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对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可以从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和文化自信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核心是打造中国话语,确立文化自信。这就要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壮大文化产业,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8.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定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破解21世纪人类社会的问题挑战与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势中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创新发展。这一双重定位既有所区别,同时又相互包含、内在统一,双维呈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返本开新、守正创新。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另外双重理论定位。文化侧重价值理念与思想观念,精神侧重心理状态与意志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两者的自觉传承与创新转化,把两者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这一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的过程。而新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21,(1):1-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所蕴含的各种法治思想特征,分别表现为法哲学、法价值论、法制度论、法规范论、法行为论、法社会学等不同法知识学形态,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内涵。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博大精深,使其居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百科全书"的理论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特征,深刻地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十个关系"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术体系以及话语特征使得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同时也使得我国的法学研究事业彻底地摆脱西式法治话语的影响,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法理学之路。  相似文献   

10.
刘金山 《探求》2018,(2):16-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广州实践,2018年1月14日,广州市委党校与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共同举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广州实践"专题座谈会。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广州市委党校校长欧阳卫民出席专题座谈会并讲话,中央党校原教育长、博士生导师李兴山教授作主旨演讲,来自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作专题发言。本刊现将与会专家的主题发言以笔谈形式刊出,以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