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銮碑     
回銮碑座落在河南省濮阳县城内新华街(原名御井街)路西。一九六三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碑下部的文字剥蚀全没,仅上部有二十八个字还清晰可识。依此,可看出碑文字大如拳,秀丽流畅,系草书阴刻,额题:“契丹出境”。一九七九年对此碑进行了修葺复制,现碑高2.3、宽0.84、厚0.26。碑前有一水井。一七四二年(乾隆七年)于此立一碑上书正体“御井甘泉”四字。一九三六年,伪专员兼濮阳县县长丁树本也曾立碑将全诗重刻于上,并撰题记。今三碑紧依林立,并在碑外建楼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国内外《女真译语》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早在战国时期即见于历史记载,译名作“肃慎”。后汉称挹娄、北魏称勿吉,隋唐称靺鞨,五代始称女真。辽代末期,生女真各部落,被其中的完颜部所统一,在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下,起兵抗辽,于公元1115年建立了金朝。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金朝从上京迁都至燕京,后来又迁至汴京,统治淮河以北半个中国长达一世纪之久,公元1234年被蒙古所灭。 女真文字在中原虽然使用百余年,但流传至今的女真文字资料却寥寥无几。女真文石刻资料有:《大金得胜陀颂碑》、《女真进土题名碑》、《奥屯良弼饯饮碑》、《奥屯良弼诗碑》、《海龙女真国书摩崖》、《朝鲜庆源郡女真国书碑》、《朝鲜北青女真国书摩崖》、  相似文献   

3.
金代开创纪功碑“大金得胜陀颂”碑是中国历史名碑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辞海》(1979年版)和《中国名胜词典》一都做了收录。该碑位于吉林省扶余市徐家店乡石碑崴子村,通高320厘米,龙首龟趺。正面汉字碑文八百一十五字,奉政大夫赵可撰稿,儒林郎孙俣书丹,碑额篆书“大金得胜陀颂”六字,是国史院编修官、金代大书法家党怀英的手笔;背面女真字碑文约一千五百余字,是世界上女真文字最多的碑刻,两种文字对照。碑文中叙述  相似文献   

4.
台湾自远古以来,就和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尤其是福建省关系密切。最近,在研究漳州华安汰溪摩崖石刻中,有的人认为其中部分可破译为“吴战越战番”,有的人更据此,进一步认为:“高山族称为番族已有悠久的历史”, “高山族中的一部分民族也是古番族”,“现在从华安仙字潭译文获证福建在远古时期已有番族。那么当时有一支番族在战争失利后渡海避居台湾,成为今日高山族的一部分,看来就有可能的。”最后并结论说:“华安仙字潭图象文字,可以说是台湾高山族最早的文  相似文献   

5.
<正>鲁相谒孔子庙残碑,始立年代不详。碑残,高1.04米,宽0.85米,厚0.26米。碑文为隶书,已漫漶不可读。今存右侧八行,行十一字。碑侧有唐贞元七年(791)杜廉等人题记。此碑自宋代即定为汉碑,《金石录》作"汉鲁相谒孔子庙碑"。《隶释》据残存文字内容定为"鲁相谒孔子庙残碑"。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海龙县山城镇南小杨公社庆云大队九缸十八锅山,有金代女真文摩崖石刻二块。一为全部女真文,过去称海龙杨树林女真国书摩崖。一有汉文,过去讹称柳河半截山女真国书摩崖。两碑为金代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22日,《新民 晚报》关于日本 人 在 安 徽 歙 县 为 我 民 族 败 类 王 直 修 墓立 碑 的 消 息 一 经 曝 光 , 立 即 引 起 了 举 国声 讨 :说 有 损 国 家 尊 严 、让 国 人 蒙 羞 的 有之 ,要 求 拆 墓 毁 碑 的 有 之 ,责 问 地 方 政 府的 有 之 , 谓 这 是 一 种 挑 衅 的 有 之 … … 似乎 此 举 真 得 成 了 “千 古 奇 事 ”— —日 本 —“友 人 ”和 安徽 地方 当 局太 离谱 了 。结果 ,墓 被两 位 大学 教师 给 砸了 。 其 实 ,国人 不 必为 此 大动 肝火 。王直的 千秋 功 罪历 史自 有 评说 。 要 …  相似文献   

