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問題,在我国經济学界曾进行过广泛的討論,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理論問題,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經济发展的重大原則問題之一,特別是随着我国人民公社化的实現和社会主义建設形势的飞跃发展,正确地認識和科学地闡明这个問題,就有了更为重大的現实意义。所以当前这个問  相似文献   

2.
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針,是我們党指导經济建設的一个根本方針。加速农业的发展,是高速度、按比例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經济的中心环节。党的这一方針是依据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这一客观規律而制定的,所以“理論战綫”就党的这一方針的理論基础展开討論,显然是必要的,富有意义的。这个問題涉及的面很广,在一篇短文中很难面面俱到。这里,我們仅針对黄永軾先生的基本論点,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供討論和参考。黄永軾先生在“农业怎样成为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一文中,一开始就提出了他所研究的主題,卽“是不是随便一种农业都可以成为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呢?”他解釋說,在封  相似文献   

3.
把我国的农业建設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根本路綫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现在我国农业已經由主要地实行社会改革进到主要地实行技术改革的新阶段。有步驟地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造,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保証农业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实现扩大再生产,已經成为我国經济建設中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問題。关于这方面有許多理論問題需要探索,现就以下三个問題,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問題 馬克思主义的中国国民經济史是一门新建設的科学。几年来,在这門科学的建設上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別是中国近代国民經济史部份;随着这門科学的建設,許多有关的基本問題都提到討論的日程上来了。这些問題,有的已經在公开討論,如对象問題;有的虽未公开討論,但不同的意見都以各种方式提出来了,如中国近代經济史的分期等問题。很明显,这些問題的討論是有助于这門科学的发展的。本文企图对后一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下乡     
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开展,目前,一个波瀾壮闊的农业生产高潮正在我国农村形成和发展。毛主席早就說过,随着經济建設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現一个文化建設的高潮。事实正是这样,一方面,經过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大农民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要求进一  相似文献   

6.
(一) 毛澤东同志在“論人民民主专政”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問題”等巨著中,运用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說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中国革命斗爭和社会主义建設的經验,創造性地闡述了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說,进一步丰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級专政的理論。十年来,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發展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事业的巨大胜利,雄辯地証明了人民民主专政学說的正确性和伟大的生命力。人民民主专政或无产阶級专政是馬克思列宁主义中最根本的問題。自从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承认与不承认无产阶級专政  相似文献   

7.
貨币与信用是經济范疇,貨币与信用的学說,是政治經济学重要部門之一,利用貨币与信用作为我国建設社会主义的工具,乃是苏联,我国以及其他人民民主国家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研究我国过渡时期的貨币与信用,不但是理論問題,也是实踐問題。可是一进入研究我国过渡时期的貨币与信用領域,首先便遇到一个問题——关于人民币的性質和职能問题,对这个問題如果不加以研究,則正如毛澤东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学习”中所曾指出的我們存在着“理論和实际分离”的缺点,他說: 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邏輯,教經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經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  相似文献   

8.
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建設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我国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因为这个問題牵涉到为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人民服务的大問題;牵涉到如何建設一个强大的国家問題;也牵涉到如何在我国不出或少出修正主义、挖掉資本主义老根的大問題。毛主席很早就号召我們到农村去。他說:  相似文献   

9.
一在統一的社会主义市場范圍以內,允許国家領导下的自由市場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設的实踐中提出来的新問題,是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市場問題在中国的发展,它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經济学的具体內容。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以前,我国对于非社会主义經济成分的資本主义工业,采取加工定貨和統購包銷,对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进  相似文献   

10.
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发展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論点,是他在社会主义經济建設問題上一个創造性的貢献。对于这个具有重大的理論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問題,我們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学习研究,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条件下重工业市场的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和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特別重要意义这两点,作初步的探討。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統一,流通是再生产过程一个不可缺少的环  相似文献   

11.
如何从理論上来闡明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設的各条战綫上普遍地、深入地开展的比学赶帮运动,是哲学和經济学研究工作中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課題。为了促进对这一問題的探討,最近,广东哲学学会、經济学会先后組織了关於比学赶帮問題的报告会、座談会和参观等活动。二月下旬,邀請广州氮肥厂厂长周光春  相似文献   

12.
工业企业的規模問題,是工业基本建設中一个带有根本性質与长远意义的問題。我国早在制定发展国民經济的第一个五年計划时,就已明确地指出了大中小型企业的配合問題。1956年4月,毛澤东同志在党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議上做了关于“十大关系”的报告。根据毛澤东同志报告的精神,周总理在党的“八大”第一次会議上所作的“关于发  相似文献   

13.
一建設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中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問題。目前,各行各业正在响应党的号召,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这个基点上。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論工作,要不要面向农村,为广大农民服务呢?我們能不能实行面向农村的方針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課題。建設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說来包括两大方面的任务,卽物质方面的建設,和思想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概括了我国革命和建設的丰富經驗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起动的丰富經驗,在哲学、政治經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各个領域中,全面地、創造性地发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在这里,我們只是舉几个例子,来說明毛主席在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几个重大問題上,对于馬克思列寧主义政治經济学的卓越的新貢献。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农业国,农民的动向如何,对于我国革命的胜利,經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关系。毛澤东同志早就指出过,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問題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問題。工人阶級必須和农民結成巩固的联盟才能領导革命,达到胜利;而农民只有在工人阶級的領导下,才能求得彻底的解放。因此,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級同农民的联盟,无論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时期,都是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問題。工农联盟是随着革命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的工农联盟,是在工人阶級領导下經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不断地巩固和发  相似文献   

16.
一、大农业优胜于小农业。农业的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資本主义的现代化农业是在剝夺小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业的問題,以及它和工业之間的关系的問題,是馬克思主义經济理論的重大問題,也是社会主义建設实际的重大問題。馬克思主义經典作家从来认为,农业在国民經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馬克思从考察社会分工和社会再生产出发,提出了:生活資料的生产(最广义的农业劳动),是人們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一般最先决的条件,“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尤其是資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如果沒有农业的生产及其发展,工业和农业的分工既不可能,社会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无从实现。因此,农业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生存和生产发展的客观的自然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援农业。积极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发展,是保証我国国民經济的繼續跃进,保証我国人民公社的巩固与发展,保証我国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貫彻执行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社会主义商业是連結生产和消費、工业和农业的紐帶。它的基本任务是:一方面为  相似文献   

18.
政治挂帅与物質鼓励,实际上就是政治与經济的关系問題,卽:党对群众的政治思想教育与对群众物質利益的关心,二者之間的关系問題。馬克思主义者認为:政治与經济的关系,政治应当是統帅。为什么呢?因为政治虽然决定于經济,但它又給經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列宁教导我們說:“一个阶級如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問題,学术界已討論好久了。苏联从1951年討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未定稿时就曾討論这一問題,直到現在还未取得一致的意見。但通过几次規模較大的討論,大家对这个問題的認識已深入了很多。我国經济学界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也是一直在不断地探討和研究这一問題,发表了不少有益的意見。最近,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决議”中,明确指出人民公社无論在工业方面和农业方面,既要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凤村同志就商品經济問題写了不少文章,其中《申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和《論商品經济》两篇文章,强調了必須很好地利用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的意见,我基本同意。但是在这两篇文章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唯一条件、“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