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和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种基本活动,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如何加强教育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在普通教育阶段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这种国际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状况如何呢?且看下面一些现象:──某校一名小学生,吃饭时对着两个煮熟的鸡蛋发愣,不知道怎样将鸡蛋剥开!原来每次都是父母亲自给他剥好的;──某校在打扫卫生时,扫地、擦窗户的竟然有一些学生家长!原来是学生们的爸爸…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自身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三种生产活动。三者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协同发展,共创人类历史和文明。人类自身生产是物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原始动力;物质生产是人类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物质基础、决定因素;精神生产是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内在精神文化力量。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承担者,生产劳动的主体。劳动也创造了教育,教育的全部作用又集中于人,不断地“再生产”人类,再生产劳动力和生产力。教育就是通过培养人而作用于社会、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三种生产劳动之中。这种作用是巨大的、与日俱增的、永恒的,它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共存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也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明治”式的合作教育制度,是推行和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高教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七月从湖南韶山归来,到过韶山灌区与主席故居,心潮澎湃。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教育思想亦是其中奇葩,认真学习领会仍深觉于今日教育极有启发。一、关于教育方针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恩格斯则在《反杜林论》中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列宁也强调“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农业院校实行高等农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回顾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认真研究总结,促进高等农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充分认识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条基本原理。当前,我国正面临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艰巨任务,而农…  相似文献   

6.
科教兴国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实现教育实践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两重主体变量的统一,即实现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变量和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主体变量二者之间的变量关系的统一。一、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主体关系我们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还未从二者的主体关系去研究二者的结合。实际上,无论是发展教育,或是发展生产力,人的主体素质都是决定因素。这种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人类社会生活、教育实践、人类劳动实践发展的。发展的基础是实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最成熟最核心的内容,这一思想的形成有两个来源,一是他早年的经历和当时一些社会名流及其社会思潮的影响;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而使“工读并行”合乎逻辑地升华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含义、内容、形式等方面,有其合理的现实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一定的偏差。最突出的问题是对这种结合定位在体力劳动上,而不是劳动过程中的智力、科技要素上,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本意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不完全一致的。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和反思的。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几点思考陈立鹏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实现高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显得愈来愈紧迫。当前,高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已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我们认为,只有深刻把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通过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资本主义的童工剥削制度前提下提出了儿童的受教育权,而现阶段,用发展的眼光看,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那就是不断促进各自的完善和发展,而不仅仅是教育介入企业生产、产教结合,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而还应该有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带动社会整体发展,同时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技术生产力对教育的要求 教育的发展史与生产的发展史证明:教育与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生产活动中产生教育,教育又为生产创造条件,它们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与人类的起源同步,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随。生产活动及其经验的积累与传递离不开教育这一手段途径,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生产创造的物质基础与提供的内容,而且,如果从跨越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来考察,生产与教育在其总体发展水平上还是一致或平衡的,现代的大工业生产不可能是手工生产时代的教育;同时,在发展的动因上,两者是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但是,生产与教育的联系和关系,并不总是紧扣、协调或同步发展的,实际有一个结合——分离——更高级结合的不规则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生产力有所发展而物质财富相对不足的阶级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之一,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地方高等教育应如何贯彻和执行这个方针?作者首先对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涵义加以分析和界定,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地方政府.社会、高校三者在实施教劳结合中的行为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培养适应现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基本原理。在《资本论》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从大工业生产的本性,论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他指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党的培养 目标的需要。对大学生要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强度的教育,应有与专业学习有关的、自我服务 性质和社会服务性质的劳动内容,并指出五个方面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要求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生产劳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近20年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发展成为世界性教育趋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教育与生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相适应。高等教育更应如此。科技进步,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更新以及社会生活的变革,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不仅要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  相似文献   

15.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它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贯倡导的主张,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回顾教劳结合及其思想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教劳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存在并发展的共同内在机制,从而正确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有文字始的四千多年来,写作文化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写作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与精神生产方式,引导、教化、推动着社会与文化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自从写作成为人类社会精神生产劳动的基本形态以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文化建设,就再也离不开写作实践活动了。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两种过程相结合的学说中,其基本涵义包括两个侧面:一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劳动要与教育相结合(即劳教结合);一是在国民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教劳结合)。而在这两个侧面中,马克思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详尽考察和反复强调的是劳教结合,对于教劳结合,马克思只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教育”进行了简略的科学推断。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这一学说的研究缺乏两面观,大多着眼于教劳结合这一侧面,囿于解决学校教育(或正规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其结果,在理论和逻辑上,难以全面理解马克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方针。在过去40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有思想和理论上的偏差。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对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作一些回顾,对二者结合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结合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新中国的社会建设与发展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学习内容从侧重“体力劳动”或农业生产劳动,逐渐发展到侧重对劳动者的劳动观念与技能培养。这种转变反映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吸收、借鉴、改造与创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有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都离不开劳动。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劳动却具有不同的性质。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他们是为剥削者进行劳动。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和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