8.
1982年8月,在长春清代财神庙遗址出土一块石碑。碑高七十三公分,宽二十八公分,厚九公分。白玉石刻,无碑座。碑文十八行六百六十三字,楷书,字俊秀清晰(有两字脱落),四周无纹饰。碑阴在回形花纹环绕内,镌刻公立“碑记”者的职称和一百四十人的姓名以及佃租地亩数,计四百八十九字。这块碑由清代“长春厅西北夹荒恒裕乡”四甲民户所立,刻记于咸丰八年十月初一日(公元1858年11月9日)。碑文铭头曰:《夹荒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甲纳租报竣章程碑记》(以下简称“碑记”)。  相似文献   

9.
19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学者对“西夏”似乎毫无所知。此后,居住在北京的西方学者,在考察居庸关云台六体刻经时,发现了他们并不认识的西夏文字。他们通过时“西夏碑”的研究,知道居庸关刻石不识之字为西夏文字,发表了不少文章,对早期西夏学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其中也有一些错误和误解。本文对西方学者是何人、何时最先研究西夏的,西夏文字是什么时候、什么人“考定”的,所谓有人从12枚西夏钱中得识40个西夏字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西方最早研究西夏的学者是英人伟烈,最早“考定”西夏文字的是我国学者张澍,所谓用12枚西夏钱币认出40个西夏字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0.
“美” 字,许慎《说文解字》说它“从羊从大”.徐铉随之立了个“羊大为美”的命题.美学家据之而发挥,却未悟到许慎是汉朝人,只能依据汉人的观念,不能真正从文字起源角度说清问题,因他并未见过殷墟的甲骨文字.鲁迅戏称“美”字为“戴帽子的太太”,看出是“太太”,才颇显出观看者的灵性.  相似文献   

11.
异体字是书写符号的重复现象,往往成为人们阅读的障碍。如何处理异体字,在古籍整理中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本文试就一这问题,谈谈个人想法。 古籍中同字异体的现象很普遍。仅就《汉语大字典》中国家的“国”就有:囗、(囗王)、(囗丐)、(囗氏)等二十一种不同的书写形式;这些“国”的立目都有可靠的书证,且皆为楷化定形的字,实际分布在古籍中的“国”字还有碑别字、帖体字、写本异体、版刻异体等,或似篆非篆,楷化未全,或以讹传讹,增笔少画,或扑朔迷离,似是而非。由此一“国”字也不难看出古籍中异  相似文献   

12.
《人文杂志》1981年第3期发表无戈《寺工小考》一文所引几条考古材料有漏失、讹误,现补正如下: 一、文中“‘三年相邦吕’青铜戈一件”句,“吕”字后漏失“不韦造”三个字。原戈因后半部分锈蚀较甚,故“吕”字后三个字笔迹模糊,但经仔细观察,仍  相似文献   

13.
兰州白塔山有古篆文“禹王碑”,原树于“禹王庙”。“文革”中,封存得以保护。今改树于白塔禅院,露天置放。因石质粗劣,保护失当,风剥雨烛,碑面文字缺损较多,游人至此,咸为叹惋。今不揣浅陋,聊为补释,以为助读。 兰之“禹王碑”为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三月十五日酒泉郡侯建劝(升庵)所摹刻。因“禹王碑”(又称“峋嵝碑”)原碑失传,所以传世者,皆拓自长沙岳麓书院之“禹王碑”,该碑为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何致字子一者,摹自衡山原碑。其后,传世渐广,浙江、山东、安徽、湖北、四川、云南、南京楼霞山、西安碑林等地,均有摹刻。兰碑摹刻自何处,侯氏之跋尾未作说明。  相似文献   

