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决策咨询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有其独特的活动过程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有科研目标的多重性和科研类别的多样化等特殊性。发展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 ,有利于培养跨世人才 ,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聚集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大多数人才,是推动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高等院校能否对社会科学研究实施有效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水平。如何使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富有成效?这是广大高校教师、科研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计划管理是高校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所选择的目标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的方法的总和。本文试从理论角度阐述计划管理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结合科研管理实践,探讨了制定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依据与方法、科研定编的原则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科研政策。  相似文献   

4.
探讨高层次人才流失原因和稳定对策在当下对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主要有科研软硬件条件不具备、地域生存条件的差别、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程度、缺少事业心和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等原因.本文最后从改善科研工作环境、地方政府为吸引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人行政到依法行政、提高高校的凝聚力四个方面提出了稳定高层次人才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立足于分析2009-2016年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效率问题,其成果对于推进国家"双一流"建设,繁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提升国际学术话语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主要采用Bootstrap-DEA方法,运用maxDEA和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和国家统计局网站。研究发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技术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受到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大,即科研管理对科研效率的影响较大。据此推断,科研资源配置能力和科研资源使用效率等内部因素是决定科研效率的主要因素。此外,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科研效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对比分析发现,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及四大区域之间科研效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对研究结果的分析,笔者提出三点建议:制定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加大高校科研资源配置的自主权;优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标准和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6.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面临的困扰与对策陈萍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科研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空前重视和滚滚而来的改革大潮的推动。十几年中,我国高校的社会科...  相似文献   

7.
从公平理论的视阈来看,某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的原因可归结为:结果不公平是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程序不公平是人才流失的潜在因素,交往不公平也是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应对高层次人才的流失,学校就必须努力实现结果公平、程序公平和交往公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一个尖端人才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绝对是持续性的。目前的人才流失问题格外引人注目,很多重要人才得不到重视,人才流失问题也得不到较好的解决。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来分析人才流失问题,不仅可以较好的找出目前人才流失的原因,同时能够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来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协调和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管理新理念,创新科研管理方式,着力营造宽松宽容的管理环境,协调处理好部门间、科研与教学、基地与平台的关系,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通过培育创新人才、建全评估机制、强化科研道德建设等措施,实现高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部分高校已经实行的“高等教育学校全员聘任制”以及引进人才的管理办法的认识,结合欠发达地区高校的人才现状,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并提出欠发达地区高校要以教师聘任制为契机,有效地控制人才流失并积极出台吸引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CSSCI的贵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生产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全局把握贵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状况,对国内权威科学评价工具《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7年8年间的相关资料数据,从机构分布、学科分布、作者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等院校是我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其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差别较大,论文产出主要集中于少数高校;学科发展不平衡,应用性社会科学、地域特色学科论文产出较高,而人文学科研究能力相对不足;核心作者的数量偏少、产出偏低,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人才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青海省高校人才流失现象较为普遍,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出走,给高校及青海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本文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后认为: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制定优惠政策,从而创造宽松和谐、尊重人才的环境,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最集中体现是科研政策.本文试从理论角度阐述其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结合科研管理实践,通过对科研经费、机制与途径、奖励原则、目标管理方法的研究,探讨制定激励机制的依据、方法以及如何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校人才结构与人才流失因素分析及人才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人才的密集地,不管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都要有一批热心教育事业、按照现代人才标准观去培养人才的教师。然而,在多种利益的驱动下,高校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危机。针对人才标准、人才流失原因和人才长效建设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理工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理工科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定位、目标、战略和管理制度建设等问题,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重大课题的跨学科研究和综合性研究,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与科研单位的联系,使科研水平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履行归根结底离不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充分发挥。履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要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这两种主体的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努力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培养社会批评精神,具有开放的心态并自觉成为学生的榜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应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强化价值导向功能,努力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为了发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1999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与《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到目前已进行了三批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评审;湖北省教育厅也在2001年启动了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几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对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进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及高等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文科科研指的是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面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文化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趋势,提出加强高校文科科研、拓展高校文科科研的新视界,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文科科研好学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文科科研发展的经验之一就是,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要面向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在探讨和解决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在与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密切结合中,推进高校文科科研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高校,为谋求发展总得取道于学问(科研),推进国家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取得重大发展关键在于选好人、用好人.基于调查和实验数据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职称等级和科研工作者的收入两者之间高度正相关,工资和业外收入随年龄而呈L型变化;39岁,学术人生的最后分水岭,先要“学”有所获才能够“老”有所获,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群体秩序格局的形成也主要缘起于职称和年龄.为谋求社科研究质量上档次,赐给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最低年薪是21万元.为打破旧有体制藩篱,需设计出一整套的准入、筛选、激励机制;整个研究所要回应的问题是如何以学问促机构和个人发展,以人为本、以事为本才是纲,国家先试先行的各种人才计划已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筹谋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人才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20.
11月22日,2011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在苏州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办,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苏州大学承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