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鲍照研究     
一般人说:由於隋、唐的科举制度给予新兴士大夫阶层以参加政治的机会,才把南北朝世族官僚专政的局面根本转换过来。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新兴势力的抬头,不是科举制度的结果而是科举制度的起因。因此,它的抬头,不仅不在唐朝开科取士之后,也不在隋朝开科取士之后,而在刘宋建国以寒人掌机要之初。历史家裴子野说汉至南北朝的政治情况道:  相似文献   

2.
鲍照简谱     
南朝杰出诗人鲍照的事迹,前辈专家已做了大量工作。缪钺有《鲍明远年谱》(载《文学月刊》1932年3卷1期,以下简作“缪谱”),吴丕绩有《鲍照年谱》(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以下简作“吴谱”),钱仲联《鲍参军集注》附录《鲍照年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修定重版,以下简作“集注”、“钱表”,。此外,为鲍照诗文专作笺注者有钱振伦《集注》(以下简作“钱注”),黄节《鲍参军诗注》(以下简作“黄注”)。今谨在原有谱、表及注本的基础上,吸取近年来鲍照研究的成果,并结合笔者心得,撰成此篇,以供鲍照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六朝是一个对女性既严苛又宽容的时期,礼教的蔓延还未达到密不透风的程度,一方面树立了一些女教的典范,另一方面风雅与才情兼具的女性成为文人歌颂的对象。这种对于女性的社会风气直接体现在仕女画中,出现了女教的样本与理想化的女性图像。  相似文献   

4.
高启与明代诗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启是身跨元明两代的诗人,习惯上将他列入明代诗歌。这决不仅仅因为他曾经出仕新朝,而是于明代诗风实有开启之功。高启对明代诗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兼师众长、随事摹拟的创作途径;复归风雅、稳健沉着的创作旨趣;格调与灵性并重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5.
鲍照诗歌创作总的特点是广泛继承,多方创新。在体裁形式上,他好俗喜新,对七言诗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诗歌语言上,他善于吸收、发展前人语汇,尤以爱好自创新词而著称;在表现方法上,他在赋、比、兴传统方法的运用上具有特色,他的跳跃性结构、倒装句法的运用更为突出;他的诗歌题材内容广阔,艺术风格多样,较好地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林逋与许浑皆好佛学,崇陶诗。相近的思想性情使林逋与许浑诗作有趋同倾向。林逋对许浑诗歌的接受表现为两点,一是在字词的选择上承袭许浑;二是诗风同宗平淡闲适,在艺术上相近却不相犯。  相似文献   

7.
鲍明远才秀人微,史不立传,生平事迹,湮没者多,其交游情状,亦无所存.今辑采明远或可游处者,撰《考略》一篇.笔者囿于见闻,疏漏谬误之处必多,尚祈识者指教.  相似文献   

8.
当南朝诗坛绮罗香泽之气充斥弥漫之际,鲍照以其特立独行的创作异军突起,震撼了整个诗坛.他传世的二百多首诗歌,反映了刘宋社会的许多重要方面,充满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艺术上亦别立一体,“奇矫无前”①,“开人世之所未有”②,并沾溉了隋唐的许多作家.然而,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由于“才秀人微”,不但“取湮当代”③,后世亦少有全论.《宋书》未予立传,刘勰《文心雕龙》只字未及,更有甚者,贵族文人颜延之故意立“休,鲍之论”(《诗品》卷下“汤惠休”条),别有用心地贬抑、诋毁鲍照.建国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对  相似文献   

9.
<正> “六朝故都”指的是我国著名的六大故都之—的南京.《小学绀珠·历代类·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文学”则指的是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此一概念起于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前者为地理概念,后者属于文  相似文献   

10.
“乐府狮象”鲍照创作的大量乐府诗 ,深刻反映了门阀制度下中下层知识分子曲折复杂的心态及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其诗作气势高亢 ,风格俊逸遒丽 ,形式“因”中有“革”,在乐府创作领域成就卓著。  相似文献   

11.
在提出两个基本范畴———学院精神和现代主义诗风的基础上 ,试图探讨两者的内生性的关系。意在说明 ,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生因素之一端 :西南联大的学院精神对这一重要的诗歌形态的内在影响。这种影响以鲜明的智性风格为特征 ,在现代主义诗歌群体的形成以及其创作的特殊技法、表现手段乃至风格特征等方面留下了无法忽略的印痕 ,因而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的重审  相似文献   