14.
关于“吐蕃”一词的语源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拜读了牙含章同志在《民族研究》一九八○年第四期上发表的《关于“吐蕃”、“朵甘”、“乌斯藏”和西藏的语源考证》后,深受启发。牙含章同志通过丰富的汉藏历史语言资料,在深入研究以上问题的同时写道:“唐朝人在‘蕃’字前为什么又加了一个‘吐’字,到现在还弄不清楚。”我们根据突厥和维吾尔文献资料,对牙含章同志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考证,并提出我们的一点浅见,以供研究藏族史的同志们参考。藏族人民自古以来把自己的族名称为“bod”或“bodba”。最早记录藏族情况的汉文《甥舅联盟碑》(又称《会盟碑》),公元823年立。后晋(公元936——946年)、宋代(公元960——1279年)成书的《新唐书》、《旧唐书》中“吐蕃”的‘蕃’字,  相似文献   

15.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历史上,我省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对内维护社会安定,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外抵御外部势力入侵的乡规民约,并有相应的一套制订和实施的形式。这种旧的乡规民约,有的叫寨规,有的叫乡规,有的叫“榔规”,有的叫“款约”,称谓各异。就其社会功能来说,有着习惯法的性质。它在少数民族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省少数民族除个别外,大都没有文字,这些旧乡规民约,少量的借用汉字刻写在石碑上保存下来。如贵定甘塘《乡规碑》(一八五零年立)、黎平高增《款碑》(一六七二年立)、剑河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月"、"日"的哲学内涵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如“月”字有“早月”与“晚月” ,“日”有“东日”、“西日”、“冬日”、“夏日”、“中日”等 ,这是阴阳五行体系 ;单个“月”字是形象文字 ,是静止的、孤立的 ,表示时间不动、空间不动、万物不动、“月”字不动 ,如同幻灯艺术 ;双“月”字 ,则是抽象文字 ,是运动的、对立的 ,表示时间运动、空间运动、万物运动、“双月”运动 ,如同动画艺术 ;30 0 0年前 ,中国古人造字时 ,已形成了较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 ,并把“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发展”等重要哲学范畴 ,融入到甲骨文字中 ,传给后人。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四川省万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万师”)里,有一块惹人注目的石碑——校训碑。校训碑长七尺,宽三尺八寸,由精选的黄沙石凿制而成。它始立于“民国七年十二月”(即1918年12月),至今已有六十五年的历史了。校训碑的碑文包括两部分:校训和跋。校训的全文是:“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功骐骥弌跃不能十步奴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两句话二十七字,每个字约三寸见方,至今清晰可辨,是章太炎亲笔用篆字书写的,是难得的章太炎手迹。  相似文献   

18.
《陇右金石录》的作者张维在考释《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时说:“……碑文一再斥言西羌,而元昊上仁宗疏,自称:‘改大汉衣冠,制小蕃文字。’①碑中书西夏文者,即题为书番碑。是羌、番必各自为族类,而西夏不自承为羌也。至夏之称蕃,盖以唐时吐蕃据有涼、陇,自号大蕃,其余威或犹存于诸部族间,故因而仍之,以畏诸戎欤!”②这里提到的“羌”与“蕃”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唯“小蕃”一词的出现及其含义,应予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江汉论坛》1989年第11期载吴小强同志《秦人生育意愿初探》一文,对秦人中下层社会的生育状况做了很好的探索。但其中关于“富”、“武”两节中,对“榖”字的理解不够准确,并影响到对秦人生育意愿的全面理解。现作如下补正。吴文释“榖”为俸禄,云:“不少秦人则指望通过入仕来致富,有权势则有富。因此《日书》再三讲‘榖’。”诚然,在古汉语中,“榖”可训为“俸禄”,但是“榖而富”的“榖”却不是“俸禄”的意思。从历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期刊载的六幅照片,除王夫之画象外,均为首次发表。封二②是王夫之1652年(壬辰)为其父母武夷公、谭孺人合墓立的碑。碑文为:“永历六年岁次壬辰孟冬月吉旦。明显考徵君武夷王公、显妣王母谭氏孺人合墓。不孝男介之、夫之,孙攽、敞、敔,曾孙生祁泣血立。”其中“永历”纪年与“明”显考、显妣等用语,是先生矢志忠于明王朝的又一历史见证。此碑是衡山县马迹公社社员1973年修水利时发现,现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