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城—乡关系”在中国电影中往往被表现为物的充盈与物的匮乏。20世纪80年代,电影中的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着可以让进城者自由流动的渠道,两者都是不完美的生活空间。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开始从银幕中渐次消失,而城里人则开始出现因物的分配不均而导致生活经验处于震动状态之中。这可在《任逍遥》《十七岁的单车》等影片中找到验证。即使在乡村电影中,乡村也是作为城市化的背景或对象而出现的,乡村生活经验是城市生活经验的延伸。以人的分配(城市化率)和物的分配(城乡居民收入差)为代表的城乡关系,可以作为20世纪3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城市电影代际分界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话说殿帅府大尉高作本是北宋都城开封的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在家排行老二,人称“高二”,自小不成家业,曾因帮闲一官宦子弟嫖赌使钱而吃了官司,被逐出京城。再说其时都城上下盛抒踢球(一种充填羽毛的皮球),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大多以此为乐。这“高二”平B喜欢玩耍,尤其踢得一脚好球,为此得了一个雅号,叫“高球”。不走运时的高体曾如气球一样被人喝采踢去人柳大郎的赌坊踢到董将仕的药技,从苏学士官邱锡到王都大尉府,最后因为“球艺”超群而石破天惊得到“球迷”端王(即后来那位与儿至一起蒙受“靖康之耻”,被金人… 相似文献
5.
6.
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欧洲的实际出发,正视资本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对立及矛盾现实,分析了城乡对立的必然性,明确提出消灭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城乡关系最终将由对立发展为城乡融合。其基本理论可概括为:城乡关系、缩短城乡距离、消灭城乡对立、发展科学技术、共建共享社会福利。学习借鉴城乡融合理论,它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是:缩短城乡距离与缩小城乡差别、发展科学技术与第一生产力、共建共享社会福利与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中,有两种常见的现象:一、一种文学现象或一部文学作品,在别一国度或民族里,往往被“误解”和有意“歪曲”了;二、本来不大有名的作家或作品,在别一国度或民族里,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很大影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不同国度或民族间思想文化差异形成的相互理解上的障碍,也有具体时空条件提供的机遇在起作用,但主要原因并不在这里。人们一般把上述现象的产生,归结为按受主体的自主选择和有意再创造,无疑这是对的。但我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狠抓城乡低保规范化,不断完善制度,探索低保管理模式,扎实推动低保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一是确保对象家庭情况真实准确,精细在入户调查中。对于保障是否合理,摸清对象的家庭实际困难情况是关键,该区要求乡镇、街道调查过程中,坚持"六查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狠抓城乡低保规范化,不断完善制度,探索低保管理模式,扎实推动低保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 相似文献
11.
朱淑真与“空白”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白”属于美学中的概念。中国画论、诗论及西方接受美学对之有不同的阐释,但其效应及其神韵却众所共推。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竟在男性文化的威迫中,能历尽坎坷,留名后世,并有希望继续吸引读者,其奥妙何在?本文试借“空白”理论,从读者战略的角度,对朱淑真词及其人加以观照,发现其词重在回味,给读者留有广阔的再造空间,具有很浓的“空白”效应。朱淑真其人,由于身世之谜,几百年来在人们头脑中乃是一个被其作品塑造成的文学形象,这一形象身上的诸多空白,则产生仁智之见,故朱淑真其人也具有很强的“空白”效应 相似文献
12.
所谓“破窗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项效应,其大致含义为:在一栋建筑中,如果有人打破了建筑的一面玻璃,那么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他人打破。将这一概念放在管理方面也就是一旦在秩序化的管理过程中有人打破了秩序,那么将会吸引更多的其他人打破秩序,进而形成无序化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于在中职学校中班级管理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破窗效应”的思考,来提出有关于中职班级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时下被媒体关注的“80后”作家群有“都市写作”与“乡村写作”之分。“80后”“乡村写作”的实力派写手是来自湘西农村的李傻傻。李傻傻的城乡写作不仅充满繁复的城乡经验或记忆,并且以一种现实和想象交织的诗意呈现出与以往作家城乡经验或记忆不相同的书写方式,而这又显然离不开网络新媒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系强度研究长期用“强”、“弱”来进行简单主观区分,缺乏统计依据,采用潜类分析方法正式建构关系强度的类型显得尤为重要。以2003年中国综合调查(CGSS2003)资料来看,潜类分析方法识别了三种关系强度———弱、强和中度,多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发现,求职中“中度关系”的使用和本人的阶层或职业声望之间并无联系,但与父亲的阶层有关。中度关系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使用,表明转型期中国的市场与国家力量对社会资本使用方式的共同型塑。 相似文献
15.
国家政策调整与城乡关系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始终对城乡关系给予高度重视,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变化,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国家政策对城乡关系演进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城乡关系先后经历了城乡兼顾、城乡对立、城乡协调、城乡失衡、城乡调整、城乡融合等发展阶段。系统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为促进新时代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乡关系问题由来已久,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城乡关系,也就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中国当前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城乡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现象.各界为此争相献计献策,"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遵循城乡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应人类文明演变的总趋势,是解决当前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公共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的大事之一。但是10多年来,上海的居民都有“乘车难”的强烈感受。那么,产生“乘车难”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改善呢?带着大家共同关心的这些问题,我们向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调查,了解到不少情况。产生“乘车难”的原因说到这个问题,几乎所有被走访单位都反映,问题复杂,原因很多,主要有三个: 相似文献
19.
自我观念是通过社会化形成和发展的,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清楚的阐述了自我发展的阶段。目前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处于“开荒种田”的状态,容易导致专业学生尤其大一学生产生专业自我观念难以确定的困惑,会视自己为专业的牺牲者、旁观者和路过者。而开展积极的专业宣传实务活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专业宣传实务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在社会互动的镜子中塑造正确的专业自我观念,激发专业自信,实现专业认同。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