12.
鲍照是第一个大量写作边塞诗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诗人;李益是唐代从军出塞时间最长的诗人,边 塞诗创作有丰富的生活积淀,他的边塞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鲍照对唐代边塞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鲍照与李益的边塞诗创作具有可比性.通过对鲍照、李益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及其边塞诗创作的思想内容,边塞诗中蕴含的情感意识,边塞诗对古代典籍中军事素材的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比较,可以清楚地了解鲍照对唐代边塞诗的影响和李益边塞诗的创作渊源.  相似文献   

13.
鲍照的山水诗大都状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山光水色。前期之作比较矫健、峭拔、雄浑, 着意于具体物象的刻画与审美观照。后期的山水诗境界沉郁、险峻、悲凉, 经旅途之辛苦, 仕途之酸楚, 感人生之多艰, 社会之不平, 化景物为情思, 独构意象, 卓然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4.
刘宋时期,骈文正式形成,但对仗、用典、藻绘等形式技巧的讲究尚不严格。作为此时的骈文名家,鲍照虽注重雕琢辞藻,但其骈文以风格古朴浑厚、骨力劲健而显示出汉魏文风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5.
才华横溢的鲍照出身寒微,鲍照他自述身世说:“臣负下农,执羁末皇。”(《谢袜陵令表》“臣孤门贱生,操无炯迹。”(《解揭谢侍郎表》纵观鲍照的一生,一方面,他才高志大,想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每次担任微官,总要感主子之恩,戴主子之德,诚惶诚恐,委曲求全。鲍照生活的刘来王朝同东晋一样,虽然刘裕也是从寒微中以军功起家的,但建立政权后,高门士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仍然十分突出,寒微之人也能担当一官半职,但其仕途比高门士族子弟要艰难得多。《南齐书·褚渊王俭传论》云:世家大族子弟可以“平流进取,生至公卿。”寒门之…  相似文献   

16.
杜甫诗歌的题材是相当广泛的.宋人编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将一千多首诗分为七十九门,就是证明,但若就杜诗的思想内容说,重要的还是其中反映天宝——大历年间的时事政治诗(据我粗略统计,约有三百首).在这类诗中,又以反映农民的生活、情绪的诗最重要.因为,农民是封建社会的主体,因而农民问题就成为封建社会里的人们政治倾向的试金石.封建时代的任何诗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以其对农民的态度自己表露他的诗作的民主性的有、无、多、少,从而表明它在文学史的天平上的轻重.对农民的态度,不是简单地指对农民的重视或轻视,而是复杂地牵连到对封建皇帝的态度,对封建王朝的官吏的态度,对剥削生活的态度,乃至对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的态度,一句话,牵连到一个人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或以陶令为优时伤乱之志士,或称之为脱俗遗世之隐士,争论至今,各执一端。鲁迅揭示其有“悠然见南山”和“猛志固常在”两个方面,惜未作详述。对干陶诗,或谓其粉饰现实,或调其批判现实,亦众说纷经,莫衷一是。再论其思想与诗风,似非蛇尾。陶渊明立身处世的思想基础,是发展魏晋自然说而成的委命随化的处世哲学,其要旨是纯任自然地对待自然,纯任命运地对待人生。魏晋自然说在正始时期是拥魏室的文士反对名教,与现实抗争的武器;随着司马氏努力的强盛和晋政权的建立、巩固,它脱变成文主们变节求仕,效忠司马氏的理论。到…  相似文献   

18.
19.
李白对建安以后的诗歌采取总体上否定,具体上肯定的态度。他对鲍照特别推崇,常自比鲍照,古人对李白与鲍照诗歌的继承关系多有提及。李白领悟鲍照诗歌豪迈深沉的气势,受鲍照诗歌强烈的主观色彩影响。鲍诗写妇女题材中有气骨;鲍诗的语言奔放流畅,自然俊发;鲍诗的结构起句突起、收句陡收,中间疏放;鲍诗想象奇妙,意象奇异。凡此种种,皆被李白继承。李白有不少诗与鲍诗的继承关系明显,更有不少名句从鲍诗化用而来。李白学习鲍诗是由于二人的性格相近,遭遇相近,有相近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0.
鲍照是晋宋时期最具创新精神的诗人,他尝试把写人叙事的乐府诗发展成为一种直接表达情感、叙写遭遇,且有极强音乐性的新诗体。他的乐府诗虽采用旧题,但并不完全模拟古意,而是注入更多自己的内容。他还大胆自制新题并在形式上大力开拓创新七言和杂言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