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梅农、弗雷格等人关于名称的意义理论,罗素在其著名论文<论指称>中提出了几个语义难题,并提出自己的摹状词理论对它们加以解决.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无疑是分析哲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义非凡,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可以从一个新角度,即自由模态的摹状词理论LK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些难题,并逐一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评唐奈兰对罗素和斯特劳森摹状词理论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奈兰指出,相对于不同的语境,同一个限定摹状词的功能可以区分为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罗素和斯特劳森的摹状词理论没有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因而忽略了对摹状词用法的区分.我们基本同意唐奈兰对罗素理论的批评,但认为唐奈兰对斯特劳森理论的批评是不适当的,有严重的曲解.斯特劳森先于唐奈兰提出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的区分,并据此指出罗素理论脱离语境的缺陷.唐奈兰的理论并未超出斯特劳森的理论框架,其主要贡献在于对摹状词的指称性用法及其语境作了更为细致的研究,使之与归属性用法的区别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解决了不定摹状词的消除、限定摹状词的消除以及限定摹状词初现和次现的区别三大困惑,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受到了哲学界的挑战。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分析方法为分析哲学以及逻辑哲学的研究提供了范式,这种分析的方法为20世纪整个分析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生机勃勃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王军风 《江汉论坛》2001,(10):45-50
名称和限定摹状词的语义作用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语言哲学的最基本、最困难的问题之一,20世纪语言哲学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对它们的讨论展开的。本文在考察相关经典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罗素、斯特劳森、唐奈兰以及克里普克等人所提出的相关重要议论的剖析,论证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区分了单独概念、专名和摹状词,分别定义了它们并对三者之间的区别作了分析与说明.认为摹状词不是单独概念,专名不是摹状词,专名中的绝大多数不是单独概念.  相似文献   

6.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直接渊源于穆勒和弗雷格的对指称与涵义的关系研究.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分析,在承认其不足的同时,指出该理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波 《晋阳学刊》2012,(3):70-82
对克里普克的模态论证及其相关环节做了详尽的批判性考察,得出如下结论:(1)关于严格性的直观测试行不通,其中存在一个不合法的跳跃:从"一个对象必定自我同一"这个形而上学论断跳到一个语言哲学命题"一个名称是一个对象的严格指示词";(2)关于严格性的精确定义与引出严格指示词的语言直观相冲突;(3)反驳描述论的模态论证不成立:所谓的"严格指示词"可以归结为在模态语境中取宽辖域的非严格的名称;假设真有所谓的"严格指示词"的话,限定摹状词也可以被严格化,我们仍没有理由否认名称是相应摹状词的缩写。(4)克里普克对关于他的模态论证的宽辖域批评所做的回应也是失败的。所有这些结论都依赖于一个隐含前提:名称和摹状词在模态语境中可以取宽辖域或窄辖域,而此前提在本文中得到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克里普克对专名词与摹状词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他的命名理论开辟了专名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他的命名理论仍存在不完全性,因为这一理论无法说明专名的指称在传递中发生转移等三种情况。在专名问题上,摹状词理论和历史的因果命名理论是相互补充的。  相似文献   

9.
克里普克通过模态、知识、语义证明,否定了专名指称在同一命题中由摹状词可以确定的描述主义思路,指出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在所有可能世界中指称不变,其同一命题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维护了传统逻辑的二值原则。斯特劳森则用预设理论反驳了罗素的观点,并使用更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三值逻辑取代了罗素的二值逻辑来分析和评价语句,启发人们从模态逻辑的角度去考察命题,为指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